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多納藝術:【遺形藏志,與道相得 - 非池中藝術網 (12.20.2019)】Decentering One's Mind and Ascending into A Higher Spiritual Realm - Art Emperor

2018-12-2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


蘇軾傳吟千年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只緣身在此山中。」雖是詠廬山之作,將其視為世人看待諸事萬物時的體悟亦無不可,對藝術而言尤其適切。藝術之所以存在,簡言之是人類在面對自我生命的感懷,以及置身於外在自然中所做出的反思、回應、探索或提問等等,因而自古即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說,時至今日依然歷久不衰。

多納藝術在新的一年伊始,戮力推出「藏山迹化:山石三人展」,邀集蕭長正(1954-)、袁慧莉(1963-)和白雨(1980-)三位分屬不同年代,媒材也不盡相同的台灣當代藝術家,以大自然中存在時間遠較人類長久的山石為對象,展現了他們在各自的路徑上所採集到的不同風景。

無論採取何種媒材,蕭長正向來總是依循著自然的規律,以盡可能簡約的造型,讓創作得以穿透光線,並與空間氛圍相互呼應。展出的作品中或刨木雕鑿,或鑄銅有聲,既見寫意線條的逸筆勾勒,偶爾也可以看到幾何形狀的抽象,彼此或分或合地在虛實相掩的空間格局之中,不但放入了他對山水此一龐大創作命題的詮釋與理解,觀者也輕易可以感受到附著其上的空靈詩境。

袁慧莉在過去幾年間發展的「類山水」系列創作,乍看雖然採取了熟悉的水墨形式,事實上她卻一直有意識地去打破傳統中國山水繪畫中慣見的佈局、筆墨與用色,甚至拆解山石的結構,將之磨練成一面折射個人生命起伏與內在情感的鏡子,映照出時而繽紛多彩,時而幽靜深沉的景象。如她自言:「在我的畫中,山石既是物、也非物,它的界線是模糊而曖昧的。」那混沌卻又充滿生命力的線條與色彩,不但是她個人的最佳寫照,也彷彿延展了生活在這個島嶼上的你我所共同面對的文化處境。

三人之中年紀最輕的白雨,則不再一味崇信巍峨壯麗的巨碑式山水,甚至更多是對於傳統的辯證與提問,進而釐清自己如何逐步認識這個既小又大的世界。在展出的作品中,可見他改以盈掌可握的石頭為對象,透過偶爾遠眺偶爾近觀,向度拉得極大的視角,卻一致細膩且緩慢地描繪,讓歷經風雨歲月洗禮的巨巖地佇立在畫面中間,有時彷彿神話傳奇裡的仙山樓閣,有時則一如孤懸海中的島嶼,卻毫無例外地都展露出冷靜而和緩的內斂情感。

對世人來說,山石舉目可見,似乎無足為奇,卻在他們三位藝術家的巧妙轉化下,成為性靈寄託與情感寓意的物件與符號,娓娓地吐露著腔調有別的生命絮語,在在是「遺形藏志,與道相得」的深刻體現,靜待知音前來用心細賞聆聽。

「藏山迹化」展出藝術家:

* 袁慧莉 YUAN Hui-Li

* 蕭長正 SHIAU Jon-Jen

* 白雨 Bai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