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際藝術家

Antonio Canova安東尼奧•卡諾瓦

  • 1766年,義大利某個公爵的宴會中,賓客們對甜點上的黃油獅子雕塑嘖嘖稱奇。獅子惟妙惟肖,彷彿出自專業雕塑家之手,但其實這是11歲小男僕的作品。原本的甜點裝飾壞了,這名手藝精湛的男孩向管家自告奮勇,利用手邊的材料製作,公爵知情後讓他拜師深造,男孩後來成為新古典主義時期最重要的雕塑家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

    卡諾瓦出生於雕塑世家,祖父、父親都是石匠,很早就顯露藝術才華,20歲時以《第達羅斯和伊卡魯斯》(Daedalus and Icarus)打響知名度,也替自己賺進第一桶金,存到往羅馬發展的學費。

    18世紀的歐洲雕塑,沿襲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華麗風格,雕塑家追求精巧與繁複,以植物、漩渦堆積成華麗炫目的作品。為了讓觀眾眼花繚亂,有些藝術家甚至捨棄大理石,改用石膏與木頭,刷上模擬石頭的塗層,塑造細緻的花紋。然而,龐貝城遺址出土後,人們被城中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作品深深震懾,掀起了一股「復古熱」,卡諾瓦也被吸引,成為這股風潮的佼佼者。

    卡諾瓦的作品融合18世紀前後兩種風格的美感,去除巴洛克的過度戲劇化,和古典主義冰冷的人工感,被人們稱為「新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模仿古希臘、羅馬的題材,希望重現古典時期簡樸、平衡、莊嚴的藝術風格。

    雖然卡諾瓦經常以神話為主題創作,卻能從舊題材找出新意。1781年,他創作《忒修斯與邁諾陶》(Theseus and the Minotaur),不像過去藝術家直接臨摹忒修斯王子與怪物邁諾陶的大戰過程,反而刻劃王子坐在死去的邁諾陶上,凝望著屍體,低頭沈思。同時,王子手握石棒,與視線構成了穩定的三角形,使得這幅作品充滿了沈靜的美感。

    《塞姬接收愛之吻》(Psyche revived by the kiss of Love)則以邱比特與他的妻子塞姬為靈感。神話中,塞姬打開一個寶盒,結果昏迷不醒,邱比特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塞姬,便飛下來親吻她,喚醒了妻子。卡諾瓦便刻劃邱比特展開翅膀,雙手環抱倒在地上的妻子塞姬,兩人的肢體往反方向伸展,使得畫面平衡又富有張力,卡諾瓦更藉上下相對位置,暗示這是場人神之戀。

    卡諾瓦的創作獲得上流社會的青睞,曾為數任教宗雕刻紀念碑,更獲得拿破崙的賞識。晚年生涯中,他為拿破崙的妹妹雕刻《裝扮成維納斯的寶琳娜‧波格塞》(Pauline Bonaparte as Venus Victrix),寶琳娜公主神情優雅,手中拿著蘋果,但半裸的身體在當時引發爭議。

    雖然部份藝術史家認為,卡諾瓦專注於平衡更勝於美感,讓雕像淪為呆板、太過靜態,但他引領的「新古典主義」一改18世紀過於繁複的裝飾風格,使藝術風氣煥然一新,仍舊功不可沒。

    Antonio Canova , (b) 1757.11.01 ~ (d) 1822.10.13

雕塑,雕刻,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