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外琨塔 Vaikuntha 藝術生活中心:【從喧囂到寧靜,找到內在的詩與遠方】藝術家陳益村的創作歷程

2023-06-20|撰文者:外琨塔Vaikuntha藝術生活中心 | 展務專員 陳宣丞


藝術家陳益村,以繪畫創作為主,創作的過程,經過多種不同打底的嘗試以及思考,將具象或者抽象的畫面表現於畫布上,接著以一個一個小圈圈精雕細琢,時而運用圓圈作為如同遮罩的隱喻、時而讓圓圈為主體呈現半抽象的構圖畫面,每個圈圈都代表著他自己,在畫圓圈的過程,就像修行一樣,重複著同樣一件事情,在繪畫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出現,而在持續創作的過程中,慢慢地將那些不安或躁動的情緒一一降伏下來。而如同許多藝術家一樣,益村的藝術創作之路,也有著他很深厚的心路歷程曾經的陳益村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起初步入社會的他,如同大多數上班族,在下班時,都會感受到疲累以及像洩了氣的皮球般,日復一日重複著近似的工作內容,如同一個「上班機器」;而工作一段時間後,他意識到人生不能只有工作,應該還要在工作之餘找尋到自己所喜愛的事情,於是他嘗試了騎單車環島、插花、登百岳等等,直到遇見了繪畫,他找到了他所嚮往可以一直做下去的嗜好。

初見繪畫的陳益村,在圓圈上的運用有著各種大小的表現,在早期的系列中,能夠看見益村運用非常多不同色彩的圓圈以及底色,試圖打破純具象的寫實風格,在喧囂的大城市裡,在他每個夜晚下班的日子中,他拿起畫筆,將白日的高壓以及喧鬧,藉由或大或小的圓圈、或抽象或具象的繪畫表現,將那些負面情緒抒發出來。

談及繪畫,陳益村提到:「畫,療癒了我,也完整了我。」在繪畫圓圈的過程,讓他在繁忙的工作之間找到了內在的平衡,對於畫圓圈,陳益村表示:「圓,是人生的宏觀與縮影,是源點也是源爆,是緣起也是緣滅。從一個圓開始,欲罷不能,靈感源源不絕。畫下生活中的感受,畫下生命中的感動,恣意揮灑在一張張的畫布上。開始一圈又一圈的…奇幻之旅,每一粒小圓,就像每一個不起眼的我,漫漫地堆疊出自己的人生。」

在2022年底,他選擇辭掉他的工作,隻身搬到花蓮,與山與海一起,與叢林鳥叫一起,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專心創作,也就有了他最新的《靜心系列》。《靜心系列》,描繪出了陳益村在自然之中所體悟到的生命經驗,在幾乎純白的畫布上,以藍海、山巒、草原等等元素。

有別於早期或大或小的圓圈,益村在靜心系列中,全部的小圓圈皆以最小號的油畫筆畫圈,並且從原本繽紛的色彩轉為悠遠沉靜的冷色調,從起初繪畫時運用大或小的圈圈,一路尋找到現在的畫小圈圈,對於益村來說,每個小圓圈都代表他在生活上,從原本的快節奏喧囂步調,走向沉靜平穩的生活;如果說一開始益村的創作是一種對於白日工作後的舒壓以及宣洩,那在花蓮專心一意創作的益村就如同修行者一般,在一個個小圈圈中,降伏所有他繁雜的思緒。

在他最新的作品《千山獨行》中,他將山巒的樣態表現出來外,同時呈現了山峰之中的雲霧繚繞,看似簡單的藍色、白色、金色等等的色彩,在畫布上呈現出寧靜而雋永的畫面,單看細節也能看到小圈圈佈滿了整個畫面,除了呈現出具象的山巒外,在觀賞一個個小圈圈時,也能感受到益村對於創作的堅持以及平靜的心情。

而在《豈不是風平浪靜》之中,益村運用綠、藍、白、金,表現出天地之間的樣態,在這幅作品的背景上,我們可以說是山巒,也可以說是天空,畫面底色雖有多重變化,但藉由一個個小圓圈,益村將畫面解構,呈現出半抽象的構圖表現,讓觀者有更多的想像空間。而在花蓮的這段日子,益村透過藝術創作,除了是過去他一直以來堅持以及自己的愛好外,更進一步的,他找尋到了自己的詩與遠方。

「詩與遠方」指的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生活,「詩」不見得是詩詞,在益村身上,「詩」成了「繪畫」;而「遠方」抑是如同益村對於花蓮寧靜致遠的嚮往,從一個在大城市打拼的上班族,在工作的過程中找到了心之所向,進而去追尋自己的詩與遠方。

而對於陳益村而言,詩並不在遠方,在都市尋尋覓覓自己最鍾愛的事情,讓他發覺了,其實他的理想生活,不見得是年收多少,抑或是得到什麼樣的功成名就;在藝術創作上,他發現了他的詩不在遠方,其實正是生活之中的恬淡與平靜,於是他放下都市生活,來到花蓮,發現其實他的「詩」並不在「遠方」,他所尋尋覓覓的美好其實一直都在他的身邊,這也正是《靜心》系列希望帶給每一位觀者的寧靜致遠,當我們在欣賞著陳益村的作品時,看見他一路走來的藝術生命旅程,期許我們也都能找到我們心中的那個詩,也許他也不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