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名山藝術:【從傳統到現代】吳學讓

0000-00-00|撰文者:劉國松


聽說藝壇前輩吳學讓教授,隨朱德群、趙春翔之後,要回母校中國美術學院(原杭州藝專)、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和第二故鄉台北、新竹交通大學舉辦巡迴展,要我寫幾句話,深感榮幸,於是再次提起這隻生鏽已久的筆。

我與吳教授相識已超過半個世紀,他的為人與才華,是我所欽佩的少數幾位前輩藝術家之一。他對待朋友真心熱忱,對待學生愛護鼓勵,在台灣幾間大專名校藝術系執教達五十年之久,可說桃李滿門,碩彥成群,受到弟子們的敬愛與尊崇,為台灣不可多得的好畫師。

在藝術創造的發展過程中,客觀的來說,大概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專研傳統國畫期:

在杭州藝專時期,師承潘天壽和鄭午昌等名師,專研國畫技法,及受吳昌碩、傅抱石等名家的影響,無論在花鳥、草蟲、鱗介、山水、工筆或寫意,均所擅專,基礎非常深厚。同時更涉獵書法、金石、碑版、青銅器紋飾,以及銘文等領域。他的傳統技藝,在台灣可稱上一把好手。

二、現代繪畫轉型期:

自1967年受到現代藝術潮流的衝擊和中國畫現代化運動的鼓勵,在繪畫思想上起了很大的轉變。開始從事現代水墨畫的實驗與創作,同時又和幾位對中國畫革新有強烈願望和使命感的同道,於1968年在台北成立了「中國水墨畫學會」。在當時,吳教授是第一位從事現代水墨創作的傳統國畫家,受到熱烈讚美及掌聲。他嘗試以書法、篆刻及金石、碑版、青銅器紋飾、銘文表現於畫面上,以求突破並營造出一種不同於西方的現代趣味的個人風格。同時還創造了六種符號,來表現現代人與社會家庭種種人際關係。又喜以禽鳥各種姿態來象徵人類,呈現出一種幻想與幽默感的作品,建立起了他強烈的個人畫風。

三、作品圓融期:

自1987年以後,吳老的作品為前四十年之經驗加入了老莊與易之思想,以及原始圖文之聯想,散發出了神祕的氣質。八十歲以後,又將詩句、成語寫成草書或篆書構成畫面,再轉化成當代畫風,更顯深奧精微,讓人難忘。吳老號退伯,1924生於四川岳池縣,現年已八十七歲了。教退而藝不休,仍然默默耕耘創作,個性不尚表襮,卻老而彌堅、爐火純青,思想觀念永遠跟著時代前進,這是值得我們推崇與敬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