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華人藝術家

陳澄波CHEN Cheng-Po

  • 1929 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研究所
    1927 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
    1917 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陳澄波生於清末台南州,從小喜愛繪畫,並從在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受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啟蒙。國語學校畢業後,陳澄波在公學校任職數年,30歲的他毅然辭去穩定教職,以素描考上東京美術學校特等生,往赴日本就讀。大三時以油畫《嘉義街外》入選日本第七屆「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首位入選此一日本最高榮譽展覽的台灣人,隔年以《夏日街景》再度入選,一時揚名於台日。

    1929年,陳澄波完成日本學業,受聘至中國上海任教,但後來因為時局動盪返回台灣。回台後,陳澄波陸續成立了「七星畫壇」、「赤陽畫會」及「台陽美術協會」,致力於台灣美術發展。

    縱然學的是西畫,中國傳統文化對陳澄波影響深甚。陳澄波更對中國繪畫有所研究,且由於對倪雲林、八大山人等中國傳統畫家的推崇,其作品吸納轉化中國傳統繪畫特點,諸如偏重寫意、水墨線條、擦筆技法、散點透視、高遠式構圖等,並消化其所推崇的梵谷筆觸與精神,保留了「學院中的素人畫家」的真樸與活力,使其油畫脫離西方學院寫實傳統,有著獨特的東方敘事性格。

    陳澄波畫作中的台灣風土氣味,足見其關愛台灣這片人情土地之心。在從上海回到台灣之後,陳澄波並沒有賦閒家中,一年有九到十個月在台灣各地寫生及做教學推廣。並且,他有著中國傳統文人的正義與學而優則仕的遠大抱負,以致二戰之後,擔任嘉義市第一屆參議員。然而在二二八事件時,陳澄波以「和平使」身分與政府協商遭受拘捕,後被押至嘉義火車站廣場槍斃示眾,享年52歲。

    風格
    作者觀察大自然,找尋臺灣人所居住的街道、房屋、田園、山川樣貌,融入水彩畫、膠彩畫、油畫的創作,每幅作品皆與臺灣的島國風土民情有所連結。由於作者接受西洋繪畫的素描水彩訓練,講求透視比例與形體光影變化的寫生基礎,擅用油彩的豐富色彩和率性筆觸來描繪故鄉的島國風景,其中以嘉義的公園街景和淡水的坡道、屋舍為其代表作。
    經歷
    國語學校師範科
    留學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現今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前身)
    1929 任上海任教新華藝專、昌明藝苑
    1931 紀念訓政全國美展任評審委員並獲選為當代十二位代表畫家
    1934 參與創設「台陽美協」
    1945 任嘉義市自治協會理事
    1975 任省展歷屆評議委員
    1946 任嘉義市第一屆參議會議員
    展覽
    1938 第一屆府展獲無鑑查展出
    作品入選光風會
    1937 作品入選光風會
    1936 第十屆台展獲無鑑查展出
    作品入選光風會
    1935 第九屆台展獲無鑑查展出
    1934 《西湖春色》入選第十五屆帝展
    第八屆台展獲獎、特選
    1933 作品入選第七屆台展
    1931 作品入選第五屆台展
    1930 《裸婦》入選第十一屆帝展
    作品入選第七屆槐樹社展
    1929 第三屆台展獲獎、入選
    《早春》入選第十屆帝展
    1928 《龍山寺》獲第二屆台展特選
    作品入選第五屆槐樹社展
    1927 《夏日街景》入選第八屆帝展
    作品入選第四屆槐樹社展
    1926 《嘉義街外》入選第七屆帝展

繪畫,素描,油畫,水墨,寫實,七星畫壇,赤陽畫會,赤陽,台陽美術協會,台陽,敘事性,旅日,前輩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