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當代藝術空間:【藝術的禪修者─蔡獻友】
2017-10-12|撰文者:葉竹盛
在這樣多元的科技環境,可深入關注的議題何其多,藝術的表現形式及媒材也多樣性,創作者如何選擇其適當性表現自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況且藝術還要不斷地求新求變,隨著生活及環境的改變,關心自己、環境,與自然達到共生共榮。繪畫會反映到創作者的內心世界,跟創作者個人的特質是相關且是無可避免的,包含人生觀、價值觀、個性...等。所以當創作者在認真創作時,他的形象就會透過其藝術表現手法呈現出來,那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反映。在教學、行政和創作能有條理的規律計畫,一般說來並非常人所能做到,獻友是少數可以兼善的創作者之一。由於重視自然物質的表現性,也因為時間被瓜分,他把創作的時程化整為零,創作材料平常要處理,因此當他進入工作室而能馬上進入創作。在學生時代他就開始對材料下一番工夫,在創作時不會非常保守、守舊的用傳統的素材來創作,到現在我再看他的作品時,發現他使用的媒材也並不都是傳統的媒材,他的創作材料取之於自然,並非來自於美術材料行,經由淬鍊完成,猶如科學家的精神態度,追求創作媒材的反璞歸真。
也許獻友將藝術創作當成修身養性的一門課程,由外而內、由內而外,反覆自我觀照;所以能時時內視自我、了解自然及生命的本質,處於自在的狀態。他關心的議題都有其論述、研究,作品也都達到一定質和量的完整呈現。在其各階段作品都有共同特性"素雅",媒材取得於自然,並深刻觀察自然的演化過程,萃取需要,猶如煉丹士。過程就是作品的一部分,也是獻友禪修的功課,以期作品與人合而為一。
綜觀獻友的創作略可分為四大類:1.物質2.生命哲理及省思3.大自然奧秘4.植物史。1986年雄獅新人獎得獎作品「墨結晶」的原形是炭灰和膠水的混合,是文人用來書寫及繪畫表現的材料,可以產生很多形式的變化及感覺。但獻友似乎不在意其中,思考著若求之簡化,又會發生如何的純粹化?將其置於容器上經由陽光蒸發水分,膠與炭灰的結合,然後變成一個墨的結晶,產生自然的形狀及裂紋,表面粗糙的肌理、光澤似乎有致命的吸引力。無即是有,有即是無,產生無限的可能和想像。藝術的表現似乎可打破傳統的繪畫元素及構圖,既直接又純粹。
「生‧滅─還原」(1989-1993)、「世界的原始」(1993-1995)、「大鵬鳥」(1996-1998)等為生命哲理及省思。透過大自然現象的循環、規律告訴人類,萬事萬物生生不息,雖有"生‧滅"、"生‧死"但還是不斷地發生變化。也許如大鵬鳥的至高點,看得更廣、更遠、更透。所有生物在宇宙中何其渺小,如何活的有意義,很難用繪畫或語言涵蓋,唯有人的智慧參透、延申罷?畫家截取自然的生物、符號、造形,經由組構呈現自己的意象。筆觸營造背景間的流動,既神秘又有詩的情境。
大自然奧秘的探索有「形象磁場」(1999-2001)、「極地-冰.光秘境」(2005-2007)、「桑桑」(2009-2010)、「青葉落白」(2011)、「葉.落錯」(2012)及「植‧樹」(2013-2015)...等。奇妙的是不同場域皆有呈現其特殊的現象,令人驚嘆!有形的是用眼睛可看見,無形也許是用聽覺或觸覺等其它感官去感知的。無論如何它是存在的,很可惜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獻友想要不斷地去擴展未知的領域,發展無限的可能。題材本身沒有新舊與好壞,所謂的新舊是在於觀念,你如何去應用如何去轉換。我個人真的蠻喜歡的他的作品,但是藝術是一種馬拉松賽跑,期待他以後要如何的繼續延伸,這都是我們從事藝術創作者很重要的課題。在以上作品系列中應用許多的材質與色彩的自動性技法來掌握「光、色」的變化及神秘性;對植物觀察入微,用心感受而產生移情作用,體認到其生長的狀況,花開花落有其循環的道理,其它,何嘗不是呢?何等的感傷、讚嘆!也許負有正向的鼓勵,看得出獻友對生命的把握及看待。
「植物史」為獻友展覽的主題,以植物作為關心表現的對象。一系列的作品是很好的植物史的觀賞、研究的圖鑑檔,有高度的藝術性及技巧性。複雜的畫面疏密之間的關係都能處理的很到位,統一的色調不強化寫實光線、空間,壓縮了視覺的激情,表現出介於理性與些微感性之間很微妙的變化。材料顏色的使用就如同道家的煉丹術,完全由自己提煉出來,具樸拙、厚實、溫度的感覺。他會發現新的素材,比如說黑色的顏色部分其實不是油畫顏料的黑色,而是採用刮下來的碳灰、煤煙與膠研磨再畫上去。這是創作者在材料使用上有他自己的獨特性,具獨特性的材料它自身呈現色彩的效果也會與一般的不一樣,所以他在材料上有不斷延伸與發展。在之前比較傳統的所有藝術表現都要透過手繪的方式,必須要畫得很完整也要面面俱到這才是作品,可是獻友會提出不一樣的看法與觀念,從以前就是這樣。他有一個關心的主題,一個對象物,但是他進行的方式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很客觀在那邊觀摩,而是很放開的類似自動性技法,先讓這些顏料在畫面上游走所產生的一些自然的變化,之後他再作整理。這樣我是覺得滿好的,因為透過這個過程你會受到些刺激,原先的想法會在過程中被引導。
相信大家會覺得他的植物系列為什麼都是很扁平的,幾乎沒有所謂的立體感,這也可能與他所要表現與關心的題材很有關係,因為我透過觀看的時候,他好像在表現一種化石裡面的植物,化石裡面的植物當然不可能像我們看到現有的大自然環境裡活生生的、顏色非常的鮮艷、光線明暗非常的強的面貌。它是被岩石岩漿把它包起來、所以它是被壓平的、有點像版畫的感覺。有一些朋友與我分享為什麼獻友的作品看起來會讓我們沈澱,非常的安靜祥和,因為他將那些比較跳動的元素去除,這種比較低調的處理方式,很容易讓大家進入一種安靜冥想的狀態。在觀看作品時似乎出自同一棵樹,如同獻友所強化樹的「原型」,由它不斷地自然演化,成為多樣性的樹,且長滿了許多葉子。為何有如此多樹?在其觀念中「一片葉就是一棵樹,而一棵樹就是一片葉」,在自然法則成為今日植物觀。從植物樹葉的表徵中看到它的凋落、生滅,那不是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默默的感受自然能量。由葉-樹-身體-感知-表現之歷程,如禪修者的功課,「反觀自省」化為作品,藝術與心靈的平衡,其不失為最好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