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大雋藝術 Rich Art:【 西遊‧嬉遊 Divertimento for Journey to the West】

2017-05-22|撰文者:徐婉禎 博士


回溯東西文化的交流,時至今日已歷經久遠,早在大唐貞觀三年(AD629)就有佛教僧人釋玄奘西行求法。玄奘自邊境涼州出關,途經西域諸國、攀越帕米爾高原,最終抵達天竺(印度),歷經十六年後返回到大唐國都長安(AD645)。隨後,玄奘法師翻譯佛教經典七十五部,高達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被譽為中土譯師之最。這些翻譯經典隨著各地而來的遣唐使再傳向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對東方諸國造成宗教信仰上乃至文化藝術上極為深遠的影響。由玄奘法師口述,其弟子辯機執筆撰寫的《大唐西域記》,則不但成為日後文學作品《西遊記》的原型,同時也為東西方的歷史地理研究提供彌足珍貴的文獻資料。

成書於十六世紀中葉的《西遊記》,結合儒道釋三教的思想,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的譯本,其故事內容在臺灣更是家喻戶曉,主要在描述唐僧師徒西行取經過程中所遭遇的八十一 劫難。以釋玄奘為發想所形塑的唐僧角色為表面上的主角,然而通篇行文的焦點卻匯聚在其大徒孫悟空的身上。距離《西遊記》成書後約五百年的今日,臺灣藝術家蔡尉成再以其雕塑作品「72系列」將孫悟空帶往西方(威尼斯),實深具跨時代跨文化的意義。

按《西遊記》所述,孫悟空為女媧補天時所遺留下的靈石,靈石吸取自然日月精華,一隻猴子自其中孕育破石而出。道教菩提祖師傳授猴子七十二變幻之法並授予呼喚行動自如的觔斗雲,賜名「孫悟空」。孫悟空所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是他大鬧龍宮向東海龍王強索而來的;至於他頭戴的緊箍,則是唐僧念咒制約他的法器。對蔡尉成創作「72系列」而言,孫悟空的緊箍代表的是有形乃至無形的規範,提供自由來去的觔斗雲代表的是不受拘束的夢想,可大可小的金箍棒代表的是伸縮自如的力量,而如孩童般的孫悟空形象所代表的則是純真澄澈的自我內在。正是這自我內在的如如不動才映照出外在世界萬事萬物變動的恆常真理,大道化萬物,即《易傳》所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是形成宇宙萬物的根源,發動生成世界的運行。陰陽、變與不變,既為相剋亦為相生,互相關連而成為統一體。

蔡尉成「72系列」於威尼斯,讓《西遊記》的孫悟空再次西行,這次的西行不是為了取經,而是為了反饋東方的哲思予西方。〈深吻〉帶有沉浸愛情之中甜甜的詩意;〈鐵金剛〉是自我期許自我勉勵的自我對話,所恐懼者不在於外,而在於內心;〈改天〉描寫人生境遇的陰晴多變,變者,為恆常不變之理。蔡尉成在此以當代藝術語言譜寫孫悟空西遊的嬉遊曲,是那麼輕快、淺顯而詼諧,卻深刻傳達出東方悠遠歷史以來的宇宙觀與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