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0|撰文者:陳乃慈
伊莉莎白一世《無敵艦隊肖像》(The Armada portrait)常出現在英國教科書裡,建構學童對女王的最初印象。這幅畫在16世紀被藏家買走,他的後代決定在今年拍賣作品。為確保作品留在英國,英國藝術基金(Art Fund)發起募資活動,在今年七月約花費1360萬英鎊(約5億多元台幣)將它買回。10月11日起,畫作將在格林威治的女王宮(Queen's House)展出。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是英國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在她統治期間,英國經歷了繁榮的盛世。女王終身未婚,也沒有留下繼承王位的子嗣,被世人稱為「童貞女王」(Virgin Queen),她的故事成為影視作品的熱門題材。
究竟這幅畫有甚麼重要性,讓英國不惜耗資億元呢?
這幅真人大小的畫作被認為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傑作,紀念英國在1588年成功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Spanish Armada)入侵,大約創作於1590年。伊莉莎白一世時年五十歲,為這幅畫作擺出姿勢,畫作背景和擺設暗藏隱喻。
女王身穿鑲滿珠寶的服飾,雍容地端坐畫面正中央,右手放在一個地球儀上;她所在的房間有兩個窗戶,位在身後左右兩方,呈現無敵艦隊被擊敗的不同階段,從右邊的窗戶可以看到,艦隊最終被強風駭浪摧毀。女王右手指向美洲,暗示英國的海域統治權,並且意圖向新世界擴張版圖。後方的皇冠象徵英國君主。
擔任格林威治皇后宮(Queen's House)藝術部門主任的萊汀(Christine Riding)表示:「由她像是盔甲般的裙子可以看出,童貞女王是堅不可摧的,從西班牙手中保衛了自己的國土。」
繪製《無敵艦隊肖像》的藝術家仍然不明,曾有藝術史學家認為是為女王描繪肖像的畫家高爾(George Gower),或是具有金匠身分、擅長為貴族繪製微型肖像的希利雅德(Nicholas Hilliard)。它誕生的緣由也不明確,有說法是被十六世紀的英國海上探險家德瑞克(Francis Drake)買走,甚至可能是他本人委託繪製。今年年初,收藏家的後代決定出售作品。
買回畫像的活動由藝術基金(Art Fund)發起,首先出資4千多萬台幣,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Royal Museums Greenwich) 隨後捐贈1千6百多萬,遺產樂透基金 (Heritage Lottery Fund)則出資3億多元。
在公開募款方面則收到超過8千筆捐獻,其中一筆源自7歲的小女孩萊德(Christina Ryder),她販賣畫有女王圖像的杯子蛋糕,募集到2萬多元台幣。萊德告訴母親,她很擔心畫作會被賣掉,以後就沒機會看到它了。
藝術基金的執行長杜查(Stephen Deuchar)說:「這次募款由大大小小的捐贈者們締造紀錄,他們的慷慨和決心創造了一股無法抗拒的氣勢,終於讓作品回歸公眾的懷抱。」
REFERENCE
【artnet】UK Raises $13.6 Million to Buy Historic Armada Portrait of Queen Elizabeth
【The Week】 Iconic Armada portrait of Queen Elizabeth I saved by the public
【Wikipedia】Nicholas Hilliard
【Wikipedia】Armada Portrait
Save the Armada Portrait
REACTIONS
0
0
0
2
1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專刊 今起全通路正式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