非池中藝術網

展覽活動

大未來林舍畫廊:【月之暗面| 何塞-馬利亞.卡諾作品選集】

2013-11-052788

參展藝術家|José-María Cano
何塞-馬利亞・卡諾,近年於英倫歐陸最受關注與支持的重要當代藝術家之一,其作品慣與 David Bailey、Damien Hirst、Jeremy Deller 等當代藝術家齊名展出,並獲世界重要藝術收藏家如紐約權威收藏機構Elena Forster Collection與Mugrabi Collection、台灣國巨基金會、美國總統歐巴馬、世界知名畫廊創立人Wirth夫婦、西班牙國際銀行、布拉格DOX當代藝術中心等收藏。此次在大未來林舍畫廊展出,是卡諾繼多項國際各地重要個展後,首度在台以個展形式發表,備受國際各界矚目,將成為台灣與國際當代藝術間的一次重要交流。

I’m not an artist. I’m a fax machine—— José-María Cano

1959年出生於西班牙馬德里,卡諾以流行音樂藝人身份,聞名於80年代的歐洲和拉丁美洲。直到2002年左右,他才重拾早年對於藝術的學習和熱情,投身創作,以熱蠟畫(encaustic)作為他最主要的藝術表現形式。首度在台個展,展出藝術家多個重要作品系列──以「華爾街日報」的全球政經名人肖像插圖為素材的《The Wall Street One Hundred》以及《The China 10 》作為展覽主軸。在卡諾作品中,觀者多可輕易地指認出各種現成圖像的挪用,取材來源也許是報章雜誌的一角圖像、圖文並茂的情色廣告、或者藝術家私密的文件紀錄等。卡諾以圖像的挪用再現,延伸60年代「普普藝術」的複製概念,甚至是類似「照相寫實主義」的觀點,將原本篇幅極小的剪報高倍放大,手繪再製成超大比例的熱蠟畫作。2006年,卡諾與「金融時報」藝術專欄作者Anthony Haden-Guest的談話中曾自述,「我以直接的複製作畫,臨摹每一封信。那就是我的作品──揭露一切是如何運作的。」於是,複製──或更正確地說,選擇性的複製──成為他創作的觀念,而繪畫只是中性的載體,承載著卡諾對於當代文化的各種諷刺與幽默。本次展覽,將同時展出卡諾複製Haden-Guest以他為題,發表刊登於「金融時報」的〈Why it pays to have an eye on the market〉文章剪報的重要作品。

在卡諾近年的創作中,「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一直是他重要的訊息來源與藝術文本。在《The Wall Street One Hundred》以及《The China 10》系列中,卡諾以全球政經名人的肖像剪報為複製元素,並任意裁切肖像周邊的專欄文字,無視前後文閱讀的斷裂。藝評家王嘉驥稱其系列作品為「一種人物類型學的觀察與收集」。藉此,卡諾宣示了藝術家在自己作品當中的第一人稱角色,並以個人觀點的文本選擇,透過創作再現人生,再現藝術家對於當代社經的個人論述。

大未來林舍畫廊月之暗面何塞-馬利亞.卡諾作品

單元系列

敦煌藝術中心

18 videos
view all

更多影片

view all

單元系列

view all
18

videos

敦煌藝術中心

17

videos

【藝言堂叩應區 | 2009】

220

videos

【池中訪談】

15

videos

【藝術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