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活動
索卡藝術中心:【純粹精彩】韓國極簡大師巡迴展
2010-01-064872
參展藝術家:
金昌烈 Kim Tschang-Yeul (1929--)
朴栖甫 Park Seo-Bo (1931--)
李承祚 Lee Seung-Jio (1941-1990)
李康昭 Lee Kang-So (1943--)
「禪」精神的空靈實踐, 非池中藝術網與朴栖甫的訪談>>
藝術傳承的幾千年下來,韓國藝術在在都蘊藏著對大自然界的沉思。韓國藝術家們強調著他們所使用材質中的那股"善的本質",其藉由簡樸的思考,反覆的筆觸以及繪畫的姿態,達到美感以及深遠的精神本質。繼韓戰之後,Park Seo-Bo朴栖甫和Kim Tschange-Yeul金昌烈以及其他韓國藝術家所帶領的新一世代拒絕傳統且具象的藝術,並開始向西方取法技術以及材料的同時也積極加入當代藝術的運動。
然而在1960年代,他們開始將取法自西方世界的技術以及媒材,與他們根深的孔家思想以及佛道精神所融合為一,那即是對自然界的崇敬加上韓國的經典,即以中國藝術、文學和文化為根基,同時且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單色繪畫藝術。同時他們具體化了自然界的精華以及能量,不論是每一道筆刷下的筆觸或是顏料的刮擦亦或是推抹,每一個藝術行為都變成為對存在大自然中的生命力的一種強而有力的展現方式。
金昌烈Kim Tschang-Yeul (1929--)最終那原始及大家所孰悉的創作中心思想---水珠,可以說是結合了西方藝術思維,像是高度寫實主義、照相寫實主義和東方美學以及哲學價值下的產物。無論是單一或是群體,他的水珠不可思議的富有彷彿可觸摸到的動人生命力。這些水珠彷彿緩緩的被地心引力拉出了畫布表面,這錯覺挑戰我們對於平面畫作所能夠承載的容量以及感官刺激。
朴栖甫Park Seo-Bo (1931--),藉著精準運用Hanji(高麗紙), 韓國傳統的紙藝,就這樣建立他“藝術”的呈現。每一張紙被浸泡將近一個月,接著被一層一層疊堆於畫布上,靠著一支筆甚至是他的手指深刻地在浸溼的紙上刻出一道道溝槽。這般細雕出來的線條將紙向上推擠,當細看以及從側邊觀視時,因這樣的推擠、堆砌而生的溝槽賦予朴栖甫的創作另一種三度的審視空間,也為韓國單色繪畫運動奠立了根基並引領了強大的風潮。
已逝的李承祚Lee Seung-Jio (1941-1990)的作品,其原創來自歐普藝術運動的衍生。因為他那一絲不苟、極為細心所繪畫出的“管”和歐普藝術先驅們所追求的勻稱線條以及似幻覺般的質感相去不遠。然而,在他線條中令人為之振奮的就是他只使用了油彩的顏料,並且拋開了任何度量工具的輔佐。那幻覺般的中心思想在他有限的顏彩中相映而生,並以一種連貫、且視覺上能相互協調、卻同時帶著活力節奏感為主要特色。
李康昭Lee Kang-So (1943--)擅長運用壓克力及油彩在單一的色調下繪揉出稀薄且纖細的水彩淡畫。他的繪畫有著當代的思考,但卻也同時體現到繪畫所應肩負亞洲千年文化流傳下來的筆觸特質以及其精神。他獨特筆觸似喚醒了剛甦醒的世界初貌,其作品皆無特定的形體,但卻能喚起平靜且又孤寂的衝突呼喊。身為一位雕刻家和攝影師的李康昭,以重質不重量的精神創造出一個超越時代且不凡的藝術體態,於是那筆觸下的“景”飛昇過了畫布,穿越了時空,而停駐了下來。
期待透過台北索卡 ” 純粹精彩THE COOLR OF NATURE--韓國極簡大師巡迴展” ,邀請觀者賞析韓國極簡藝術所創造出的一個超越時代,不凡的藝術體態及感官體驗。
單元系列
藝文直擊 | 2009-2010
當代陳綾蕙-張志成個展開幕花絮
2009-11-04|非池中藝術網2032
藝文直擊: 黎畫廊-藝術與時尚聯展-徐秋宜.吳淡如.陳思璇.黃洛婷
2010-05-10|非池中藝術網1806
藝文直擊:亞洲藝術中心【Lonely Park】2010 廣江友和個展
2010-11-15|非池中藝術網1654
藝文直擊:非池中名人導覽 大英博物館人體之美展
2010-12-15|非池中藝術網2067
更多影片
view all單元系列
view allvideos
藝文直擊 | 2009-2010
videos
【藝文直擊 | 2016】
videos
敦煌藝術中心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