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stave Caillebotte古斯塔夫‧卡耶博特
-
巴黎林蔭大道的四季變化、繁華的巴黎市區,從陽台望出的巴黎景色,都是法國印象派藝術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作品題材。人們欣賞古斯塔夫‧卡耶博特的畫作,彷彿遊歷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的巴黎。
他的畫作《雨天的巴黎街道》,筆觸細膩,將十九世紀的建築物,從近景延伸至遠景完整描繪出來,而光彩的調配,臨摹出雨天巴黎的霧氣及晴朗巴黎的陽光。美國芝加哥美術館館長(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葛盧牧(Gloria Groom)曾說:「這就是我們認知的巴黎,也是電影裡的巴黎。」
除了巴黎街景外,古斯塔夫‧卡耶博特也喜歡描繪當地人物風情。由於他早期受到寫實主義畫家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庫爾貝(Gustave Courbet)影響,特別關注中低階層的勞工,描繪他們工作時的模樣。
《刨地板的工人》(The Floor Scrapers)描繪工人們跪在地板上刮著木板,窗外陽光則微微映入房間,光線與陰影巧妙呈現工人的肌肉線條。雖然這幅作品現在被視為古斯塔夫‧卡耶博特的代表作,但1875年,這幅畫被巴黎沙龍以「題材粗俗」為由拒絕展出。
雖然畫作被批評,但古斯塔夫‧卡耶博特不願跟隨當時藝術學院的風格,堅持自己的畫風。因此,他也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印象派畫家,經常共同舉辦畫展,讓印象派畫風逐漸受到重視。
家境富裕 曾購買68幅印象派好友畫作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出身富裕,父親去世後留下龐大遺產,讓他不愁吃穿,可以專心作畫,但他身邊的印象派好友就沒有如此幸運,他們必須賣畫來賺取生活費。
因此,他開始購買好友的畫作,包含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莫內(Claude Monet)、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西斯萊(Alfred Sisley)、竇加(Degas Edgar)、塞尚(Paul Cézanne)、馬奈(Edouard Manet)等印象派畫家,總共收藏六十八件作品。28歲那年,他決定過世後要將收藏的畫作捐贈給國家。
但46歲的古斯塔夫‧卡耶博特過世後,法國仍注重學院派藝術,不願收藏印象派畫作,經過多次協商後,只收藏68幅中的38幅作品。其餘30件作品則遠渡重洋,被美國巴恩斯藝術博物館(The Barnes Foundation)收藏。
【圖片來源】
Wikipedia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stave_Caillebotte
Art Eyewitness : http://arteyewitness.blogspot.tw/2015/07/gustave-caillebotte-painters-eye-a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