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ed By
大河美術 RIVER ART GALLERY
台灣,台中市
-
《寒山雪霽》是改變國松藝術版圖的巨作,首度以大筆揮灑的動態氣勢,轉為一種光影交晃的山形,成功開創以流暢自如的大筆觸畫出山水意象。
原作佈局嚴謹,層次分明,近景群山環繞,中景夢幻空靈,烘托崇高安定的遠山;濃墨建構高聳群山,留白化身白雪晴光,黑、白強烈對比,再運用「抽筋剝皮皴」產生的美妙白線,以及適度的渲染,營造出寒山雪花飄揚、霧氣淋漓、天明地淨的舒暢景象。
藝術史學者李鑄晉於1964年拜訪劉國松,一見到這件剛完成的作品就被震撼住了,他發現自己「一些藝術上的想法,竟不謀而合地在劉國松的畫中表現出來,這種新的藝術結晶,指向了一個中國繪畫的新方向。」當下決定策畫「中國山水畫的新傳統」展覽,後來順利地在美國一些博物館及大學文物館巡迴展出兩年,成為現代水墨進軍世界舞台的起點。李鑄晉終其一生都支持劉國松,去世之前,並將所珍藏的原作捐給哈佛大學,樹立了一個光風霽月的典範,也為國際藝壇增添一樁美事。
木刻水印最能表現中國水墨畫的精髓,又兼有木味、刀味和水味,為其他版種所不能及。以木刻水印製作《寒山雪霽》,利用水、墨和宣紙相互浸溶渲染,呈現原作光影交晃、雪霽雲開的特色;特選的生宣有色草紙,滲透性強,使作品畫面的色調優美和諧、韻味十足,此紙含有許多紙筋,近似「劉國松紙」,更能表現「抽筋剝皮皴」的特效。
木刻水印刻出的版中沒有虛實,深淺變化由不同的形狀組成,所以再印製時,不像黑白木刻那樣平塗顏色。每印一塊版都得用筆刷在版上進行過度、暈染,保證畫面的黑白灰,由淺入深,自然而不生硬。《寒山雪霽》原作有大量的黑白灰虛實變化,所以印每一版時都要準備各種深淺的墨,避免最後的畫面太平淡,而難以呈現作品的水墨感。
文/劉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