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ques Louis David賈克-路易·大衛
-
18世紀末,法國因龐大的軍事費用,面臨財政危機與嚴重的貧富差距,中產階級不滿貴族的情緒日益高漲,最後發動大規模的革命。新古典主義畫家大衛(Jacques Louis David)熱衷政治與英雄主義,以嚴謹的構圖與冷調的色彩,細膩刻劃人物,歌頌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
法國大革命期間,雅各賓黨領袖馬拉(Jean-Paul Marat)被貴族派遣的刺客殺害,此事件撼動法國舉國上下。大衛為了紀念好友馬拉,繪製油畫《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用光線營造莊嚴沉重的氛圍,表現馬拉剛被刺殺的場景,身上傷口清晰可見,浴巾與浴缸被鮮血染紅。
大衛除了推崇法國大革命外,也相當愛戴拿破崙。他認為拿破崙是法國大革命的繼承者,同時打了多場勝仗,為法國帶來榮譽,因此接受拿破崙的邀約,成為拿破崙的首席宮廷畫師。
他透過畫筆歌頌拿破崙的英雄事蹟,譬如拿破崙曾帶領法國軍隊在嚴寒冬季遠征,橫越險峻的阿爾卑斯山。《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 (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描繪拿破崙騎乘在躍起的駿馬,他的手臂指向山頂,呈現英勇、不畏艱難的形象,地面岩石則刻著拿破崙的名字。
不過,拿破崙實際上是騎著騾子,由侍衛為引導橫越下大雪的阿爾卑斯山。但拿破崙要求大衛畫成「他鎮靜沉著的騎在烈馬上」,象徵他能駕馭烈馬般的歐洲。
擔心觸怒教皇 多次修改《拿破崙的加冕典禮》
拿破崙也經常提出與大衛相左的意見,讓大衛不斷修改草圖來完成的作品。大衛描繪拿破崙登基成為法蘭西帝國第一任皇帝的場景,就先花了一年時間畫草稿,再與拿破崙討論,結果花費三年才完成這幅巨作《拿破崙的加冕典禮》(The Coronation of Emperor Napoleon and Empress Josephine)。
大衛繪製《拿破崙的加冕典禮》期間遇到許多困難與多次修改。按照慣例,國王應該親自到梵諦岡找教皇加冕,但拿破崙「邀請」教皇庇護七世(Giorgio Barnaba Luigi Chiaramonti)到巴黎為他加冕。儀式進行期間,拿破崙更從教宗手中拿走皇冠,直接戴到自己頭上,隨後又將皇冠戴在妻子約瑟芬(Joséphine de Beauharnais)頭上,這些舉動都激怒了庇護七世。
起初,大衛打算描繪拿破崙當時拒絕跪在教皇前,而自己拿桂冠戴上的情景,但擔心激怒教皇,只好將畫面改成拿破崙為約瑟芬皇后加冕,讓教皇用右手做出祈福的手勢。同時,大衛也應拿破崙要求,將他當天未出席典禮的母親、已經過世的父親都畫入作品。
畫中除了拿破崙本人之外,還包括約瑟芬皇后、教皇庇護七世等總將近200人,大衛精心刻畫每位人物神情、王公貴族一身華麗的服飾,《拿破崙的加冕典禮》被譽為大衛藝術生涯的巔峰之作。
【圖片來源】
Wiki Art : http://www.wikiart.org/en/jacques-louis-david/mode/all-pain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