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大雋藝術 Rich Art:【凡人塵心、俗世求道-試析蔡尉成雕塑的常民道學】

0000-00-00|撰文者:范峻銘(高雄雕塑協會理事長)


在台灣美術的發展歷程中,雕塑因其獨特的市場需求,一直有別於其他造型美術之發展。與繪畫相較,雕塑在宗教建築、景觀工程與公共藝術的介入,較一般藝術類別有更多實質化的現實面來支撐。建築業界倚賴雕塑所需的造型、景觀工程之營造,確實培養了許多具備深厚工藝基礎的匠人,但這樣的人才要轉進至創作型藝術家的格局,卻又是另一個層面。眾所周知,朱銘的轉化就是一個十分成功的實例,而類似像朱銘這樣從雕刻工匠轉往創作型藝術家的案例,在台灣雕塑藝術發展中,其實是一個頗值得我們關注的面向。

另一方面,在學院體系的訓練上,雕塑往往依附在美術系底下,僅是一個選修科別,目前台灣也僅有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有獨立的雕塑學系,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雕塑在正規學院的養成上,來自工藝技術的部份,顯然仍難與業界的訓練比擬,傳統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商業雕塑工作室的磨練,相對提供更多基礎培訓的成長養分,而學院的雕塑教育主要還是藝術觀念的啟迪。對藝術家來說,雕塑藝術這條路,除了來自於學校裡的訓練,更多的還必須仰賴自我的鍛鍊與領悟。年輕一代的雕塑家,未必受過傳統雕刻的訓練,來自學院的教育,往往也仍不夠深刻,因此,畢業後的堅持與自我要求,更顯重要,而從蔡尉成身上,我們可以觀察到這樣的傾向。

蔡尉成畢業自大甲高工美工科,嚴格說來,他在雕塑上的訓練,不是來自學校,而是來自雕塑工坊的師徒傳承之中,師承謝棟樑。蔡尉成的雕塑訓練有別於傳統木刻、佛像雕塑的浸養過程,他並非做佛像出身的,此點即與某些自傳統雕塑轉換藝術創作的雕塑家不同,且授業學校所提供的教育,也未曾對他提供完整的雕塑訓練,所以他也沒受到正規學院派(強調觀念、辯證的教育)的束縛,因此,在學院派注重觀念、系統的延續,與傳統佛像依循內蘊神髓的追求之間,蔡尉成走出了一條特別接近民眾,卻又帶有幾分情韻抽離的常民道學,頗令人玩味。

蔡尉成早期作品「阿喜」系列,嘗試以小孩的形體,演繹大人的心境,這一系列可說脫胎自台灣在公共藝術或建築景觀裡,經常使用的造型主題-天真頑皮的孩童,帶出甜蜜溫馨、令人回憶的過往。早期他幾件公共藝術上的作品也可以看得到這樣的表現,這樣的主題十分親民,市場接受度高,但卻缺乏辨識度,創作神經敏銳的藝術家,絕不僅只滿足於此,因此,蔡尉成隨後逐漸擺脫這樣的創作風格,另闢新徑。

72系列可以說自1996年延續至今,蔡尉成著墨最深的主題。這系列的主角改為孫悟空,取其「變」化無常,藉作品反映著觀者內心的種種生活感受,特別深入人心。孫悟空這樣的角色看似仙佛,其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卻又與凡人無異,因此,造型裡闡述的種種心境,帶給觀者於現實生活中所感受的處境,形成一個積極的回饋,特別是這些作品,他都會搭配簡短的文字,猶如種種生活感受的「心之俳句」。

這一系列的造型語彙,將孫悟空任意幻化為尋常俗眾,思心藉景將各種人生心情變換成各種神形百態,蔡尉成對造型的掌握似乎已經駕輕就熟,在主題意涵的表達上,蔡尉成也找到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這可以說是蔡尉成苦心鑽研雕塑藝術的初步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階段的造型中,蔡尉成偶爾保留泥土質地,凸顯土質之粗糙,偶爾打磨至圓潤光滑,削弱泥土之表面質感,而越至後期,作品越是光滑圓潤。綜覽其作品內在闡述的精神和造型語彙的使用,蔡尉成明顯無太多之拘束,造型元素顯得豐富而自在從容,且貼近俗眾之心,此點明顯跳脫台灣雕塑界常引用宗教哲思之精神框架。

換言之,此點正是蔡尉成作品可愛與可人之處。套用如《菜根譚》融合儒、道、佛思想所啟發的人生哲思,蔡尉成隨附作品的打油詩,表達著「凡人塵心」,反映著「俗世求道」的想望,他透過孫悟空所轉化的,其實是庸擾的人間俗事,諸多塵眾內心之反照,這個脈絡,仍然延續著早期「阿喜」系列裡的大人童心,藉孫悟空的無限變化,表達一個個身在俗世中的凡人心境,或有困頓、煩惱、挫折,但他卻藉由一件件的作品,表達正面、積極、豁達的生命態度,給予觀者安慰與鼓勵。欣賞蔡尉成的作品,無須理解抽象辯證的藝術脈絡,也不用追求艱澀難懂的藝術論述,他的作品貼近民眾,關心觀者內心的種種感受,給予無限包容,人生問題裡的種種牽念和罣礙,在他圓潤幾近消融於無形的孫行者臉龐中,看見希望。這即是蔡尉成作品的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