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當代藝術空間:【 戴宏霖《當代生活的說明書》 】
2020-03-18|撰文者:藝術家 許碧梅
用文字、符號,作為藝術作品; 通常將之視為"觀念藝術"表現,當然到了21世紀觀念藝術已經存在於大部分的作品裡了。
那也是藝術家大多很清楚作品需傳達出自己創作的思想及情绪。
當1929瑪格麗特(Magritte1898~1967 比利時) 發表《這不是一個煙斗》開啟了探討文字、圖像及標題會跟審美客體發生什麼關係呢?
20世紀60年代 勞倫斯.維納(Lawrence Weiner 1942~ 美國)開始用如詩般的文字再加上格式及符號作成作品,震撼了人的視覺後,"觀念藝術" 正式成立。 隨著時間來到了21世紀的今天文字成為作品的元素已經不是新鮮事。但是德希達(Derrida 1930~2004 法國) 在1967年發表了《書寫與差異》 解構主義的理論成了百家爭鳴,雖然觀念主義所發生的解構再結構含有哲理的氛圍下人們已經疲憊問題的循環,因logos(邏各斯)的存在而無法突破, 接著 德希達 的"解構理論"強調沒有logos的牽絆下他讓文本破碎,再進行重讀、重寫,它們是全面開放,不封閉,解構的閱讀文本之下有了增值的結果。
戴宏霖老師的一組兩件作品《當代生活的說明書》。一件作品用了一小段如詩的輕句『 藝術家就像一張濾纸,
過濾生活的瑣事,
因次作品往往偏離真實,
卻比現實更加纯粹。』
字裡行間明白地說出他所認知的藝術世界,没有驚嘆的形式但在第三行 "因次" 的"次" 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地呢?
我們觀者只能進入探討文字與主體的關係它的發生與右下角燒毁的痕跡(成了能指) 再配合標题, 那當代人的生活就是如此的"焦" "濾"如此地偏離真實。
第二件作品 他將文本剪成碎長條,封在一正方形框內,觀者在這錯位、傾斜、縱横之間重置文本,想要找出其意義及logos(邏各斯),但它們顯現了" 解構的理論" 特微沒有了logos(邏各斯)。這有如流浪漢在城市中尋找自己的"家" 佔用或者是暫用。《當代生活說明書》成功地講出心裡的話。
人們的生活、生命空間中看不到中心,沒有了主要具體性的狀態 "人"的所指是如被遺棄的空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