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印象畫廊:【梁平正以雕塑闡釋生命哲學】

2020-05-04|撰文者:藝術家No.539 2020年4月號 撰文/王焜生 圖版提供/Lily Art


「造形」或者「形式」做為定義雕塑的具體形象在藝術史中已超過千年,然而在當代藝術不斷試探新徑與試圖推翻古典思維的氛圍下,卻顯得愈來愈隱晦不明。在講求形狀、尺寸、結構、技巧、內在與外在風格、形態的布局融會於一的觀念裡,藝術家所要追求的是將生命灌注於作品之中,而空間相對應於造形的具體呈現的抽象概念卻又與之密切不可分,雕塑家在無法掌控的空間情境中將之編織出具體造形樣貌。最好的例證是羅馬尼亞裔法國現代主義雕塑家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âncuȘi)在〈空間之鳥〉賦予的獨特生命,觀者必須360環繞作品觀看,將片段視覺連接成一個完整空間中的雕塑形象,任何一張單一的照片或角度都無法具體詮釋作品的形象。

雕塑藝術自抽象造形開啟新觀念後,在當代語境下又該如何辨識自身的特色?雕塑的意義不再歸於一宗,是以當代雕塑出現諸多的跨越,若僅僅以作品的量及形態區別,已經無法全面定義雕塑。20世紀以降,工業主義橫掃世界,連帶影響了藝術家創作的方法,尤其對於雕塑創作的影響更甚於繪畫,穩固物件的觀念形式在空間中的量度呈現已經不是雕塑的唯一方法,甚至猶如繪畫線條的微小線性都能在天空中穿越,成為雕塑的形態。

英國雕塑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 的作品為時代創造出新的雕塑語言,讓作品與環境對話。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石雕影響了摩爾的創作,人物只是原形,沒有具體確切的時間和地點,純粹喚起油然而生的崇敬感情。他的創作首重有機的形體,也就是物體的質感,保留材料原本的質地;再者,他透過神秘的孔洞,在富有量體的雕塑創造出具有節奏韻律的空間感。芭芭拉.黑普瓦絲(Barbara Hepworth) 的抽象雕塑與大自然有著密切關係,流暢的線條來自家鄉綿延的海岸線以及高低起伏的山稜,作品雖然呈現不規則卻有著溫潤感。她喜歡將作品置放在公園、森林等開放的空間,如果是室內,也會在牆壁上貼滿綠地或公園的照片,藉由雕塑的洞孔將空間劃分出內在與外在的概念,並以穿透的形式讓觀眾透過雕塑觀看世界,也回應作品的自身性。從希臘美學延伸出來的概念實踐在她作品的均衡和諧之中。





美國雕塑家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 運用工業方法與材料,將雕塑融入開放空間,拓展了雕塑的概念。他創造了美國最早的焊接雕塑,通過切割和拼接複雜的鋼片與鑄造的金屬,形成一種強烈的心理場域。1951年的作品〈哈德遜河風光〉充滿爆發的生命力,藝術家拋棄數千年的雕塑製作傳統,拋棄實心,將鋼鐵拋向空中,猶如在太空中作畫。

藝術的發展在特定的時間與社會文化背景下,逐漸產生新的形式與結構,當論述雕塑史與創作時,台灣的創作脈絡除了挪用西方理論進行觀看外,自然不能忽略在地的多元因素所孕育而成的藝術家創作態度與思想,包括材質的選擇以及內涵的哲理。梁平正木雕創作的第一個系列「重力釋放」回歸材質最根本的質地,將木材當作交談的對象,從木質的紋理到自然成長的曲線,以鑿空的方式,將重力釋放、反轉量體。從社會文化的意識來看,藝術家試圖解構並去中心化的想法,在有意識與無意識中隱身於作品。「非書」系列賦予木頭輕盈飄逸的意象與充滿東方哲學思想的禪意,有著平衡和諧的美感,由此逐漸發展出「倒置美學」的全新觀念,並回歸至人類歷史的食用器具上,再度審視純粹的美感,在「非器」系列激發出對日常生活美的當代省思。





藉由「面具」系列的發展,梁平正回到更本質的人文主義。《阿含經》談到:「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繋,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軀體之於肉身,面具之於對抗肉身的意識與渴望。「天使心」系列則成就了以愛之名的世界觀,以及放諸四海的寬容之心;到了「森林呢喃」,則是將對生命的愛擴及萬物,奇幻的造形是心靈的開放與包容,以及多重宇宙的聆聽。

雕塑成為藝術家生命哲學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