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美術 River Art:【從產地到餐桌|從畫室至展場】談楊博堯的繪畫與其創作理念
2016-11-11|撰文者:嚴仲唐 Jason Chung Tang Yen
「飲食常常因為它正是因為不是必須的才有趣,吃到可以撫慰、滿足某些層面的,或是甜點的糖分,刺激人的神經,分泌使人感到愉悅的內啡肽(endorphin),除了滿足生理需求又是可以有文化的、享樂縱情的,是難得有多層面的主題,值得思考、反芻。在非二元論的觀點看來,觀察人類追求新穎與完美,並沒有不好。」
必須性與非必需(must and non-essential)
如上述藝術家所提及,在食物不匱乏的時代,對於食物與食品的變化與扭曲、改良、改變、進化、演變是很多變且五花八門的,像是日本的方形、金字塔形西瓜,嫁接改良、改造、複製物種都早已稀鬆平常,飲食除了日常需求外被冠上享樂等不同的用意功能,以看似簡單的日常生活主題帶領人們進入一系列的探險與思考過程。在重複進食的習慣中,飲食已經涵蓋生命與生活的絕大部分並且控制了理性與本性之間的中間地帶。
食品漸漸地與食物越來越沒有關聯,替代品取代原本的正牌貨,食品變成「假」的食物,而真正的食物卻悄悄的流失,不管是字面上的意義隱藏的省思,楊博堯利用食物所述說的故事確實引人入勝,可是清楚的講出了其中的衝突,也邀請各種不同的互動與交流。當食物被人為改變時,人的本質也慢慢被已被改變過的食物所改變。像革命一樣的發展食物科技已對環境產生難以緩轉的效應,站在非批判或擁護的立場,純粹觀察、分析對於食物的執著文化已成為當今熱門議題。
食物與食品
身為七年級生的楊博堯是少數對食安有更高理解與要求的年輕人,他的太太全家人於台中經營一家複合式餐飲空間,除了販售與小農等綠色商家合作的食物、食品與產品外,也推出飲品、簡餐,秉持對於食材的堅持有著比一般更高的標準。楊博堯生活在如此的環境中,對於餐廳理念非常瞭解,也對食材特有鑽研。
事實上目前全球農業產業體系屬於對消費者不利的寡頭壟斷(Oligopoly)模式,生產玉米的公司或許就只有幾家,擁有改造過後的特定基因玉米品種更是強大的利潤在背後做工,根本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在蕃茄醬中竟然也會有玉米的存在,這或許很令人訝異,但事實上玉米是高果寡糖的重要原料,也就是說,在目前絕大多數的食品中,都有玉米,而玉米則被少數人所掌控。在這樣的環境下,楊博堯所相信的土地友善理念、小農體系猶如鮭魚逆流而上掙扎著。
現實中科幻般的情節
走進看似沒有什麼特別的蕃茄種植溫室,下一秒宛如「X檔案」電影情節探險般的遇見蜜蜂人,這不是科幻,也不是超現實,而是現實的另一個次元面貌披戴著超現實的披巾。當食物不再是食物原有的面貌,或披上原有面貌的假象,無論是「雲圖」(Cloud Atlas)中未來世界將複製人回收成為蛋白質餵食給其他的複製人,或是「末日列車」(Snowpiercer)中利用大量昆蟲製造低階層車廂人民的主要糧食來源,這樣奇幻的場景對台灣藝術家楊博堯來說都不具太大的衝擊力,透過他的詮釋,現今的食物經濟體系、種植、買賣都被他犀利的筆觸快速鉅細靡遺的掃描、重組,以看似天真的觀點深度探討。
溫室裡的自畫像
楊博堯的蕃茄園是在溫室內的人造空間,以人臉搭配蜜蜂,用一種類似古埃及壁畫結合人獸般的合體來代表勞動階層,重複的臉孔也使人聯想到基因改造、大量複製,在融合科技的時代,食物漸漸變成食品,導致長在枝葉上的物化成為人造罐頭,巧妙的諷刺當今的食物加工產業與人類依賴食品的現象。而類似樂高(Lego)一般的身軀也利用塑膠的材質代表性暗喻了大量製造與壓低成本的本質,在觀賞這系列作品的時候,所有的物件都成為值得細細深思的主題。在蕃茄園面對罐頭的皺眉,這一景象深深的震撼了觀眾的矚目,熟悉的購物車內,我們看不到具體的消費內容,充分反映出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的疑慮,是對未來的不明朗,也不禁質問在經過一系列食安問題的大環境中,還有什麼是值得信任的?
「使用自我的形象是一種形態上的反省,實際在生活面接觸到的一些議題。我的心態是複雜的,有時衝突、矛盾、擔憂,試著在這樣的過程中去嘗試什麼,其實在表面下有種深層的憂鬱,探討著嚴肅的議題。因缺乏了解導致習以為常,其實速食餐食品看似正常、便宜、容易取得,一開始看起來立意是美好的,推動便利卻造成了更多的問題。當中重要的是探討該用什麼樣的心態與方式找到適當的平衡,也並非一昧的避免食品。」
樂高人的發展
對藝術家而言,畫面的重點反而是背景與整體的大觀念而並非畫中的角色,楊博堯「把樂高當作公版去自我化的工具大量複製成為均一化的媒材」。身為一位富有想法的藝術家,楊博堯早期作品就埋藏自我,使用大量的靈感來自自身的形象、記憶與表象,與傳統繪畫史呼應,以認識自我為出發點進而抽離自我,即使看似是自畫像卻與自身無多大的關係也並無可能。「疏離的凝視」是一系列很有詩意的創作,也從較為現代感的繪畫風格逐漸轉向近幾年的創作譜出新的個人特色。以自身童年回憶為出發點的玩具成為代言人一樣的身軀,他的早期作品用幽默的視覺語彙探討人類歷史的發展,激起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社會學、價值觀、人與大自然共生等議題。
從產地到餐桌
用餐是每天的需求,吃飯在累積時日後成為一種儀式,久而久之,儀式成為文化的一部份,根深於民族性之中,所謂「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等耳熟能詳的說法,更加深入帶領觀眾進入藝術家楊博堯的畫作中。在這一系列新作背後的創作理念,一大部分是來自透過日常的飲食文化回溯至食物的產地與對土地的尊重、感恩和珍惜。飲食是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文化中重要的一環,經典的世界名畫,以米勒(Millet)的「拾穗」(Des glaneuses)與梵谷(Van Gogh)的「食薯者」(De Aardappeleters)為例,在美術史中記錄下當時食物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楊博堯則是以另外一種角度切入呈現食物在當代所擔任的媒介與象徵。
從早期作品的普普文化與自我回憶發展到食物與飲食文化,看似無直接關聯的脈絡反而是如膠似漆,自我的存在感來自於反觀檢視自我,透過大量複製自我抽離的手法挑戰觀賞者的思緒細心度而呈現了大環境的寫照。
觀者與被觀者
再者,觀眾於溫室一隅扮演著類似不速之客的角色,於「蕃茄園4」的畫面上,樂高蜜蜂人臉龐顯露出一絲的不悅與驚訝,俗話說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楊博堯的類攝影寫實油畫也清楚的表現出臉部的微表情(micro expressions),在此處的範例則是一個眼神勝過千言萬語。在這個情況下,觀眾的角色被顛覆,我們反而是在被畫面上的角色注意著,全身上下的打量著,好似突如其來的造訪,好似早已預謀,在驚訝與不訝異的矛盾下,並不接受也不排斥的中途模糊地帶,如蜜蜂飛在半空中懸浮,僵硬的塑料肢體與流線型的蕃茄藤蔓營造出對比,如此內外兼顧的構圖與思想架構正是這系列作品的特色。
經過反覆思考,蜜蜂的外衣是假象,條紋下的塑膠又是人造的產物,是處於現實的假象,也呼應了植物生命由無機體的機械所培育出的對比,而將食物的消化與消費加上人類的環節後,是利用無生命體製造生命體,再透過生命體的死亡帶來生命。
鏡子中的勞動者
對於畫中人物使用自己的臉作為單次或多次同時存在的主題,於某種程度上,藝術家將畫作轉化成明鏡,自我觀察並記錄、提問自身在各種環境的角色。像萬花筒一樣的多變,楊博堯透過大量的繁殖自我同時彰顯內在心情與模糊焦點,這種極其矛盾的作法就好比將最不起眼的細節藏匿於最明顯的區塊。楊博堯使用自身的身份營造了超脫自我的形象,表象不再受現實的束縛。透過這種奇幻的表現手法,藝術家成功的依照現實在畫面上營造出完整的虛構生態,完全符合比例的多樣性使這實驗能被有效的觀察借鏡現實。換言之生活化中的非生活化,藝術家透過虛構建構了現實,而現實成為了超現實。
有機的定義與要求
食安標準與商品標準的不同將政治因素帶入了另一層創作的複雜性,在合法與不合法、種種參差不齊的規範由人所奠定再來限制人,顧及的不是消費者的權益,利用有時誤導消費者的感官來四兩撥千斤,本應強硬的食品法為了進口而放寬標準。藝術家對於毛豆與黃豆相差多倍的農藥殘留基準提出了異議並質問,畢竟兩者是一樣的植物,只是不一樣的生產方式,也造就不一樣的標準。
楊博堯強調的是原生、最原始的自然面貌,因為所謂有機栽培抽離農作物所應曝光的有益菌種,在人工種植的過程是被隔離的。而在溫室中放入蜜蜂的題材本身也是一種概念上的挑戰。透過家人務農的經驗累積,藝術家也對種植作物的過程有所理解與想法。當栽種的過程過度倚靠人工授粉而排斥自然昆蟲時,種苗公司所站的位置相對不同,進而邀請了基因改造的似是而非的物種,失去了選擇的權利,「選擇適合自己地域環境的權利就被剝奪了」。而農藥與除草劑也進而成為共犯結構之一,倒退一步就是完全妥協的開始,如此的商業目標與食物的自然初衷背道而馳。
包裝過的本質
藝術家於訪談中提及對於食品的包裝,消費者仰賴標籤上的註記標示,但「敘述與認知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也只能藉由包裝上的文字作為購買的依據」。蘋果汁內很有可能沒有蘋果汁的成份,所以「只能標示為蘋果風味飲料」。這樣虛實夢幻的現實所衍生出的疑問即是本質的議題與本質的真實性。事實上,在概念上的多層次結合與楊博堯的畫作一樣,多層的堆疊與構思,形成有形體的複雜立體個體。
在觀賞這一系列作品的重點之一,是在錯綜的結構中無視秩序,因在許多層面上而言,秩序是幻覺,而現實也是無法慢條斯理的梳理的,藝術家表示:「我喜歡做橫向的連結,在其中做串接與反問,所以是有點瑣碎的。」
從畫室至展場
本文的標題顧名思義,藝術如同食物,也於市場被消費,種蔬果的農夫好比藝術家繪製畫作,在加工產業下,當藝術市場快速消耗年輕藝術家的後果與未來性會是如何?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藝術家的溫室與餐廳就好比畫廊與藝術博覽會,擁有如蜜蜂勤勞、如塑料堅不可摧的團隊支持,面對資本主義、經濟狀況下的考驗,秉持良心交出安心的食材,考驗的是毅力與耐心。紀錄片《吃就對了: 食物的悲歌》(Just Eat It)中的研究顯示,在美國大約有40%的農作食物最終是被浪費的,這是個驚人的數字。好比農作物,楊博堯的畫作被注入許多心血,也開啟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吸收藝術的養分,所以,看到作品後,吃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