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敦煌藝術中心:【油畫家陳鏗的藝術情懷】

2012-07-23|撰文者:廣州日報


流洋

每次閱讀陳鏗先生的油畫作品與畫冊頗有感受,尤其是《僑星》雜誌2011年10月的封面照片,更讓我久久的無法平靜,他凝視遠方的神情似乎是焦慮,是感傷,是眷戀,是期待,是……

當向我談起西藏的經歷,我才忽然地感受到這眼神背後的情懷。那是經歷生離死別的藝術家對鬼門關的體驗:西藏深山的那個夜晚他們的車剎車又壞了, 極度的嚴寒使他們不能停在山上,只能冒險下山,剎車不靈的車每次滑下之字形的險峻山路都是一次生死考驗,後面的車窗打開,隨時準備往下跳。多次的險情已讓 他明白,可能沒有明天……

就這樣,他居然進藏數次,他為甚麼連命都不顧?為甚麼如此堅持?原來這是他很早就形成的“青藏高原的夢”。說起對西藏痴情,他談到少年時看到陳 丹青《西藏組畫》的那份感動,那份神秘。這麼多年對西藏的迷戀,他怎能不愛西藏?陳鏗天然地具備真正藝術家的素質,他不僅僅去體驗生活,而且是把自己也變 成了西藏油畫的激情,吳冠中先生說過“藝術是我的上帝”,只有像信仰的威力,才可能忘我拼搏,才可能出現油畫力作。他的油畫不僅傾注著鏗鏘的熱血,也浸泡 著陳鏗滾燙的眼淚和奮力拼搏的收獲。

1997年,他去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做美術交流,在外國畫家那裡,意外地看到200年前的廣州油畫,這是當年廣州十三行的外銷油畫,當年的服 飾、當年的船隻、當年的建築讓他大為驚喜。於是他開始了油畫《廣州十三行》的構思創作。《廣州十三行》的創作他用了近10年的時間,他用國畫長卷的方法將 1000多個不同身份的人物設計其中。他將200年前珠江三角洲的風土人情、商賈市井永遠定格在那個繁華的年代,也永遠留給了後人,為廣州自然科學、社會 科學的研究留下了珍貴的形象資料。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單純,陳鏗就是在對藝術諸多元素的深入提煉後,步入了通過眾多油畫家終生努力而夢想入圍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