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敦煌藝術中心:【雲端境界東方智慧】陳鏗油畫《雲端之約》解讀

2015-04-27|撰文者:王坤宇


畫家陳鏗的新作《雲端之約》甫一問世,即引起了多種解讀。陳鏗作為一位深具人文歷史關懷的畫家,他的這幅作品和他的《遠航之夢——廣州十三行》和《鎮海樓騁懷》一樣,無疑都寄寓著他的人文之思和古今幽情。只不過,前兩部作品關注鄉土,而《雲端之約》把感情投入到了民族和時代大勢之中。我認為,這幅作品格局雖大,卻成在細節。以下,就讓我們在細節中一窺畫家的心路歷程,和畫家一起感受時代的律動。中山裝下未竟的理想:1945年,毛澤東與蔣介石在重慶相會。當記者問及二人為什麼都身著。中山裝時,毛澤東回答:“蔣先生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國共兩黨繼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缽,同宗同源,存續相依,中山先生的傳人都穿中山裝,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了。”數月後,二人分道揚鑣;四年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其時,兩岸雖然劍拔弩張,公務正裝卻都是中山裝。中山先生這樣解釋中山裝的內涵: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國之四維”,前襟的五顆鈕扣代表“五權分立學說”,左右袖口的三顆鈕扣分別代表“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和共和製度的自由、平等、博愛精神。今天,無論是張明敏深情歌唱《我的中國心》,還是劉德華動感演繹《中國人》,身上穿的都是中山裝。中山裝作為維繫兩岸三地和海外華人華僑的標誌,已經成為了一種神聖的符號。在陳鏗的畫中,“我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的聲音似乎猶在耳畔。二人還像生前一樣,都身著中山裝。然而,對於他們來說,這中山裝不只說明了二者都是孫先生的衣缽傳人,還隱喻著一層深深的遺憾。辛亥革命以來,幾代中國人拋頭顱、灑熱血,為之魂牽夢繞的理想是建立一個民族獨立,人民民主的國家。新中國建立以後,兩岸雖然立場有異,但都在以各自的道路實踐著中山先生的理念,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唯一未能實現的,就是“民族主義”。孫中山在《民族主義》的講稿中,開宗明義地說明所謂“三民主義”其實質是“救國主義”,而作為“三民主義”第一要義的“民族主義”是指“國族主義”。即要救中國,就不能再持續國內各種勢力割據、一盤散沙的狀態, 要救中國,首要實現的應該是國家的統一。 1975年初,病榻上的蔣介石派秘使邀請毛澤東赴台訪問,商討統一大計。毛澤東對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說:“兩岸要盡快實現'三通',你可以代表我去台灣訪問。”然而,蔣介石沒能等到大陸領導人的來訪,就在清明節溘然長逝。一年之後,毛澤東也長眠在北京。兩位領袖的去世加以大陸和台灣內部局勢都出現了複雜的變化,使這“中山裝下的夙願”成為了永久的遺憾。睹物傷懷,畫家正是用中山裝這一象徵性的符號把兩位領袖的情感聯繫到了一起,把觀者拉入到民族統一的幽情之中。相視一笑,消泯的何止是恩仇: 二十世紀前半頁的中國,詭譎雲湧,英雄輩出。歷史的蒼穹中群星璀璨,毛澤東和蔣介石無疑是最為光彩奪目的兩顆將星。然而,他們亦敵亦友,時敵時友,非敵非友的複雜關係,向世人生動地演示著什麼是“相反相成”。作為領袖的毛澤東和蔣介石比立而存的五十多年間,他們真正的會面卻只有一次。那就是1945年的重慶談判。然而,從今天披露的歷史照片來看,兩個人都非常拘謹,表情嚴肅。陳鏗卻在畫中讓兩個人微笑著面對對方,個中的滋味不禁讓人發出感慨:相視一笑泯恩仇。這富含深情的微笑消泯了五十年的明爭暗鬥。讓層層的血雨腥風和滾滾瀰漫的硝煙頓時散去——兩位英雄走向了內心的和解。然而,有著深厚歷史情懷的畫家,要表達的也許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毛澤東的博大氣魄在整個二十世紀無人能及,他早就發出“鳳物長宜放眼量”的豪語,還半開玩笑地把蔣介石稱為“我們的老朋友”。而蔣介石因為被毛澤東“奪了江山”,似乎就沒有這般曠達。但是,從1975年他邀請毛澤東到台灣訪問的史實來看,他對歷史是負責任的。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楊天石先生所說,蔣介石是“愛國的,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在民族統一的問題上,這兩位領袖的意見不只是和解,而是默契。那莞爾的一笑,隱喻的難道不是“相視而笑,莫逆於心”嗎,難道不正是古人所說的“妙契無言”嗎。三,雙手相握,架起海峽之間的橋樑: 詩人余光中在他的名詩《鄉愁》中寫道: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這只有170公里寬的淺淺海峽,讓分割兩岸的同胞兒女走了一百年,雙手卻還沒能握到一起。自甲午戰敗以來,美麗的寶島台灣就開始了她苦難前行的歲月,外戰的傷痛方癒,又在內戰中顛沛流離。望斷鄉關夢難圓,於右任先生臨終賦詩: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蔣介石生前亦有言:中正生於斯長於斯,要將遺體移返南京,葬於中山先生之側。有人說陳鏗的這幅畫焦點不在毛澤東,而在蔣介石身上,缺少政治立場。這是一種誤解。 1972年,當美國總統尼克松走下專機,看到等候已久的周恩來總理的時候,他大步向前,首先伸出自己的右手……《雲端之約》的構圖正與此同。當歷史的硝煙散盡,在民族大義面前,所有的個人恩怨都應退居第二位。根據最新披露的蔣介石日記,這位民國領袖對於毛澤東所帶給他的壓力一直不能放下。而毛澤東對於蔣介石帶給自己的家庭悲劇卻早已釋然。所以,畫家不惜讓蔣介石成為畫面中動作的發起者,隱喻的內容是:當蔣介石放下內心的包袱,向等候已久的毛澤東伸出他的右手時,海峽兩岸之間的橋樑旋即架起。分別已久的骨肉親朋將能團聚,遊蕩已久的魂靈也能找到歸家之途……兩位飽經戰亂和滄桑的老人雙手握在一起,看著身邊的白鶴高飛,祥雲繚繞,中華兒女歡樂祥和、共聚一堂,還會在乎畫面的焦點在哪裡嗎。諾貝爾在晚年,明確的提出要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作品。這是因為,好的作品不僅應該是屬於她所在的時代的,還應該有一種前瞻的意識和超越的精神。從以上我們所分析的三個細節來看,《雲端之約》既根植於歷史事實之中又具有濃烈的理想主義色彩。這大概與畫家本人的人生追求不無關係。對於民族,陳鏗有一顆赤子之心;對於藝術,陳鏗有一種理想主義精神和英雄主義情結。他把生命的超越寄託於畫筆之上,熔鑄在油彩和畫布之間。他生在南粵,卻心繫著民族的大計,秉持著一腔熱忱,深切地感悟著時代脈搏的震顫,嘗試著用藝術來召喚民族的和諧和國家的安康。在此,我們願與畫家一起抒發內心的情懷:願《雲端之約》成真,願兩岸同胞一個世紀的共同願景成真!

作者簡介:王坤宇北京大學文藝美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