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光點美學館:【藝書摘│《南島 • 熾情 • 吳炫三》】
2025-01-29|撰文者:鶯歌光點美學館
藝書摘│《南島 • 熾情 • 吳炫三》
文 / Celine Tseng 藝術經紀
《南島 • 熾情 • 吳炫三》(作者/陳長華),是藝術家出版社的「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之一。該叢書介紹以各種不同媒材創作的臺灣資深美術大家。從上古神獸級別的李梅樹、楊三郎、林玉山,到依然活耀於藝壇的楊識宏、江明賢、蘇憲法等。
本書完整地介紹了藝術家吳炫三的藝術創作生涯,包含各個時期的特色與經歷過的大事件。是本讓人可以快速認識這位藝術家的讀物。
藝術收藏指標 — 跨媒材也跨國際的辨識度
從藝廊的出發點閱讀,筆者發現,吳炫三符合多項資深藝藏家會參考的藝術收藏指標。包含辨識度極高的標誌性陰陽紋個人符號;創作量龐大且橫跨多種媒材;走出台灣滿世界展覽;足量公信力十足的學術單位、獎項認可;以及國際化的大型公共藝術經驗等。
吳炫三的作品在離開紐約的超寫實時期開始走入原始部落後,不論風格如何轉變都保持了極其一致的辨識度和獨樹一格的美學。不再是迎合當下時空潮流的生產,亦非依附於自身族裔的敘事,而是整合了人類共通的原始圖騰脈絡,化作其標誌性的辨識度。每一件都召喚著觀者身為人類此一物種的原始記憶與直覺。
而這樣的辨識度不論放在任何媒材上都保持一致的。筆者相信,某種程度上正是這樣突破了國籍族裔;標記了時代演進又能同時駕馭多種媒材的辨識度,才讓吳炫三的作品能長年在國際間立足。
吳炫三創作的媒材非常多元,從紙材柔軟;顏料性質放逸的水墨,到戶外大型公共藝術雕塑都有,獨獨還不曾推出過數位輸出的版畫作品。可以說是一切需要親手創造並參與一切成形過程的;富賦收藏價值的美學工程都涵蓋了。
故事性 — 無法複製的藝術家生涯路徑
研讀《南島 • 熾情 • 吳炫三》會發現,吳炫三的創作軌跡及故事性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高更、畢卡索,甚或文壇的三毛。此書記錄了吳炫三在不同創作時期的轉折契機,對於生活變化不大的許多普通人而言,好似只是又多看了一個勇氣追求自我的故事。然而當我們真正帶入腳色去體驗當時的情境,就會發現沒有一個決定是一般人能輕易做出來的。無論是有耶魯大學他選西班牙;還是西班牙畢業好好地又決定去紐約;或者眾所周知的非洲壯旅,一次不夠還揹了更多器材再去一次。
獨一無二的筆觸皆源自一路上獨一無二的選擇。這才是無法複製的藝術家生涯。
另外一點通常較適用於華語地區藝術家的指標是師承關係。雖然對吳炫三而言,已經不需要這樣的廣告詞了。吳炫三曾經或長或短地師承於李石樵、廖繼春、黄君璧,有別於一般強調師承關係的情境裡容易出現青出於藍是勝於藍還是僅襲於藍的議題,幾位藝史重要人物對吳炫三的影響更多在於對自身創作方向的提點與啟發。這是上好的藝術家師生關係,學生的作品裡看不見老師,自我介紹也不須提起老師是誰,這不只是吳炫三藝術生涯的成功,也是屬於藝術教育者的完全成功。
收藏價值
目前吳炫三在各拍賣單位上拍的次數並不多,但筆者認為這反而是極佳的優勢,特別是在這個上拍作品受藏時間日漸縮短的快轉手時代。這顯示了吳炫三的作品並非短期持有的資本潮流性質,而是真真實實來自對於學術、歷史定位、收藏者的肯定。
給藝術創作者劃的重點:作品裡沒有別人的東西,不需要簽名就能被認出來是你。
給藏家與愛好者劃的重點:自帶流量與銷量又跨多種媒材的全方位藝術家。
書籍推介
本書推薦給:想研究台灣在世藝術家成功案例的人。對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等現代藝術有興趣的人。喜歡抽象、半具象、圖騰等藝術表現的人。人類學相關研究者。一般藝術愛好者。不是只想要炒短線的真藏家。
易讀指數4顆星
趣味指數4顆星
學術指數3顆星
ISBN編號:978986532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