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ed By
鶴軒藝術
台灣,台中市
-
陳正雄一九四二年生於台南,十四歲時到北港學習木雕工藝,十七歲出師後,又花了六年多的時光,跟隨著唐山老師傅巡遊各地廟宇實習木作雕刻。在師友咸認已技精藝熟之後,他回到台南老家,開始了刻神造佛的職業生涯。執業之餘,他試著將一身刀藝用來雕造現實世界中的人物,在友人鼓勵之下,他虛心地將一些本屬自娛的「創作」拿去參加南美展,不意卻得到了郭柏川等行家的賞識和肯定。此後,他勤奮自修,積極轉向純粹創作領域,並陸續參加南美展、省美展、日本新構造展等,也確實大有斬獲。一九七七至七九年,他連年得到南美展最高獎項的榮譽,一九八三年獲吳三連文藝獎後,次年再獲日本新構造展努力賞,至一九八九年時更堂皇地在歷史博物館的國家畫廊舉行了一次個展……雖然只有小學畢業,陳正雄靠著天份和努力,竟不讓學院先進,一路進入了社會公認的美學殿堂,他的藝術特長和創作特質,想是很值得探究的。
超脫傳統牽絆尋著一己創作道路
我最早接觸到的陳氏原作,是他八九年所作的(廟前民俗音樂系列)(現為北美館收藏)。此作描寫的是六位老樂師演奏南管曲樂的熱鬧情狀。印象特深的是,他用「三段曲式」的雕刻語法,再現一個充滿鄉土風趣和人文情感的老人活動:第一段是,他以相當寫實的手法,刻錄了六個老人不同的面容特徵,活現了六老當下的忘我神情,也畢露了歲月在他們臉上深深蝕刻的痕跡;第二曲式是,他對於樂師身體做了另類的處理—除了手部維持寫實樣貌,其餘是以大刀闊斧的手法來表現,藉此強調身體的量塊造形和姿態變化,而刀鋒起落的痕跡和原木質材之間的撕磨對應,也彷彿將樂音的旋律轉換成了視覺可見的波動。第三段曲式是,這六位老者下半身的又一種處理方式—雖然坐姿和腳位似有交待,六人的下盤幾乎保留了原木的純真形態,而我們也可以感覺出,這種其實是「末處理」的處裡,反而為上身飄搖出神的樂師群像,添加了一種莊嚴入定的氣氛效果。要之,這組人物群像,從頭經身至腳,巧妙結合了精雕寫實/大塊寫意/粗簡原始的形式變化,也印證了作者的功力和創意。這種雕刻語言的律動轉折和形式思考,即在陳正雄的近作中,也是處處有跡可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