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野畫廊:【只想為您跳支舞】
2012-04-24|撰文者:李博文
蔡元勝2011新作展–展覽論述
蔡元勝(Yuan-Sheng Tsai)出生於1969年的台北,在他有記憶以來,畫筆從不離手。經過復興商工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的美術技術養成教育後,西班牙階段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西班牙藝術家在美術史上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地理位置上受到歐陸、北非及中東的影響,是原始與文明的交集或衝擊,使得藝術工作者得以有較開放性的創作表現,伸張無限可能,重視人類原生情感,反璞歸真。這對於來自台灣內斂社會的蔡元勝來說,是理性中解放感性。情感的灑脫,對一位藝術創作者來說相當重要,因為他真實地面對自己,誠實地創作藝術,而不是帶有目的性或隱蔽式的商業思想去執行作品。
人類的情感主宰了意識、貫穿生活,自古以來,人類難以理性的態度來控制情感的變化,人的內心世界永遠是摸不著、猜不透的抽象世界。
階段性的朋友、永久性的親人,人類一直牽繫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原始人類,對於情感的表現更為直接,而受教育的人類、修道的人,逐漸擺脫情感的牽就,只是,遠離他鄉的人們,內心依舊繫著家人;電影散場後,許多人情緒容易頓時激昂。人們始終難以抑制情感的波濤,那就是人的基因,人的本能。
蔡元勝的作品就是人類內心的一面鏡子,是抽象的,多數時候是複雜,偶有秩序,包含快樂的情緒,也有負面的時候。不計其數的線條,有暈染、滴流、潑、灑、刮、拓、抹..各式傳達意念的方式,這樣的作品,對於外放的西方人來說是共鳴,而對較保守內斂的東方人而言,是衝擊。
現今歐美當代藝術,75~80%的作品是偏抽象語彙,而多數台灣民眾較習慣偏具象的風格,常在畫作中找尋看得懂的元素,原因在於生活忙碌的人們,在欣賞藝術的時候不想花過多時間思考。然而,抽象藝術不是「亂畫」,藝術性強的抽象畫作,其作者的寫實功力一定很高,作者的藝術特質強烈,才能創作出不朽的藝術價值,留給後人不斷去評論及欣賞,因此,一般認為,優質的抽象畫作遠比寫實畫作還難表現。美術史上藝術品交易創高價往往是偏抽象的作品,如抽象表現的波拉克(Jackson Pollock)作品創下私下成交43億台幣最高價紀錄、半抽象的畢卡索(Pablo Picasso)創下33億台幣公開拍賣最高價紀錄、華人藝術高價代表-趙無極的抽象畫作一直是華人地區拍賣公司想徵收的拍品。
不過,會不會有些藝術家是寫實基本功不佳,才去畫抽象畫呢?這當然是有的,而且是常態,但能通過時代檢視的抽象風格藝術家,只在少數。
西班牙讓蔡元勝可以延展他對藝術的狂熱,真誠地去表現自己,生命必須歡愉,生命的實足歡愉不一定得帶有符號式,非得讓旁人看到不可,而應是長久性的,發自內心,即便不歡笑,心理仍是澄淨的。現代人常透過文字或行為來表現「自己正在快樂中」,但快樂可能僅是一瞬間、或是強顏歡笑,強度恐怕只有30%,最後搞得心力交瘁。從蔡元勝的作品,讓觀者可以開悟原生的重要性,人類必需懂得了解這個動物(自己)的本能及直覺,透過釋放情感,不要壓抑,找尋單純無價的美好。
蔡元勝除了藝術創作,也經常跳著即興的舞踏,隨著自己的本能去舞動身體,並與外在周圍形成相互的關係,而不是一個人的表演。
他也打擊各式非洲鼓、彈奏弦樂器,跟著情緒起伏,並順著風吹草動引起的聲響,同時歌唱,利用口腔的本身機能發出如樂器般的聲音,有時亦像蟲鳴鳥叫,與大自然形成一體。
結束多年西班牙的旅居生涯後,蔡元勝再回到台灣,在桃園鄉村地區的工作室延續創作,推放在各處的未完成作品,還有一疊又一疊的手稿,藝術創作的熱情與純粹沒有間斷。有時興起在工作室戶外場域演奏樂器、或是唱出即興自編的曲子,自然引起其他動物的注意或圍觀。他的心境是原生的,但生活在當代社會裡,故作品是與當下社會及人性接軌的。
畫如其人,蔡元勝的作品正如他本人,如洗淨鉛華,回到最初的純真,沒有包袱,不畫地自限,人與天地萬物的緣份是巧妙、亦是無常。
人類出生時是如此純淨,但經過世俗文明的浸染,多了保護層及紛雜不純的念頭,同時在意他人是否注意到自己,期待得到認同。
蔡元勝的藝術對於現代人有很大的啟發性,純然自我的表現,誠摯情感的裸露,人生雖短,但可以尋找自己的本能與直覺,逐一建構屬於自我的桃花園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