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遊】徐畢華的隱逸美學
-
展期
日期:2020-10-09 ~ 2020-12-20
-
地點
安和路二段197號1-2樓
-
參展藝術家
-
【日光穿樹曉煙低,遍催萬樹暮蟬鳴】 -- 徐畢華的自然抒寫
文/王焜生 Emerson WANG
樹影搖曳,陽光逶迤,蟬聲吟唱,空氣中瀰漫著柔逸,就著一股草香與花氣,我們坐了好一陣子沒有交談,只用雙眼環視著工作室周遭的繽紛色彩,以雙耳傾聽自然山林的合唱諧音。徐畢華的作品是屬於山林自然的,作品裡的色彩與線條、畫面呈現的溫暖或是冷冽、情緒透露出來的舒緩以及熾烈是藝術家生命與環境的交疊。我總是細想如何觀看徐畢華的繪畫才能體會藝術家作品中所透露出來的情感以及對於萬物生命的讚嘆,觀者如果只是在一片白牆上是否就能感受到藝術家作品裡的靈動。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蘇軾的《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以景推移鏡頭,猶如現下的攝影方式,由遠而近,將身處的環境以文字描繪,蓊鬱山林在環繞與稀疏之間可見停駐池塘的幽靜,叢生的翠竹如同綠色的屏障,圍繞一所牆院,正是詞人的居所。天空飛過的白鳥以及鄰近的水塘映照花香,在鄰近都市的一片山林所處的幽靜則是藝術家徐畢華的生活與創作空間。這些畫面透過古代詞人的文字又映照在眼前,我心裡驚覺這才是藝術之所以流傳的永恆真理,在生命與宇宙不斷改變之間,精神的美學卻亙古不變。
東晉隱逸詩人陶淵明其詩句自然質樸而不修飾,去盡鉛華膩粉,獨特的率真情志,真淳雋永充滿溫柔魅力。長期隱居生活中,以身體的農事勞動,為詩歌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更是詩人藝術生命力的所在。詩詞多描寫田居之樂趣,農村的自然景色,對自然的熱愛,獨特的隱美風格恬淡自適。徐畢華的多年生活雖然有如陶潛的隱居,但是她又是極為入世的,因此她的創作不是與世隔絕的自我呢喃,而是對照都市喧囂的山野靜謐;她的繪畫是一首首的詩詞,可以閱讀也可以像是停留在某一句詩詞一般反覆咀嚼,在城市與山林之間有著愉悅舒坦的平衡。從四季時序的變換到每日晨昏色彩的渲染,還有日光透過樹梢所穿透的動態以及山野的蟲叫蟬聲蛙鳴都在讚頌造物的自然美好,而不是對當下生活的批判。
徐畢華的作品有著不辭涓滴的包容,也有闊遠無窮的壯麗,每一筆色彩的潑灑與厚度的堆疊都是情真意切的愛戀。《園丁的療癒詩篇》是日記體般的紀錄,只是她用畫筆將色彩與線條取代文字的書寫,從日常勞作的體力透支到心靈的充實滿足,從具象的山景農田到抽象的色彩氤藴,將生活的日常以更情感性的方式呈現;《自畫像》裡有著堅定與溫柔並蓄的堅持和自在,筆觸由上而下的揮灑以及色彩的蝶家都有著濃厚的情感積累,但卻是開放而輕鬆的;《淋漓之舞》則將藝術家身體的律動直接投注在作品之中,不僅是手臂的動勢而是整個身體的投入,將身體當作是宇宙運行的軌跡,把畫布作為銀河系裡的自在空間。這些都讓我聯想到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1913年的《春之祭》(Les Sacre du Printemps),跟一般的芭蕾舞劇不同,《春之祭》的管弦樂團非常巨大,1913年的首演,舞蹈編舞家是尼金斯基(Vatslav Nijinsky),舞者的演出在裡面有很多身體「彈跳」的動作,甚至很多四肢90度彎曲的體態,那是將音符旋律與身體律動,一種幻想式的古典祭儀,以整個生命投入在一個信仰之中,這也回應了藝術家徐畢華對於作為一位視覺藝術創作者的虔誠。
徐畢華的創作有一種隱然的儀式性,一種全身投入的奉獻。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在他的著作中以一種愛惜的目光看待儀式。儀式成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他不但遵奉儀式,更致力於透過儀式,解開埋在深處的祕密,在「開化」與「非開化」、「先進國家」與「發展遲緩的部落」間認為變革並不ˊ一定存在著趨向美好的路徑,原生的自然反而協助人類避開科學與工業所產生的環境危機。《谿山行吟》從藝術家的走踏山林起始,帶領觀者進入色彩繽紛的自然世界;《奔流》、《春意鬧》與《夏山的呼喚》將山間生活的快意以輕鬆快速的筆調呈現時序開始的期待;《霓霞》、《薰風》與《秋水沉思》瞬間又將速度拉緩,因為季節與時間的變換也將人類的心境從躁動輕輕緩步的成為一種安靜的陪伴。
若果有人願意如一樹楓葉,在晨風中舒開純潔的淺碧,在夕陽中燃燒殷切的燦紅,那就是將自己全身全意的投入在大自然的生命之中。人們期望的美麗不是絕美的不復見,而是一如平常的湖水澄明與綠草野花間的香醇。這是徐畢華作品裡的特色,她不是在描繪大山大海藉以歌頌宇宙的宏偉,而是透過每日所見所感在畫布上書寫的因緣。所以像是《失去的地平線》與《五行逍遙遊》就有著低迴的旋律,可以一再的巡迴圍繞,抑或是《璀璨時光》那麼火紅的霞日在倏忽之間有著萬千變化的光芒。四季流轉中,光陰舒緩,浮躁被滌蕩,愉悅更能沉澱,這是我們在徐畢華作品中所感受到也被深深觸動的早已不見的心鏡清明。
彼得.梅爾( Peter Mayle )的《山居歲月》(A Year in Provence)描繪了居住在法國鄉間普羅旺斯一年的所見所感,一段心靈純淨的歲月並不是不存在,只是人們早已忘記了心田裡的一方淨土。在描寫十月的那一章節裡,他寫道大地最美的衣裳是「正處於兩季之間的空檔,天依舊熱,卻不是夏,又還沒到秋。」我們總是期待著一個清楚明白的答案而忘了去欣賞在有與無之間存在的美好。在徐畢華的作品裡我總感受到一種不斷變化的氣韻,但不是一種騷動而是恬淡自得的自在。
唐人張謂有句詩:“看花尋徑遠,聽鳥入林迷”生活在當下,隨時自覺我的存在,那是一種幸福也是生命最真實的美好。
---------------------------------------------------------------------------------------------------------------------------------------------------
自然如斯.生命如詩
我從山中來
帶來日月星辰
帶來草木風華...
唯自然山林
讓人身心全然敞開~
從觀照西方的亨利梭羅、赫塞赫曼、海德格...的詩意鄉間生活,到東方的陶淵明、王維、老子、莊子...的自然逍遙哲學,不難看出徐畢華的藝術生命修練脈絡。
後疫情新生活時刻,金秋十月,宏藝術特別力邀活躍國內及國際藝壇的女畫家徐畢華,在睽違四年後,舉行2020<空。山。遊>個展。
「每一位藝術家都在寫自己的藝術史」,徐畢華用活潑陽光的思維,以靈動的色彩、及點、線、面、塊、空間,與天地對話,寫下自己獨特的生命悸動!她的作品充滿了自然芬多精,神祕,帶著詩心與遐想的意境,是一種能讓人愉悅呼吸的療癒藝術 !
1990年代初期從歐美歸來之後,藝術家長年簡居老泉山林,徐畢華深刻體悟了所有人世間的苦痛矛盾與謬誤,幾乎都可透過自然來療癒。她依循節氣過著「半農半藝」「身不二、心手合一」的生活,既樸直又浪漫!於此她用畫筆深刻探索存在於自然宇宙間,彼此相生靈動的生命構成元素「地‧水‧火‧風‧愛」,在畫作中展現出圓融、渾沌的生命本質。
「抽象」是「大象無形」,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儘管unlimited,徐畢華的抒情抽象繪畫專業度倍受中外藏家肯定,作品充滿手作的溫度與質樸的意趣,色彩飽滿、層次豐富,從鮮明的對比到細膩的微妙,對她而言,每一幅看似「渾然天成」的作品,其實都是專注、深沈的多層次經營、觀照,在收、放、鬆、緊、繁、簡之間慢慢「養」出來的。她的創作風格剛柔並濟!在宏觀處「大器」不失「逍遙」;微觀處則「細膩」又不失「自在」。
---------------------------------------------------------------------------------------------------------------------------------------------------
《空。山。遊》
徐畢華的隱逸美學
◆展期 | 2020-10-09 ~ 2020-12-20
◆策展人 | 王焜生
◆藝術對談 | 2020-11-14(六) 15:00
王哲雄 教 授 藝術家 徐畢華
鄭乃銘 總編輯 主持人 王焜生
◆展覽地點|宏藝術(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197號1、2樓)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1:00-19:00(週一公休)
◆連絡電話|02 2738-9898
◆主辦單位|宏藝術
推薦藝術家
view all推薦展覽
view all【臻珍】
日期:2023-02-10 ~ 2023-03-26|台灣,台北市
【豔冠群芳 】陳朝寶 珍藏展
日期:2022-11-04 ~ 2023-01-05|台灣,台北市
【東方明珠】高小云個展
日期:2022-07-22 ~ 2022-09-11|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