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LIN ART PROJECTS 潮時藝術 :【Trip B……不毛之地。漫漫】李秉璈創作論述

2025-02-02|撰文者:李秉璈 / 潮時藝術


在展覽開始之前,容我用暫時性的註解的方式來描述這段時間的產物,似插入註腳或做記號,可能有些扽蹬(tùn-tenn),但對我來說較為貼近作品的氛圍,不過仍舊希望觀眾隨性自在、各自解讀,所以參考即可,靜靜期待它們任意漫漶、外溢……

旅途

帶有公路旅行的想像,路途上的形形色色、混沌的圖景,以及過程中的荒草、粉塵、碎石、飛砂,顆粒感和雜質在準備這批作品的某個時刻,占了相當份量的思考,對比於自己作品製作上的極度控制與強迫,畫面內容出現的雜訊以及含混的顏料、顆粒,形成對比。希望這些「局部」足以展示繪畫的豐富層次,縱然只是莫名的碎塊拼接和些許情緒的演繹。

Named B

Trip B揭示了旅程與路途的意味,汽車行駛單趟里程,同時也如代號,暗示或開啟了關於B的聯想,小說出現的人物代號英文字母、B-road、B-roll、B-side……含有次級的信息,另一條支線或是補充說明。如果視前一檔個展《A面,年糕:空船》為浮於表面之上的種種,此次展覽則為水面之下難以言明的那一大塊,看似無用、缺乏營養的內容,荒煙漫草般,卻深得我心。
日復一日枯燥、平凡、靈感貧瘠的時刻,在一切尚未開始、百無聊賴之際出現的零星想法,一點一滴建構這檔展覽,有些自得其樂的工作生活方式與步調,也可以說是近幾年創作內容的邊角料在此處成為了主體,誇張地說----瘠田成了沃土?或仍是不毛之地,是這批作品不斷牽動自己的問題。

足跡

痕跡是我創作中重要的一環,始終認為繪畫是一連串痕跡的集結貫串,層層疊疊,累加交織為截然不同的視野,我想在裏頭隨意地拉伸縮放,展示某種路徑或是個人繪畫上的內在邏輯,或是一種軌跡。也可以粗淺的解釋為網上的、虛擬的社交活動和網路足跡,無意識的移動、當代的情感流動,一種異空間的、迷幻卻真實的另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