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敦煌藝術中心:【台灣前輩畫家劉錦堂在北京的一生】

2013-01-26|撰文者:劉藝


1894年農曆二月初二日,劉錦堂出生於台灣台中,是米商劉守能的三子。那年正逢清廷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不久,劉家米 店破產,舉家遷至頂橋鄉下,種田為生。1910年,劉錦堂畢業於台 中公學,考入台北國語學校師範科,此時對美術產生了濃厚興 趣。1914年師範科畢業,工作一年後,恰遇台灣學生可以赴日本升 學的機會,遂於1915年赴日學習美術。初入東京川端畫學校習素 描,一年後考入國立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西洋畫科, 學習油畫。同期還有台北黃土水學習雕塑。劉、黃二位既是台灣首 批赴日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又是赴日學習美術的先驅。

劉錦堂在東京美校師從在日本有“油畫第一人”之稱的藤島 武二教授。藤島先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遊曆法國及歐洲,帶回 當時的新藝術思潮,對劉錦堂很有影響,奠定了他日後傾向印象 派的藝術追求。

1919年“五四”運動對劉錦堂產生巨大震撼。他向往獨立富 強的祖國,不願做日本軍國主義的順民,遂於1920年春天隻身來 到上海,意欲追隨孫中山先生從事國民革命。孫先生的助手王法 勤先生接見了劉錦堂。王係河北高陽人,光緒年問留學日本,追隨 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後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王法勤為 劉錦堂的愛國熱情所感動,十分讚賞這位台灣青年,遂收他為義 子,為他改名王悅之,但未接受他參加革命的請求,命他重回日本 完成學業。

1921年春,劉錦堂(王悅之)於東京美校畢業。義父王法勤時 居北京,劉便從日本來到北京,遵父命考人北京大學文學院,學習 中國文學,這對他日後創作有文學內涵的油畫有重要作用。台灣 作家洪炎秋為《楊肇嘉回憶錄》寫的序文中說:“最初到北京去的 台灣學生,是民國九年的台中樹仔腳人劉錦堂。……原來是東京 美術學校學洋畫的學生,到北京後,為第一個考入北京大學的台 灣學生。”在北大期問,由義父介紹認識了李大釗先生,又通過李 大釗擔任了章士釗(北洋政府教育總長)之子章可的家庭美術教 師,並與劉半農先生成為至交,為他畫過像,也為其弟劉天華畫過 像。這時,劉錦堂開始進入北京的文化圈。

1923年,由義父母作主,與河北郭淑敏女士結婚。這時劉錦堂 已在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創辦於1918年)任教,與同校教授李毅 士、吳法鼎及校外油畫家十餘人組織了北京第一個西畫團體“阿 博洛學會”,從事西畫創作與繪畫教育活動。學會利用暑假招收美 術學生,舉辦展覽,十分活躍,給保守的古都帶來了陣陣春風。

這一時期,劉錦堂的事業與生活都很順利,油畫創作相當豐 富,不下30餘幅。《自畫像》、《鏡台》、《女像》、《搖椅》、《北海白塔》 等代表作保存至今。這些作品色彩濃重,形象生動,貼近生活,充 滿活力,在中國油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24年以後,劉錦堂離開國立北京美術學校,致力於個人畫 室的教學工作,並著手創辦私立北京藝術學院。1925年,北京政府 教育部委派他以教育專員身份,到日本考察美術教育,順便到台 灣考察,這是他1915年離台後首次也是最後一次返鄉。闊別10 年,物是人非,頗多感慨,於是發誓台灣一日不回歸祖國,便一日 不回故鄉。但出於對家鄉的關心,劉錦堂聯絡在京台籍同鄉,成立 了“台灣研究會”,由他擔任會長。

北伐之後,南京政府教育部長蔡元培先生在杭州創辦西湖藝 術院(今中國美術學院),聘請劉錦堂為西畫係主任,於是在1928 年劉錦堂舉家南遷。

杭州的明媚風光和良好的藝術氛圍,推動劉錦堂進入又一創 作高峰。不但油畫和水彩畫新作數量很多,不下60餘幅,而且畫 風有了明顯變化。他吸收了中國畫的形式與內涵,巧妙地運用黑 色,大膽采用中國式的裝裱,創造出富有中國韻味的人物畫和風 景畫。代表作有《芭蕉圖》、《七夕圖》、《燕子雙飛圖》、《香圓》、《湯 漿》等油畫和《自由像》、《西湖》等水彩畫。這期間劉錦堂被教育部 聘為第一屆全國美展(1929年)審查委員和第一屆西湖博覽會籌 備委員。他的《燕子雙飛圖》在第一屆全國美展中展出。

由於老同學儲小 石先生熱情邀請,也出於對故都北平的眷 戀,在杭州應聘一年期滿後,劉錦堂又回到北平,擔任私立京華美 專校長,兼任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後改名北平專業)教授和國 立北京大學造型美術研究會導師。這次與8年前首次來京時的環 境有了明顯變化,主要是時局日漸動蕩。“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不 斷蠶食華北,製造了偽“冀東自治政府”以及後來的偽“蒙疆自治 政府”,北平日益受到日本侵略軍的威脅。這一時期劉錦堂仍致力 於美術教育,創辦了自己的北平美術學院,但精神上受到壓抑,陷 入了國難當頭的苦境。他以一貫的愛國熱情,用自己的畫筆,開始 創作有政治和社會意義的作品。這時期的代表作有《亡命日記 圖》、《棄民圖》、《台灣遺民圖》等大型油畫作品。這些作品仍舊采 用中國畫的立軸式裝裱,其深刻的內涵和獨特的形式,打動了一 代人的心。當代台灣美術史家謝裏法先生將《棄民圖》譽為抗日戰 爭前第一幅抗日油畫。另一位美術評論家吳步乃先生於80年代 初著文評論說:“由於曆史條件的限製,當年很少有通過大幅油畫 淋漓盡致地反映人民苦難的作品。劉錦堂先生這三幅政治現實感

在艱難動蕩 的局勢下,1937年春天,憂國懷鄉的劉錦堂一病 不起,3月15日在北平同仁醫院逝世,於料峭春寒中結束了愁苦 的一生,卒年43歲。劉錦堂去世後,北平美術界數十位著名畫家 聯袂舉辦畫展,援助遺屬,他的學校也舉辦了師生聯合畫展紀念 已故校長。當年5月巴黎萬國博覽會上,北平送展的藝術品中,油 畫隻選了劉錦堂的《亡命日記圖》和《台灣遺民圖》兩幅。隨後在南 京舉行的第二屆全國美展,《棄民圖》參加展出,並收入展覽圖 錄。雖然人們對劉錦堂英年早逝十分惋惜與同情,為他做了不少 事情,但“七七”事變一聲炮響,劉錦堂的同事好友紛紛離京,在淪 陷的北平,劉錦堂漸漸被人遺忘了。但是,他的遺孀和子女忍著艱 難困苦,保存了他的許多代表作品,默默無聞45年之後,終於重 見天日。

改革開放之後,百業振興,欣欣向榮,文學藝術也掀開了新的 篇章。1978年,在台灣同鄉的幫助下,劉錦堂三子劉藝撰寫了長文 “棄民圖”,發表於《北京文藝》第七期,全麵介紹了劉錦堂的生平 與藝術。這篇文章引起了美術界朋友的重視。首先,《美術》雜誌與 劉藝取得聯係,通過該雜誌又與台灣美術專家謝裏法先生取得聯 係,於1982年底同時在北京《美術》和台北《雄獅美術》發表劉錦 堂的代表作品與評論文章。與此同時,中國美術館在館長劉開渠 先生主持下,決定收藏劉錦堂作品。劉開渠是劉錦堂1922年時的 學生,對啟蒙老師的作品十分珍重,堅持全部作品由國家收藏。劉 錦堂遺屬也深明由國家收藏之重要,遂將曆經戰爭及“文革”動亂 仍保存完好的40多幅油畫和水彩畫,全部無償捐贈中國美術 館。這一愛國義舉受到了文化部的表揚及美術界的稱讚。

捐贈作品之後,人民美術出版社於1985年出版了《王悅之 (劉錦堂)畫集》,畫集中發表了劉藝精心整理的長文《劉錦堂的生 平與藝術》。從那時至今,重要的美術圖書均收入劉錦堂的代表作 品、辭條或評介。例如,《中國油畫(1700~1985)》、《中國油畫百年 圖史》、《20世紀中國美術》、《20世紀中國油畫展作品集》、《中國 現代美術全集》、《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中國西畫50年》、 《中國人名大詞典》、《中國書畫鑒賞辭典》等,國外出版的有《20世 紀台灣畫壇名家作品集》(美)、《東亞近代油畫的誕生與發展》 (日)等,均數量不等地發表了劉錦堂的作品圖版或文學資料,作 為中國西畫藝術的先驅者,永遠載入美術史冊。

1994年劉錦堂百年誕辰之際,台北《中國時報》基金會與中 國美術館達成協議:中國美術館所藏劉錦堂全部作品,借給《中國 時報》基金會,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劉錦堂百年紀念展”,邀請 中國美術館和劉錦堂子女五人出席展覽開幕式。此展於1994年8 月5 13開幕,至10月15 13閉幕,曆時70天,期問出版了《劉錦堂 百年紀念展作品集》和《劉錦堂護照》二書,在台灣產生很大反響, 每13觀眾絡繹不絕、報刊評論不斷,都為台灣有這樣突出的前輩 畫家而高興。赴台展品回京後,中國美術館於當年12月也將全部 作品陳設中央圓廳,長達66天,使美術界及愛好者對劉錦堂的成 就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1999年,劉錦堂誕辰105周年,他的家鄉台中市的省立美術 館,於8月17日舉辦了“劉錦堂生平與藝術成就研討會”,邀請劉 錦堂子女五人及台灣美術評論家蕭瓊瑞、林惺嶽、王秀雄、倪再沁 等先生出席。劉藝在會上發表了《劉錦堂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中的 地位》的論文,各位專家都從不同角度發表了研究論文,相互探 討,並回答聽眾的提問,場麵十分熱烈,使與會者加深了對本鄉前 輩大師的了解與崇敬。會後出版了《研討會論文集》,收入對劉錦 堂的研究成果與資料10篇。

劉錦堂1937年病逝北平,至1978年劉藝 發表《棄民圖》文 章,40年間無人提及,先驅者變成了陌生人。幸運的是,改革開放 為文學藝術的繁榮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也為劉錦堂恢複 其現代美術先行者的地位提供了機會。他若有知,當含笑九泉 矣。他在1922年至1937年問創作的油畫與水彩畫,大部分取材 於北京風物與人情,是與北京有關的最老的西畫,是他以老北京 居民的身份,獻給這個古老的文明城市的一份厚禮,一份紀念。

2003年lO月於醒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