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多納藝術:【2019 ART TAINAN:府城文化結合當代視覺語彙、延展藝術與在地人文的無限可能!】2019 ART TAINAN : Local Cultural along with Contemporary Art, Full of Possibility

2019-03-16|撰文者:LINE TODAY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長期致力於將藝術推廣進入民眾的生活當中,目的是希望藉由各種方式,提升台灣的藝文產業發展,同時也落實藝術教育,讓看似於高牆之外的藝術,在講座、藝博會、學術單位之間的產官學結合下,真正的走進我們生活的場域當中,並藉此激盪出更多藝術與空間結合的案例,如每年舉辦的「臺南新藝獎」,便是台南藝博與臺南市政府合作之下的最佳案例之一。

今年的獲獎者徐婷之作品展出於展間915號的崇藝術空間,其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學院之藝術系研究所,透過攝影技巧將真實拍攝的場景,轉換為抽象視覺樣貌,過程是藉由將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光與空間,重新排列於畫面,觀者可以透過不同角度看到不同視覺呈現,並以作品為媒介,思考自身於時空之間的曲度與存在關係。

另一方面,今年(2019年度),於3月15日至17日所舉辦的台南藝術博覽會(ART TAINAN),也邀請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之藝文產業創新育成中心參展(912展間),其中展出的一件作品《掏空》,為藝術家湯季婷所創作,其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碩士,主要藉由將人類身體樣貌,擬物化之後,轉換成可用以承載量體的容器,目的是嘗試討論主客體之間的定位及轉換,是否可以延伸出更多不同的思維,像是我們自身與所處環境之間的社會價值之附加問題。

今年的展會特色及內容,除了延續去年許多展商帶來優質的創作之外,更可以看到許多精細描繪的藝術佳作,如大象藝術空間館(展間806)帶來的黃錦華作品《大石頭之四》,主要是用小楷的細筆,畫成許多圈於畫面之中,進而營造出整體視覺感的空間深度,以及色彩層次,讓墨的力度突顯出來,而之所以選擇石頭這個題材,主要是因為藝術家喜歡觀察身邊周遭細微的事物,發掘我們平常不會注意到的微觀之景。

同時也開創了公共藝術展區,將當代藝術創作的意象,投射進入府城的文化脈絡之中,如由來自台北的畫廊Bluerider所帶來之Will SIBER的作品,其本身為德國非常有名的雕塑家,主體藉由不銹鋼來將線條的柔與美,展現出來,並且在漆的用色上有特別的材料及手法,讓觀者在不同的視角之下,都會有不同的效果呈現。而在技巧表現上,我們也可看到他在轉折處,也有精湛的呈現,特別用色依舊勻稱,也無接痕遺留。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展商在飯博型態的藝博會當中,依舊準備了自製的展架,以及優質的燈光,希冀將最好的藝術內容,呈現於觀者眼前,擺脫空間的侷限性,如尊彩藝術中心(828展間)規劃了寬敞舒適的展覽動線,讓尺幅較大的優質創作之視覺樣貌,一覽無遺。再者,畫廊們也並沒有因為在空間上面的受限,而僅帶來較小件之藝術創作,反之,有些展商依舊呈現高端、經典的大師之作,為此次展會提高了品質,如尊彩藝術中心帶來李重重的作品,其進行藝術創作已有近五十年的歷程,獲獎許多獎項,在海內外舉辦過多次的展覽,作品也受到國際間長期典藏及關注,為台灣現代水墨的藝術發展史上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她的作品充分的體現了對於用墨的各種技法上的熟練,並藉由掌握每一個元素功能上的表現,呈現了中國傳統墨色之間的互動性與視覺張力-既有輕巧靈韻的本質,同時也有氣勢磅礡的感受。

有趣的是,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長期堅持努力於藝術創作路途上藝術家們,作品的表現與技巧,相較於之前,又有更嶄新的突破,不僅是畫面空間深度的提升,它們帶給觀者的視覺意象,也多了被詮釋得更多可能性,如尊彩藝術中心帶來的王建文之新作《一縷滯留系列-T1》。不過,作品真正的背後涵義,我們可以一起期待他下一次展覽的詮釋及分享。王建文為旅法的台灣藝術家,2012年取得法國國立巴黎第八大學新媒體藝術歐盟碩士學位,2006年至2011年曾多次被邀請參展法國首都藝術展。另一方面,作品也曾於台北、巴黎、倫敦、新加坡展出。

有些近期獲得重要獎項的藝術家,也被畫廊呈現,如晴山藝術中心(展間801)帶來的2018年聯邦銀行美術印象金獎的得主-林志譯的創作《日落的歌謠》。該件作品為藝術家在外觀察景象之後,將其內化到自我心中,進而投射到畫面的呈現,為一種心象風景的類別體現,同時背景透過八次以上的油畫漸層處理,讓其豐富的層次超越了一般近景、中景、遠景的鋪陳,更是一直延伸到無限的天際。而在無盡的天際之下,搭配具象轉往抽象曲度之間,所描繪而成的前景物象之筆觸,更為此件作品投射了一些超現實之感。

日帝藝術(展間902)帶來藝術家林育聖之「盜色者」系列作品,他的作品透過融合熱抽與冷抽的風格之後,進而透過自己長期研究的技法,將部分的畫面空間取下,形成具有情感展延,卻又有理性結構,以及雕塑深度的創作,也提供了後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發展的方向,一個嶄新的詮釋。林育聖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所博士班,長期對於當代藝術發展的走向進行實作及理論之間的結合。

多納藝術(展間811)帶來藝術家蔡宜儒的作品,整體畫面看似具有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風格,實際上當我們近看他的筆觸,以及顏料的流動性時,會發現其中也富含東方水墨筆法的線條,以及層次韻染。同時,他也在奔放與具象之間,巧妙的掌握了均勻的用色,以及圖像比例的分佈。在這西方構圖以及東方筆法的交會上,也為作品的故事性,增添了更為深遠的想像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雕塑類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性格表現,姿態呈現也相當的特殊,像是國璽藝術(928展間)展出的林國瑋之2019年新作《黃金聖豬寶》,主體是一個敘述從天而降的小天使,乘坐於如意雲之上的形象,而其目的是透過如意吉祥,祝福到的寓意,來投射給觀者夢想成真,展翅高飛的感受。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常透過拉鍊的運用,來提供角色介質轉換的一個方式。

藝時代畫廊(展間805)展出中國雕塑家王立偉的作品《藍色骨頭》,他的創作語彙特色為皮雕融合了繪畫的表現形式,因此可見2D與3D之間的雙重風格。選擇皮雕作為媒介,本身即含有生命本質的延展,看似骨肉分離的一種狀態,同時搭配雙膝跪地的樣貌,感覺應該會是較為痛苦般的神情,但臉部的呈現,卻依舊從容自在,藉此對比,說明了一種發自於內心的放下塵世般的境界。

國外畫廊帶來了許多具有特色的作品,如來自日本大阪的Gallery Edel展出新生代的藝術家minatuba的作品”Piece 1”,內容描繪的是一個寂寞的妖怪,與陪伴妖怪熬夜的少年,藝術家藉由放大漫畫圖像的方式,將其活潑、奔放的線條更為直接表達而出,並且可以看到畫筆的顆粒,以及墨水的深度,具有趣味性。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的ARTEMIS,展出印尼藝術家Indra Dodi的作品,他以抽象結合柔和的繪畫風格聞名,並在主題的選擇上,從日常生活當中提取一系列的意外事件,或者經歷,將其以風趣鮮明的方式,轉述於畫面之中。不過,也由於他的畫面看似童趣,實則隱藏著對於人類與社會之間的議題闡述,因此藝術性也受到各界的關注及認同。

同時ARTEMIS也展出台灣藝術家歐靜雲的2019年新作,其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主要是透過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曲度落差,打破了觀者對於既定慣性空間的理解,該次新作增加了物件(書)於畫面之中,更為作品深度增加更多層次,並加入更多的故事性於其中。

來自台北的阿波羅畫廊(展間829&830)則帶來重要前輩藝術家李石樵的作品,以及5月份即將展出的藝術家范振金的創作。范振金研究釉藥高過40年,並將其研究成果撰寫成書籍,無私地分享其經驗,提升藝術創作者的視野。他的創作媒材沒陶板釉彩,需要掌控精細的筆觸及用色配置,以及燒成之後的結果,才能顯露現今我們看到的寫意花鳥之炫成果,同時也因為釉藥與媒材的關係,整體視覺效果結合光影的幻化,與色料之間的映射。

華瀛藝術中心(展間908)展出林春宏的作品《聖光》,該件作品整體視覺富麗斑斕,同時也具有豐厚的肌理組成,以及空間深度,喚醒存在於都市之外,每個人心中的重要記憶。而主要能有這樣的呈現,除了藝術家熟稔掌握了筆法之間的收放,以及功能性線條的轉折以外,也會因為礦物顏料的堆疊,讓光線透射入畫面時,在反射到觀者眼球的時候,更具有動態感。相較於之前的創作,本次在中景樹林當中,加入了更多的現場空氣粒子描繪,勾勒出更多的氛圍。

除了上述的作品以外,現場還有許多精細,或者創作概念特殊的作品,且媒材多元,包含裝置、錄像、攝影等,等著我們去賞析以及發掘。同時,大會本次也細心的安排了「藝術敲敲門」之專題,價格落在3-5萬元區間,讓大眾去尋寶,也增加更多藏家年輕化的可能性。再者,也規劃了一系列周末藝術講座,讓府城與當代的結合,在每一年度的台南藝博會當中,慢慢地踏入在地的文化生活圈裡。



展覽資訊:
ART TAINAN 2019台南藝術博覽會
時間:2019年,3月15日至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