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耿畫廊:【袁廣鳴 - 逝去中的永恆風景】

2012-07-30|撰文者:採訪、撰文/陳潔|拍攝、剪接/楊賀竹


逝去中的人生風景,甜美又失落的回憶鄉愁

袁廣鳴,台灣錄像藝術的拓荒者,他初創作錄像藝術的時候,錄像藝術發展不過才20幾年,創作對他而言,「陳述時間的方式」是最重要的環節,比起純藝術來說,錄像藝術開拓了更多用「時間」創作的可能性。袁廣鳴自2002年的《城市失格》系列之後,2007年發表了的《逝去中的風景》系列作品,今年九月底袁廣鳴再度推出藝壇引領期盼的《在記憶之前》個展。

《在記憶之前》第一件作品就是《逝去中的風景─經過II》,袁廣鳴提及《逝去中的風景─經過II》是為了延續2007年《逝去中的風景─經過》未完成的部份。他笑稱老婆並不是非常贊成自己進行《逝去中的風景─經過II》的創作,畢竟多數人認為藝術家就是要不斷嘗試新作,但袁廣鳴非常堅持延續這件作品,2009年時,女兒出生四個月大,而父親胃癌去世,身為獨子的他與父親的感情非常親密,於是初生生命與生離死別的兩相矛盾震撼了袁廣鳴,「《逝去中的風景─經過II》其實是紀念我的父親。」

袁廣鳴說,09年有了女兒,第一次為人父,他開始思考小孩剛出生之際,在未被知識、環境影響之前,如何用他們尚未被污染的「純潔之眼」觀看這個世界,他語重心長道「對藝術家來說,《觀看》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記憶之前》一展正好讓觀眾觀看審視,袁廣鳴詮釋時間在回憶的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進一步摸索記憶在時間中產生的觸覺及發酵的氣味。袁廣鳴《在記憶之前》一展以記憶入題,別於以往作品冷調沉靜的一貫風格,呈現了往日悠悠時光雖甜美,凝視它的逝去卻無能為力的失落哀愁。

我住在廢墟裡面,廢墟也住在我的身體裡面

《逝去中的風景─經過II》利用三個同步播出的錄像投影,讓觀者的視線來回於袁廣鳴現代感十足的居家環境,鏡頭拉遠一看,發現袁廣鳴的住家竟然是佇立在破敗廢墟之間,荒謬的豪宅別墅與廢墟並存的奇異氛圍讓台灣藝術圈把袁廣鳴的家形容的像是神話!2004年袁廣鳴在廢墟上建立自家的住宅他自嘲的說「因為沒有錢嘛,所以就買廢墟在再把他整修成房子,基本上我就住在廢墟裡面。」因為創作需求的緣故,袁廣鳴時常到廢墟裡去紀錄,他說廢墟裡總是瀰漫著非常奇特的荒涼感,那種荒涼感彷彿只是居住其中的人剛好出遠門、又或者只是小偷打破四周的窗戶

…。仔細端看每座廢墟裡面的陳設、主人放置的書籍等細節都可以看出它們過往的歷史,所以在觀看這些廢墟的時候,觀者會產生一些記憶,但這些記憶是透過想像不由自主的建構而成。我們也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失憶感,這種失憶感來自於空間所帶來的時間、歷史感不斷的在過去、現在、未來跳躍,袁廣鳴說「但很荒謬的是我就住在廢墟裡面,相對的廢墟也住在我的身體裡面。」這些成廢棄狀態的住宅令袁廣鳴興起了一種滄海桑田的荒涼美感。

生活上的焦慮不安感,是情緒的毒藥卻是創作的解藥

在經歷女兒出生、父親去世之後,袁廣鳴的創作開始去關心周遭的生活環境及深刻的生命經驗,並將它轉化成創作語言。其實”家”的概念一直以來都是袁廣鳴創作的重要軸心。例如2002年的作品《城市失格》裡鎖定的場景─西門町,袁廣鳴說當初設定西門町為拍攝場景,完全是靈感來了,並沒有特別設定。有趣的是,西門町是殖民混雜問題非常濃厚的地點,「西門町」這三個字聽起來完全失去了家(本土)的感覺,因為這是日本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名字。這個地方蘊含了地方不明造成身份不明的感覺,它曾經繁華過,現在改建了又再度蓬勃,那似乎是一個時空的縮影。

一直是以錄影裝置作為創作媒材的袁廣鳴,《城市失格》卻回歸到攝影和完全平面的形式,談到是什麼原因產生了這中間的轉變,袁廣鳴笑著說:「因為膩了嘛!」袁廣鳴因為錄像藝術作品打開國際知名度,藝術界理所當然地稱他為錄像藝術家,同時,骨子裡的不安於世性格,卻不斷提醒著他去思考自身的創作還有沒有突破的可能。但他笑稱這一切都是宿命!「城市失格一系列作品」是在拍攝幾百張照片之後,將它們一層一層疊在一起重疊成一張作品,從中去保留要的空間或去除不要的元素。利用繪圖軟體編輯,在每張圖層開開關關之下,像動畫一般的將時間攤開在同一畫面中,不巧的又成為另一種形式的錄像藝術。「可能太熟悉自己的工具了!」袁廣鳴說,雖然表現手法不同,但因為自己的創作在各種數位媒體中跳躍,也更能了解各種媒體的不可取代性。

不忘本的學習心態,才能放眼國際走向未來

對於國內錄像藝術前景看好的袁廣鳴,直說「國內年輕錄像藝術家的水準很高!」但相對的,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暨藝術研究所的袁廣鳴,他認為,台灣藝術系學生對國外藝術家的熟悉程度比起國內藝術家高很多,在他看來這並不是好的現象,畢竟台灣各方面的藝術創作都具國際水準,如果我們對自己國家藝術的脈絡不熟悉、不認同,這會使我們的身份更為模糊,藝術創作的根基就會變得薄弱,像是從石頭蹦出來、無中生有的感覺一樣。假使我們熟悉自己國家的藝術發展,將整個脈絡串聯起來,自然就會形成本土當代藝術的環節與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