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藝廊:【台式美學俯拾即是 《街屋台灣》鄭開翔:為什麼台灣不能美得像自己?】
2019-04-23|撰文者:微笑台灣
鐵窗、招牌、鐵皮屋,像這樣被定義為「台式美學」的元素,在《街屋台灣》作者鄭開翔細膩溫暖的筆觸下有了翻轉。這些他口中「不典型的美」,換個角度想,不也正是有著你我共同回憶的生活面貌?
如果跟朋友約在咖啡廳,通常不管誰先到,泰半都是坐下來滑手機;但是跟《街屋台灣》作者鄭開翔約好採訪這天,一推開咖啡館木門,就看到他好整以暇專注作畫的身影,忍不住想封為「台灣最文青的風景」。
形容「畫畫就像做人一樣」慢慢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媒材,從小有美術底子的鄭開翔,在二○一四年接觸到「城市速寫(Urban Sketching)」,就像找到自己命定的方式,「突然發現周遭到處都可以入畫。」很多人問他為什麼畫街屋?他笑說:「因為城市裡最不缺乏的素材就是建築。」
鄭開翔喜歡從車站出發,踏查周邊舊城區,在這裡遇見被時代遺忘的老房子,總讓他有很多想像的空間。「像是在宜蘭武營街上的店鋪會看到很多刀具,可是每一家門前卻都擺著開鎖的攤子。」他好奇查了資料,才發現這裡曾是有名的「打鐵街」,專門打造農具,隨著農業沒落,打鐵榮景不再,才衍生兼做開鎖的生意,「在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好像也多認識了這個地方一些。」
比起畫作更讓人留下深刻記憶點的,是他總有自己的一番詮釋。「有的人會說一定是你原本就學畫,觀察力才會這麼好。」鄭開翔解釋其實不見得,「我反而覺得這是可以被訓練的。」拋下低頭滑手機的反射動作,試著抬起頭來,用慢速步行的方式觀察一座城市,久而久之變成習慣,就能重新看見那些因為太過日常而被忽略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