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展覽活動

國立歷史博物館:【閩臺三傑-余承堯、沈耀初、鄭善禧書畫聯展 】

2014-01-033446

參展藝術家|鄭善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閩、臺二地自明清時期起即關係密切,淵源長久,不容切割。臺灣早期繪畫多受福建一地影響,因而福建書畫風格便成為日治時期以前臺灣繪畫的主要淵源。清代臺灣早期繪畫即以恣意揮灑的筆墨表現著稱,充滿了視覺上的刺激感,不僅反映出臺灣當時移民社會粗放狂狷的特質,同時也流露著民俗、純樸、天真與拙趣。

為推廣弘揚閩臺書畫藝術傳統,促進兩岸之文化交流與合作,本館與廈門美術館共同接力舉辦「閩臺三傑-余承堯、沈耀初、鄭善禧書畫展」,展出這三位來自於福建,卻畢生大部分的創作生涯都在臺灣的藝術家,展品超過180組件。三位前輩畫家余氏籍永春,沈氏籍詔安,鄭氏籍漳州,亦均可稱係十足的臺灣畫家。余、沈二位先生已故,而善禧先生則尚健在。三位藝壇前輩均來自福建,卻因緣際會同在寶島發光發熱,聞名閩臺而各領風騷。

余承堯(1898-1993)生於福建永春,早年投筆從戎,1920 年東渡日本,於早稻田大學攻讀經濟,又轉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鑽研戰術。返國後服務軍旅,1946 年以中將退伍,1950 年輾轉來臺,經營藥材生意,餘暇則讀書、作詩、作畫、寫字自娛。他從 56 歲開始作畫,沒有師承,僅以大自然為師,以細碎密結的筆法,皺擦出山岩肌理,再由多塊山石峰峭組構成密實的山形。此類峰巒相連的峻奇山水,展現了其自家山水風格獨特的創作語言。

沈耀初(1907~1990)福建詔安人,自號「自渡人」。幼喜繪事,曾受族內老畫家沈鏡湖先生指導。後入汕頭藝專攻讀,1948 年冬,與友人來臺寫生,後因戰事而滯臺以從事教育,課餘索居獨處,精研書畫古籍、名家真跡,數十年如一日。其畫風融合齊白石、吳昌碩、任伯年等大家之筆墨,融入金石筆法,擅長寫意花鳥、山石。作畫主張一切筆墨「寧大勿小、寧拙勿巧、寧重勿輕、寧厚勿薄」,繪畫風格奔放率意而質地樸厚,於文人水墨寫意畫風另開一路風韻。 鄭善禧(1932~)福建龍溪縣石碼鎮人,1950年來臺,1953年從臺南師範美術科畢業,1960年再畢業於師範大學美術系。曾任教於臺中師專、臺中師範及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

善禧教授就讀師大美術系時,曾受教於溥心畲、黃君璧、廖繼春、林玉山、馬白水等諸中西名家。任教期間,每逢假日必定到處遊歷寫生,凡公園、廟宇、市場街道及火車站來往行人皆是題材,眼目所及均可入畫;而從不間斷地寫生,成就了他紮實的速寫能力。作畫風格運筆靈活流暢,不拘小節,畫面造形融會中西而生動樸拙,用色強烈不避俗豔,最能呼應常民之生活意境,且時時具有一種幽默達觀的趣味,使其作品受到很大的迴響,是一位全能型的畫家。

三位先生在臺遇故里,相知相惜,互相提攜與支持;並曾有約,盼能以皆為閩南鄉親的因緣舉辦聯展,而不幸余、沈二位先生先行辭世;鄭老師善禧有念於此,念茲在茲往來不去於心者近廿年。本館於數年前得悉於此,甚感主題內容之特殊意義,故依此規劃「閩臺三傑-余承堯、沈耀初、鄭善禧書畫展」一案成形,由此促成本展之成功策辦,亦可謂為臺灣藝壇添一佳話。

展出前夕特此感謝兩岸所有協助本展的學者、專家、藏家、合作機構,以及相關工作人員,有了他們的共襄盛舉方使本展得以順利籌備,也獲得更專業的展出成果。同時此次尤能於海峽二岸──臺北與廈門兩地相繼展出,不僅讓三位前輩畫家的作品在本館展出,又另於閩南故鄉的廈門美術館重聚以慰鄉里,聯繫了兩岸閩南藝壇之互動,亦堪稱臺灣水墨藝壇於2013年底前之一盛會,庶幾而為閩臺書畫發展歷程開啟了新的一頁。

國立歷史博物館余承堯、沈耀初、鄭善禧閩臺三傑書畫

單元系列

【藝文直擊 | 2013】

99 videos
view all

更多影片

view all

藝文影音

當代藝術訪談美術館策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在夾縫中行走

2022-11-23|攝影剪輯:蔣宇傑|採訪編輯:王玉善7143

單元系列

view all
99

videos

【藝文直擊 | 2013】

117

videos

【其他】

75

videos

【藝文直擊 | 2016】

92

videos

【藝文直擊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