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鶯歌光點美學館:【對話】蒲浩明∙蒲宜君父女聯展 鶯歌光點隆重登場

2023-08-07|撰文者:鶯歌光點美學館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808 15:10:06)鶯歌光點美學館—光點藝術中心主辦《對話—蒲浩明∙蒲宜君父女聯展》,展期自8月5日至8月28日止。此次展出6組雕塑對話作品,蒲浩明在本展中首度發表十七年前孫子誕生時創作的手稿《圈圈系列》並布置成為空間裝置,表達希望與溫暖喜悅情感。並發表兔子線雕作品,展現蒲浩明即興童心及豐沛的創作力。呼應父親有力的書法線條,蒲宜君除了雕塑將展出素描手稿玫瑰系列,呈現內在心靈詩意的探索。8月6日舉行展覽開幕茶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前所長王哲雄教授,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廖新田教授,臺灣首席拍賣官陸潔民,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蒲添生雕塑紀念館館長蒲浩志,蒲浩明雕塑工作室負責人蒲子超,漢聲廣播電台節目製作(主持)人錢大同,社團法人台灣藝術線上典藏與策展協會理事長吳銘鴻,汎球藥理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鄭逢吉博士,立法委員蘇巧慧服務團隊副主任林念慈,藝術家伉儷吳建福、林美嬌,藝術家沈建德,鶯歌光點美學館董事長陳慶同、藝術總監陳柏誠……,以及兩位藝術家的至親好友、藝術同好,齊聚現場共襄盛舉,開幕茶會圓滿成功。

鶯歌光點學館藝術總監陳柏誠表示,很榮幸能夠邀請到蒲浩明老師、蒲宜君老師父女共同呈現作品,展覽的主題叫做對話,就是在說父女之間的溝通,兩位老師以其獨特的視野和才華帶給我們全新的藝術體驗。蒲浩明先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融合了東方哲學與現代藝術的精髓,以抽象表現形式傳達了對於人生、宇宙和存在的思考。老師的作品總是充滿著深邃的意境,觸動著觀賞者的靈魂,引領我們進入一個超越日常的境界。而蒲宜君老師,跟父親一樣,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藝術家,老師獲得9次法國藝術沙龍,她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純淨的美感和對於自然世界的敏感。將大自然中的元素融入作品中,呈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她的作品帶給觀眾一種寧靜與和諧的感受。藝術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有著無窮的力量,可以觸動人心、啟迪思想,甚至改變世界,也歡迎大家在YouTube頻道—鶯歌光點美學館,點閱欣賞展覽精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前所長王哲雄教授說道,近來比較少在展覽開幕的時候出現,也是因為年紀的關係,因學弟蒲浩明的電話邀約才出現,他也是成功中學的校友,我跟蒲家也結了很多的緣,從他的父親蒲添生,到學弟蒲浩明,再到我碩士班的學生蒲宜君,在蒲子超開車載我來現場的途中,聊到蒲宜君平日少言,在最後的一年要寫碩士論文的時候,蒲浩明陪著蒲宜君來找我,我問蒲宜君,妳有沒有想到阿公在妳小時候,在做雕塑的時候,妳陪他在玩也好、陪他聊天也好,他有告訴妳一些甚麼嗎?那些就是第一手資料,別人還沒有特權可以得知,這時她才恍然大悟,可以將阿公的作品深入研究,但因論文截止有時間限制,以「蒲添生《運動系列》人體雕塑研究」為題送呈,也勉勵蒲宜君,能繼續進行蒲添生《運動系列》外,其他作品系列的研究,而館長蒲浩志在整理資料的時候,又發現很多東西,相信研究也會更臻完善。蒲家在前世一定是種下很好的功德,蒲子超是台大土木研究所畢業的,現在卻專心為父親蒲浩明打理好一切事項,與蒲浩明的聯繫,除了雕塑作品,也包含了公共藝術,提到蒲浩明,大家也都相當的尊崇。此次展覽,因蒲浩明長孫—蒲拓海的誕生,創作了120幅素描,以圈圈成型,彼此穿插懸掛,讓我想到可以運用在現在最流行的文創,文創就是有文化意涵創意的作品,有別於工業產品,要將原來的東西消化,變成可以敘述性的作品。父女兩人的展出作品,有立體雕塑,也有平面繪畫,以「對話」交流互動,各自有想表達的藝術語言,卻有著生命感動與心靈交集,留給觀者慢慢思考,以及想像的空間。第一次來到鶯歌光點美學館,感覺董事長陳慶同非常有心,希望未來能走跟一般畫廊不一樣的方式,而現今的展覽方式也相當多元,開放的空間讓大家能更親近藝術,也期望讓藝術擴展到每一個人的身上。最後恭喜蒲浩明、蒲宜君父女檔展覽,有非常多元的表現,表現的方式也很不同,祝福展覽圓滿成功。

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廖新田教授表示,蒲家在臺灣是相當重要的藝術家族,從陳澄波,蒲添生、蒲浩明,再到蒲宜君,已經第四代了,這種「傳承」是非常重要的,對我來說臺灣有很多藝術家都相當優秀,而蒲家卻特別不一樣,「傳承」這兩個字不是只掛在嘴邊,而是真正有去做的,經過這幾代,我認為變化也很多,蒲添生屬於印象派、古典主義,寫實主義。蒲浩明好比老頑童,你永遠不知道他的下一步要做甚麼,心中有一隻頑皮的小白兔。蒲宜君的作品如同人生風景,又略帶憂鬱感。如果只看蒲浩明以及蒲宜君這對父女的作品,來猜測作者的年齡,你一定會將兩者錯置。所以每個人的藝術表現都不相同,可以玩的世界也非常多。在任職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時,我要感謝蒲家,讓我為蒲添生的《妻子》塑像,撰寫「緣與運」這篇文章,我也將這一件作品轉送國立歷史博物館,這也是國立歷史博物館首次典藏蒲添生的作品,我感到非常榮幸,也非常感謝蒲浩志、蒲浩明,蒲家對臺灣藝術的貢獻。在此也祝福蒲浩明,蒲宜君,作品饒富趣味,參觀人潮踴躍,連小朋友也會呼應,是非常好的展覽。

臺灣首席拍賣官陸潔民說道,最早看到蒲家的,還是蒲添生的雕塑展,後來是蒲浩明的展覽,而蒲宜君的展覽,則是從第一次就開始關注。藝術傳承是極為困難的,不但基因要強,還要具備執著的傻勁,大師形成的四個要素:大天才、笨功夫、修養深、壽命長,聰明的人下笨功夫這件事,可以從藝術家的身上看到。石濤說:「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觀察蒲家的發展,雕塑當隨時代。蒲浩明的創作來自於生活,藝術創作的本質就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隨著孫子的誕生,不斷嘗試創作,讓他的風格形成一種變化的狀態。蒲宜君作品呈現的憂鬱,也反映自己的個性,話少,想說的話都在雕塑裡面,私下與她探討藝術,就有很多話要講。我在台上拍賣十幾年,都想很精準地去表達藝術作品的方式,總結了五個要素:鮮明獨特的風格、來自生活的沉思、難以取代的技法、超越現實地追求、雋永經典的美感,這五個要素適用在藝術家身上,也可以用來檢驗藝術家。風格不是限定的,風格是藝術語言的標誌,看蒲宜君歷年的作品,風格固定,但是想法不斷有微妙的變化,還是期待蒲宜君愈做愈好,精品比例愈來愈高,將來能在拍場上看到。也祝福蒲浩明、蒲宜君父女聯展,展覽成功。

藝術家蒲浩明,首先感謝董事長陳慶同,邀請我與蒲宜君父女檔來參展;感謝藝術總監陳柏誠,以及團隊一起參與佈展;感謝王哲雄教授、廖新田教授、陸潔民老師,特地為我與蒲宜君的展覽站台;感謝親朋好友、學生,尤其是蒲宜君的舅舅,我的館長弟弟,妹妹、孫子,吳建福老師、林美嬌老師,錢大同老師也是我必需要感謝的貴人...都來到現場。展覽的第一個焦點,是一進入大門,九公尺高的布幔映入眼簾,做為入口意象,磅礡氣勢引導觀眾到三樓觀展;第二個焦點,是展覽主視覺的大型作品,我的作品《小水滴》,以及蒲宜君的作品《風的通道》,這兩件作品也是與我的兒子—蒲子超,齊心協力共同完成,在寬闊的空間,象徵無垠的宇宙中展現。第三個焦點,是父女雕塑對話的作品,藝術生命、創作能量生生不息。追本溯源,感謝我的父親蒲添生,我們父女都是長年在他的工作室裡面,學習、成長、啟發、啟能,之後我再去法國、比利時留學,蒲宜君再去英國留學,才有這條藝術傳承的線一直留下來。第四個焦點,是我的長孫—蒲拓海,十七年前因對他誕生的喜悅,不眠不休畫了一個月,完成了120幅畫,首度公開並以裝置藝術方式懸掛,宛如滿天的星星。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星星,希望我的長孫—蒲拓海也能找到自己的星星。

藝術家蒲宜君,偕同蒲添生雕塑紀念館館長蒲浩志,分別以「作者」與「說故事的人」進行藝術導覽,依不同的視角介紹創作理念與作品解說,讓觀者感受作品蘊含的生命能量,並觸及更深更廣的面向,整個過程充滿驚喜、趣味,還有感動。展場也特別規劃拍照打卡區,以《圈圈系列》進行延伸,如蒲浩明所提詩句:「在無垠的宇宙漩渦中,圈圈與細胞舞動融合,生命的奧秘在其中延伸……讓我們緊握著手共同感受,生命圈圈的美麗旋律,讓愛與希望永遠綻放」,搭配同款手拿板,歡迎恣意拍照打卡,留下美麗的印記。『人生就像花朵,每朵都有綻放的姿態與表情』。從祖父到父親,再到女兒……在藝術領域裡,雕塑創作融合視野和創意,彰顯著家庭的聯繫和愛,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段對話,一種情感的表達。蒲浩明在父親蒲添生雕塑工作室學習13年,後前往歐洲留學,多元的作品呈現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蒲宜君從小觀察父親的創作過程,並以父親為師學習技巧和觀點,將自己的獨特風格融入其中。通過他們的作品,這對父女藝術家傳遞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創造力。雕塑作為一種語言,向觀眾傳達著情感和思想。作品不僅僅是美的象徵,更是一種溝通的橋樑,觸動人心,引起共鳴。

《對話—蒲浩明∙蒲宜君父女聯展》從祖父到父親,再到女兒,世世代代…在藝術領域裡,家族藝術的傳承往往是一種特別的存在,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父女雕塑家。藝術家結合了家庭的愛與才華,通過雕塑創作將他們的視野和創意融合在一起。他們的雕塑作品彰顯著家庭的聯繫和愛,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段對話,一種情感的表達。自8月5日開展至今,獲文化部、新北市文化局—新北市藝遊、藝術家、臺灣藝聞、非池中藝術網…真心推薦,誠摯邀請藝術同好蒞臨欣賞,共享藝術盛宴。展覽加碼活動,8月13日下午二時,藝術家蒲浩明,現場筆墨創作展演,自由揮灑,穿梭於寫實寫意,蘊含「雕塑書法」概念,歡迎近距離欣賞藝術之美。開放免費體驗。8月20日下午二時,藝術家蒲宜君,特別準備限量「日本明信片」,為您心中所思念或感謝的人,現場即興創作,靈動線條勾勒出心中情感,記錄著當下不同的心境。每場活動限額20位,報名專線02-2678-6577,歡迎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