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線上藝廊:【「耕心-方草新水墨展」 從傳統技法出發再創水墨新境界】

2022-03-11|撰文者:楊文琳/上報


每天讀書五、六小時,積極從前人及藝界大師汲取智慧結晶的藝術家方草,即日起於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展出「耕心-方草新水墨展」,從傳統技法出發再創水墨新境界的作品,件件耐人尋味。

26歲前於台北政戰學校美術系畢業的方草,就一舉拿下第八屆全國美展、第十屆台北市美展水彩畫第2名的大獎,累積了近20次的個展。前輩藝術家李奇茂教授就稱讚方草是他在政戰藝術系教出最傑出的兩位學生之一,藝術家鐘俊雄更曾直指,「方草已是千里馬,唯欠俱眼大伯樂。」。但這位出道甚早、卻從未與商業畫廊合作、畫歷超過45年的藝術家,因軍職與個人執著而遠離商業畫廊的操作,反能保存他藝術創作的精純度、並逐漸展露高度,看在藝術經紀人廖芳茂醫師的眼裡,格外驚豔。

特別的是,方草在林谷芳教授的鼓勵下,從2010年9月至2016年7月,隻身前往大陸杭州富陽、西安藍田、新疆烏魯木齊3地,寫生、作畫、辦展,6年的行腳壯舉,也讓對岸畫壇另眼相待。台灣當代藝術工作者吳心荷認為,年輕時代的方草,水彩畫筆觸已經有別於西方的水彩畫法,展現出屬於東方的鮮明特色;行腳創作更如同俠客一般,「一劍走江湖、秋霜路獨行;孤單寂寞裡,天地吐真情!」最終悟出了高深的武功,也因此找到新的繪畫方向。吳心荷指出,方草的內容上不拘泥地反映個人狹小生活情趣題材,卻表現出大宇宙、大智慧、天、地、人,思古的東方哲學。不走實驗水墨、水墨速寫的路逕,為的是透過自己的心眼、堅持用自己的畫筆,一筆一畫的真切表達出內心對生命和萬事萬物的悸動。

這次的策展主題是「耕心」,上古藝術總監陳虹安指出,方草的繪畫很有禪意,從眼、手回歸到「心」;而這位率性的藝術家,更不諱言是從佛身上學來的「明心」,融合他數十年的水彩根底,以及中國水墨的意境,開啟了自己的水墨新視野,她覺得方草的畫作已從傳統中國畫的束縛中掙脫,釋放出被禁錮的創造力。吳心荷也說,筆墨的韻味有文人畫的飄逸、恬淡、儒雅,卻又具強烈視覺刺激和情感。作品構思布局上虛實相生,實是直接描寫、虛是間接映襯;轉實為虛、以虛代實,使虛的空間化為實的生命,把畫意引伸到神妙境界,也可說是在現代水墨中打開另一扇窗!

方草系列作品中的 《青埂峰之眼》宣紙彩墨,描繪「女媧以石補破天,頑石被棄大荒山;青埂峰上妙奇石,竟被探險家發現!」,方草表示,該畫發想自《石頭記》,女媧補天用了數萬顆七彩玉石,最後剩下無用的頑石(賈寶玉的前身);仙石因救活一株絳珠仙草(林黛玉的前身)而譜出紅樓夢!方草超越時空的發想,讓一群探險家找到這顆頑石;也藉傳說畫出妙故事,亦幻亦真,一展藝術作品的想像魅力。《怒目金刚》、《塔綠班殘人》《三人行!》、《E歸何處》,是為批判台灣政法四連作的創作發想;同為宣紙彩墨的《怪獸與神仙魚》 ,則示意人心污濁。小而美的《大坑步道八景》寫生水彩,承繼北宋蕭湘八景的傳統,方草自詡可為日後彩墨畫作的先行探研,一如禪師石濤指的「走遍群峰打草稿」,誠屬美的蒐集。方草坦言,水彩寫生是他感性的直面自然;新水墨則是他內在直覺的理性透露,屬當下隨機、隨形、隨意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