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多納藝術:【以寫實繪畫探索身分認同 盧昉跨越時空的藝術旅程】Explore Identity with Realistic Paintings Lu Fang's Artistic Journey across Time and Space

2020-05-15|撰文者: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在當代藝術百家爭鳴、求新求變的大環境之中,繪畫很自然地走向了新的可能性。對於當代寫實藝術的創作者盧昉(1977-)而言,精緻細膩的形式與反應生活的內容該如何銜接,也永遠都是有趣而重要的課題。盧昉的創作奠基於寫實油畫,並以個人經驗與社會觀察,創作讓人目不暇給的作品,廣受各界的肯定認同。而其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除了本身藝術深度及原創性的表現亮眼以外,更是來自於幕後的重要推手-多納藝術(台北)長期的經紀與代理。

多納藝術除了積極行銷盧昉外,更將其推廣到國內外的美術館與藝術博覽會,如2016及2018 Art Taipei、2016 Art Fair Tokyo、2017 Art Central、2019 Asia Contemporary Art Show等,並曾為盧昉於2017年在毓繡美術館的個展進行策畫。

盧昉疊合東西古今的構圖方式,源於他的家庭背景。父輩來自於湖北、澳門,在很偶然的機會到了台灣,而後家族成員大多移民美國。盧昉則是在台灣出生、美國成長、回台灣就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再到西班牙留學(薩拉曼卡大學美術系碩士學位/西班牙賽維雅大學美術系博士班肆業)。經歷了不同的生活後,盧昉選擇回到台灣創作,豐富的成長歷程,讓他的作品體現出了多重文化的碰撞及對話。

有機會在不同環境生活,盧昉的記憶就像遙控器切換雙語頻道一樣,反覆地被變更頻道。回憶在紐約的童年,盧昉自認記憶不多。前幾年有一次機會,回到童年生活的紐約社區,卻在住過的那戶房前,感受到了恍若隔世的超現實感。生平的首次個展在倫敦舉行,歐洲學院風格的作品也曾被陌生觀眾詢問「是否想過從自身的文化取材?」的問題。

關於「自己究竟屬於台灣、大陸還是美國?」這個提問,盧昉曾經面對到身分認同的困擾。但如同多數人一樣,想要探究自身和環境的連結,首先需要詢問的是「自身的特質」和「所見所感的環境」為何?

剛回到台灣定居的階段是盧昉一個重要的摸索期。在2008年左右的台灣,藝術界很流行所謂的「卡漫」風格,但是偏向普普、平塗的形式,並不是學習古典繪畫、修復學科的盧昉擅長的。於是他選擇以「很傳統的手法去呈現卡漫」作了將兩個脈絡揉合的實驗,因而誕生了【出古入今】系列。在此一系列中,笑容可掬的「大鼻子」在各大經典名畫中相當搶鏡,乍看之間是在開古畫的玩笑,事實上對盧昉而言,他們更像是在嘲笑自己,盧昉認為這系列中,自始至終最不協調的就是被誇張化的自己。畫面中的違和與荒誕,彷彿就是當時再次回到台灣,還無法和整體環境協調的心情狀態。

在慢慢回顧、適應台灣生活後,盧昉開始了不同的創作脈絡,象徵著格格不入的大鼻子漸漸退出,進入了的【玩轉古畫】階段。從台北的生活出發,盧昉將日常視覺經驗做了詮釋,關注的不僅僅是客觀的視覺,也同時是這些景象深處的成因原由。

台灣的景觀中有許多複合元素和諧地共存著,例如盧昉工作室前一棟採用「希臘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的建築,旁邊的店面是一間網咖,再往隔壁則是青草茶店。這些平常並不會被聯想的元素,在台灣人的視線中很自然地並列在了一起。反映的不僅是大眾的共同日常,也解析著台灣歷史人文等等多重的價值觀。

剖析這些衝突感,盧昉像位導演般將諸多的元素安排進畫面之中。他將台灣景觀、西方經典和當代文化以擅長的寫實手法並列,作品讓觀眾們感受到了「古典融合台味」氛圍。並將關注的面相從個人擴大到社會,將自身的生活轉變放入社會脈絡中檢視,再現了盧昉對於台灣社會的感知紀錄。

好的藝術創作歷程,總是充滿了實驗與突破精神。在台灣藝壇有了穩定基礎後,盧昉開始非常大膽地將色相從畫面中捨棄。直接將古典油畫步驟中的單色階段呈現。藉此將「素描作為學院體系完整學科」的重視,做了再次研究與致敬。在身為一位繪畫創作者的同時,盧昉也相當喜歡相機發明之初的「濕版攝影法Wet plate processing」,雖然受限於器材無法實行大幅作品,但是很巧妙的在運用油畫作出了它的攝影美感,並同時保有繪畫性。

兩件單色的油畫對於盧昉的意義非凡,除了形式的研究,內容上也相當地吸引人。將單色油畫做為完成作品發表,是件盧昉一直想做、必須去做的事情。雖然未來會如何發展尚不可預測,但是讓減少畫面的元素、讓主題和內涵單一化的過程,相信會成為往後的一個關鍵里程碑。

延續著「時空交疊」的錯置氛圍,盧昉的單色油畫,希望組構的是寫實古典與生活場景融合的氛圍。作品《消失中的市場》並非完全是照相式的寫生,而是約七、八個角度的重組構圖。去除了明確的辨識性,期望的是藉此找回消逝記憶中、有別於新式市場的六、七零年代「老台灣」印象。《暴風雨前的台北橋》則是現今台灣依賴機車交通的代表縮影,在媒體傳播的關注下,成了另類的台灣象徵。面對著這些極具台灣特色的場景,再畫下紀錄的同時,盧昉也對自己提出了有趣的提問:「若是有一天機車減少,甚至交通建設改變,是否這樣的場景也將如同老市場一般一點一點地消失呢?」

回望美術史,在中國清代的發展脈絡中,義大利裔的宮廷畫家:郎世寧(1688-1766)可以說是東西方美學融合的先行者。他與盧昉皆持續探究著不同美學體系融合的可能性,有著經歷上、精神上的高度相似。為了醞釀下一階段的創作,盧昉將郎世寧的美學做為研究對象。特別從未打底的麻胚布開始,從題材、構圖、型制上嘗試再現當時繪畫的特性。藉由西方的繪畫用具,呈現出東方繪畫中的細緻質地,打破了「材料本身的美學體系」侷限。

除了在構圖及美學的辯證,關於家族歷史的追溯也是此系列重要出發點之一。曾經回到湖北老家的盧昉,對於整個村落仍多是盧姓宗親的現況有著很深的感觸。站在父親出生的醫院前,更是感受到了難以言狀的衝擊。那一趟旅程中,盧昉發現這世界上有一群人,是和自己認知的世界完全不同,卻又具有血緣關係,這是相當特殊的一種的感受。而當盧昉將這群人和在美國的同輩親戚(多數不會說中文)互相對照時,也發現自己必須去深入地去思考「身分」這門課題。以藝術實踐的方式,呈現家族中許多的不同面向。此系列也是盧昉對於「自我認同」定位的過程之一。

一方面自認價值觀保守的盧昉,在繪畫的技法、步驟上有著對傳統的高度堅持。為求精準,也會遵循古法從色粉開始製作顏料,模擬古典大師們的調色盤。以一種臨摹、重現創作過程的角度,在一筆一畫的同時進行著分析及考究,甚至是和美術史中的藝術家進行對話。

另一方面,不斷想突破界限的人格特質,也讓盧昉「不願意保守地去畫很傳統的事物」。做為一位繪畫藝術家,盧昉認為他的繪畫是藉由一種古老的傳承,需要能夠反映當代社會與生活,而非單純的視覺再現而已。

成長在一個基督教家庭,從小家長、教會並不樂見盧昉接觸台灣的廟宇。到了多年之後的今天,盧昉正在透過攝影,在進行台灣宗教文化的研究。雖然不見得會以照相寫實的方式表現,但預計將會從「認識屬於我自己的文化」為出發點,持續地呈現盧昉對於台灣的情感,呈現盧昉藉由藝術,讓生命逐步完整的過程。

盧昉的繪畫創作,有著精緻的形式與多層次的內容。每一筆的實踐都在建構著對於自身的認知及認同,過程中由內而外也由外而內。盧昉與生活環境進行對話,呈現出了不同階段的生命歷程,也提供了觀眾一個感知這個世界的方式。欣賞盧昉的作品,最初會有種隔閡感,但越是接觸,越會感受到盧昉對於藝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於所關注事物的潛心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