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際藝術家

Niki de Saint Phalle

  • 文/斯彥鈞

    桑法勒出生於巴黎塞納河畔, 1933年移居美國。青少年時期的她曾做過時裝模特兒,也上過各個時裝雜誌封面,18歲時與認識六年的青梅竹馬哈利‧馬修私奔,搬至麻塞諸塞州。

    桑法勒童年身在一個保守刻板的環境,讓她年輕時就逃離家庭,嫁給馬修並生下兩個孩子之後,她覺得自己好像又置身於同樣環境中,好像逃不開這樣的輪迴。
    於是她精神崩潰,透過創作來抒發自己的情緒。

    1955年桑法勒前往馬德里與巴塞隆納旅遊,首次看到「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家高第的作品,其中以奎爾公園之旅改變了她的一生,啟發了創作自己的雕塑公園的想法。日後她也實現了這個想法創作了塔羅公園。

    她也在西班牙認識了藝術家尚‧丁格利和他的妻子伊娃‧艾皮里。她的第一個雕塑作品就是與丁格利合作,丁格利在數年後成為她的第二任丈夫,也是日後影響她很深的藝術家之一。

    在1960年開始了不一樣的藝術實驗,利用隨意的「拾得物」(objet-trouvés)進行重新的組合,這種創作方式,被稱為集合藝術(Assemblage)流行於1950年代晚期,是達達藝術的另一種形式表現。

    在1961年她創作了第一幅「射擊繪畫」作品,會先用木頭或金屬的結構中藏有顏料並以石膏覆蓋,進行射擊,藉由子彈擊破顏料,各種顏色則灑落在畫面上。這種創作手法是她表達自身與社會的不滿,藉由破壞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她的作品也不乏對大男人主義的嘲弄。

    桑法勒說:「我認為,女人擁有相當大的創造能量,創造小孩等等,於是男人就忌妒了!所以他們才要發明火箭、蓋摩天大樓、興建城市,隨便甚麼東西都好,用來遺忘女人的創造性。」

    在1965年後,受到她的朋友勞瑞‧瑞佛斯的妻子,克拉麗斯‧瑞佛斯的懷孕啟發,開始了Nana系列的創作,Nana是法語中女人的俗稱,主題都以女人為主,描繪女性的豐滿的身軀,象徵著生命力的創造,亮麗的色彩象徵著自信。視覺上比早期創作柔和許多也較為正向。

    她的創作跨越各種領域,從繪畫、雕塑、建築到電影,很難想像她沒有受過藝術正規教育,或許也因為這樣,讓她的創作不受傳統教育的觀念影響,有了獨特的美學觀點與幻想的空間,在藝術史上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如果想看她的作品可以在台中的亞洲現代美術館看到「海豚上的娜娜」展至2015年5月8號。

    Niki de Saint Phalle (b)1930.10.29~(d)2002.05.21

    【圖片來源】

    sembrachiara tumblr:http://sembrachiara.tumblr.com/page/2
    artslant:http://www.artslant.com/ew/works/show/566006-king-kong
    printmag:http://www.printmag.com/design-education/pleasures-of-pop-art/:
    zuerich:http://www.zuerich.com/it/visitare/attrazioni-turistiche/langelo-nella-stazione-%20centrale

雕塑,繪畫,現代,象徵,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