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鶯歌光點美學館:【說釉—晟達陶瓷創作展 】鶯歌光點盛大展出

2023-05-07|撰文者:鶯歌光點美學館


由鶯歌光點美學館主辦《說釉—晟達陶瓷創作展》,自即日起至5月29日,在光點藝術中心展出。此次展覽特邀「晟達陶瓷」家族品牌三代:陳坤城(阿泉師)、陳元杉、洪美蓮、陳庭怡、丁有彧等五位藝術家聯袂展出。「說釉」訴說著過往的經驗與實踐,將「以釉為形,以形訴說」的方式闡述創作者,對於釉的形與意。5月7日正式開展,已榮獲文化部、新北市文化局、新北市藝遊、藝術家雜誌、非池中藝術網…真心推薦。

日前舉行開幕茶會,特邀中華民國陶藝協會理事長賴秀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副教授梁家豪,鶯歌鄉土文化工作室何振源,金門縣陶瓷廠技正陳泓光,擔任致詞嘉賓。臺灣工藝之家協會理事長王龍德,中華民國陶藝協會理事長賴秀桃,鶯陶共贏會會長鄧素雲,釉藥堂蔡美如,剛剛好陶瓷器皿工作室彭書徹、陳念澄,禹物再製所戴禹財、蔡佩莉,藝術家王秀琴、王安佩、王宣文、伍坤山、江敏儀、何應朋、何翠虹、何應朋、呂琪昌、李宗彥、杜吉豐、林義傑、林發權、林靖崧、林志鵬、林立生、林杉和、林羿仲、施景南、徐明稷、陳效尼、梁佑華、許旭倫、許珊珊、許時坤、傅乾輝、曾祥軒、黃子珀、蔡志永、蔡育榕、蔡佑承、蔡斌祥、劉俊輝、劉琦文、蕭爲仁、駱俊明、鍾志順、藍學位…,以及參展藝術家的至親好友、忠實粉絲,雖大雨滂沱仍親臨現場獻上祝福,正向回應「晟達陶瓷」家族品牌三代的藝術創作,以及為人處事,開幕茶會熱鬧溫馨。

鶯歌光點美學館財務長鐘秀鳳,代表主辦單位感謝諸位嘉賓蒞臨開幕茶會。讚許「晟達陶瓷」家族品牌三代,五位藝術家的光彩,一定能碰出閃亮亮的火花,非常期待這次的展出。光點藝術中心是明亮,寬敞,開放,多元的場域,除常設展之外,每個月與不同藝術家合作,提供藝術家、收藏家交流的平台,沒有門禁的開放空間,是希望更多文藝愛好者可以走進來,期待走進來的好朋友們,可以感受到藝術在生活中,生活在藝術中,進而豐富心靈,享受文藝帶來的豐沛能量。近年來第一展館與第二展館都是滿檔,因應新北市美術館開園,明年捷運三鶯線開通,為迎接更多元的客群,正努力籌辦第三展館,來深耕、蓄存更大的文藝正能量,將會更用心創造豐富多元的場域。鶯歌光點美學館一樓及二樓有文創商品、適合親子同樂的手作DIY,三樓是藝術中心,是一個非常很適合全家輕旅行的好所在。也再次感謝諸位貴賓蒞臨,並祝福《說釉—晟達陶瓷創作展》順利圓滿,業績長紅。

中華民國陶藝協會理事長賴秀桃表示,鶯歌是臺灣的陶瓷之都,鶯歌也有許多製陶家族,「晟達陶瓷」為其中的一個翹楚,從第一代阿泉師以南投法著稱,有著非常高深的基礎,元杉老師傳承了父親的基礎之後,又進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就讀,取得碩士學位,從傳統陶再延伸,加入自己的創作,方向就又更多元,進入展場感到非常驚艷,很難得在一個展覽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格,三代都有各自想要表現的氛圍,二代元杉老師、美蓮老師,新生代庭怡、有彧,在近幾年的陶藝競賽屢獲獎項,創作包含實用、非實用的美學展現,而元杉老師也是中華民國陶藝協會常務理事,在此祝福他,也祝福展覽圓滿順利成功。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副教授梁家豪,首先恭喜晟達陶瓷工藝社的展出,此次的展出有別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以一個家族品牌的形象,在自己的品牌建立一個很好的工藝產業基礎之上,每一個成員又各自發展屬於自己個人的特色,這樣的創作,在這樣的一個氛圍之中,兼顧了產業,也兼顧藝術創作的延伸,個人認為別具意義,以「說釉」作為這次的展覽的主題,誠如各位所見,每一位藝術家他們的作品都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展出的五位藝術家,其中有三位都是我的學生,我也與有榮焉,陶瓷這幾年在新生代也好,或是資深的老師跟前輩帶領之下,我們講創新之餘,其實傳承也很重要,希望能藉由展覽,讓我們有更多的體會,也祝福展覽成功。

鶯歌鄉土文化工作室何振源,首先與鶯歌的藝術家問好,「晟達」的展覽主題是「說釉」,我本人就是做陶瓷的,但是我專門用「說」的,最近聽說「晟達」要到鶯歌光點美學館的光點藝術中心展覽,內心感到非常高興,「晟達」就是我們鶯歌最具代表性的窯場之一,而且是三代傳承,真正的三代,一代阿泉師在陶博館的輝煌,至今人人稱頌,二代阿杉,從年輕時就見過他,他只會說不會做,而我也是只會說不會做,但他都會不吝跟我指教,所以我才能把陶瓷講出來,讓各地的遊客對我們鶯歌的陶瓷更加了解,期許新生的一代,要時刻謹記發揚鶯歌,讓鶯歌再次浴火重生,真正的飛起來。二十五年前,我每天就接待十多台遊覽車,每天也都有十萬人以上來鶯歌,現在陶藝進步的速度讓我感到很驚訝,相信新生的一代,一定能讓鶯歌風華再現,祝福「晟達」家族的展覽成功,也祝福所有嘉賓身體健康愉快。

金門縣陶瓷廠技正陳泓光,代表金門縣陶瓷廠廠長何桂泉與金門縣縣長陳福海到場祝賀,表示「晟達陶瓷」就是走過了工藝所說的三個面向,工藝的面向是從經濟而來,工藝取之於生活,我們的手工藝一開始是服膺於生活,是為了鍋、碗、瓢、盆,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工藝從生活,也就是經濟面經濟面逐步提升到具有藝術化,具有表現的文化面,這次的展覽,我們所看的是藝術家運用了釉色的表現,提升到了社會面,也就是說工藝能夠關注到社會,能夠回饋給社會,能夠帶給觀者一種療癒的特質,這就是工藝的三大面向,我們在這一次的展覽中,可以很明確的看到手工藝發展的劉編,很高興能到場共襄盛舉,而元杉老師也是金門縣陶瓷廠的釉藥顧問,一個月要生產八十萬只酒瓶,是一個量非常大的地方,釉藥也需要非常穩定,在此特別感謝元杉老師,特別感謝「晟達陶瓷」,對鶯歌陶瓷,對全臺灣陶藝文化的貢獻。

藝術家陳坤城(阿泉師),南投水里人,從小在「窯」場長大,練就一生與泥巴為伍的製陶技藝。1979 年來北部工作,待過漢唐陶瓷、曉芳窯,並於1984 年到林窯,開始踏進鶯歌這個陶瓷興盛地。1985 年陶瓷外銷熱絡,陳坤城協助鶯歌的臺華窯拉大坯,現今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的「拉坯技法」就是由陳坤城所示範。長年致力學習與傳承,結合手擠坯與續坯特色的拉坯工藝的「南投法」,突破平常拉坯尺寸的限制,增加陶土結構的特性,挑戰更加複雜的造型。在與夫人胼手胝足努力下,1995 年成立晟達陶瓷工藝社,成為窯廠之間合作的美談,也連結成鶯歌陶瓷的新聚落。此次特別展出兩件青花釉裏紅(非賣品),1984年—青花反口天球瓶,1986年—青花梅瓶,時間洗禮之美,實屬難能可貴。

藝術家陳元杉表示,「晟達陶瓷」成立至今近三十年,確是第一次將「晟達陶瓷」訂定為主題的展覽,主要以自行研發的釉藥來發想,讓參展夥伴依照各自創作的器型,與能體現的個人特色的釉藥,為作品賦予生命靈魂。此次展覽以反口天球瓶(玉壺春瓶)為創作原型,進而衍生出「扭轉」、「切割」、「鏤空」等三大系列,展出的所有作品,貼近自己心中所想,將一個很傳統的器型,經過創作者的巧思、轉變,賦予不同的形式、樣貌,搭配自行研發的釉藥,產生質感與肌理變化,讓作品的造型與色彩帶來新風貌,確仍保有創作原型的DNA,就我而言,這就是傳承與創新。藝術家陳元杉,利用拉坯技法的掌控能力,設計多層的結構,詮釋與釉色的藏匿關係,透過創作的實踐,展現觀賞的趣味和釉彩的視覺互動。

藝術家洪美蓮表示,人生是一連串的各種喜怒哀樂所組成,又在不知不覺中從各種的無常中掉落,不管身在何處與何時,都希望自己能保持正向的心情與態度,迎接每一個充滿色彩的日常,隨遇而安。身為「晟達陶瓷」的一員,雖已耳濡目染,近八年來,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及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開辦的陶藝課程進修,透過學術界與業界的名師指導,藝術家、同儕的交流,與日精進陶藝創作思維與實務,以及材質美感與手作經驗。隨心從日常生活中找尋靈感,家人的羈絆、心靈的轉念、生命的感悟…都是創作題材。藝術家洪美蓮,從過往的施釉經驗,設計造型,並且透過溝槽與紋飾,展現釉色高溫流動的凝固狀態,多層的釉色、原料的結合,豐富釉彩的內涵,也詮釋創作者與釉色的探索歷程。

藝術家陳庭怡表示,自己對文字非常有感覺,每個人在對話的時候,常因說話的方式、詮釋的方式、心情的不同,有著不同的感受,接受到的訊息或有共鳴、或有誤解,對我來說都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創作靈感來自於文字,也以文字為載體,搭配溫潤釉色,作品造型或以文字的筆畫來變換,或以文字最純粹的感覺(象形)來出發。書道以明志、花道以養心,香道以靜心,展出作品具實用性,擺飾、花器、香器…,不僅美化空間,還能心靈愉悅,帶給人們喜樂安康。藝術家陳庭怡,日前甫入選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主辦「陶藝新秀創作計畫」,成為2023年年度陶藝新秀(共二位獲此殊榮),平時的創作是在探索文字意涵與陶藝創作的轉換,此次與釉色的互動,彷彿就像畫作提詞、書法用印般精緻且微妙的關係。

藝術家丁有彧表示,展出作品以青銅文化為主軸,「甗」下層為鬲,上層為甑,以箅相隔,是早期的蒸鍋,透過「甗」的結構,回溯到盆器,而盆器需要成長的植物,也需要水份。陶藝創作以來鍾情於器皿,期與觀者產生互動,以半室內概念設計盆栽,將釉色重疊碰撞,呈現斑駁起皺感。依創作者美學選定釉色,再將青銅器紋飾,以捏塑、拉胚等方式成型,襯托出釉色質感。個人創作系列,以獸型與器皿的造型互動,玩轉續胚工藝技法。藝術家丁有彧,著迷青銅文化,透過創作的實踐,慢慢轉化出自身對於青銅器物造型的表現,此次展覽除了造型的演繹之外,還有透過釉色的嘗試,渴望透過釉與形展現青銅文化之美。

《說釉—晟達陶瓷創作展》在鶯歌光點美學館—光點藝術中心展出,展期自即日起至5月29日,5月16日休館。回首「晟達」,過往的釉色展現彷彿訴說著,不同階段的器物美學,有襯托花藝之美的暗色古樸表現、有特殊且具有生命象徵的泡泡展現、有經典且嬌貴的銅紅印象,與近期透過釉料堆疊與高溫延展的經驗之美。同場展示「釉牆」,由淺色系到深色系,單掛、雙掛、多掛等釉面處理,甚是壯觀,竭誠歡迎同好,藝術家以及藏家蒞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