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蒂雪曼圖書室-翻閱一面寧靜的牆】吳介凡個展
-
展期
日期:2020-12-26 ~ 2021-01-09
-
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1樓
-
參展藝術家
吳介凡
-
✨為配合防疫,此展覽採”實名預約制”!❤️✨請欲前來參觀的朋友們務必佩戴口罩,方得入場,如一個月內有出國史請勿入場喔!防疫人人有責,讓我們共同為台灣盡一份力!謝謝大家的配合。?✨❤️✨
——————
請特別注意:「國定假日」及「週日、一休館」,請勿預約休館時間,謝謝您。
*若攜帶友人,請同行朋友們務必也填寫此表單,方得入場。
這裡預約看展---> https://forms.gle/rgxngZCMBEvVoTzQ8
【在辛蒂雪曼圖書室-翻閱一面寧靜的牆】-吳介凡個展
In the library of Cindy Sherman, looking through a quiet wall.
-Solo Exhibition by Wu, Chieh-Fan
展期 Date / 2020.12.26 – 2021.01.09
開幕 Opening / 2020.12.26(Sat.) 15:30-19:00
時間 Hours / 週二至週六(Tue.-Sat.) 13:00-19:00 (Closed on Sundays, Mondays)
1/1~1/3 適逢元旦連假不開放
-
靜慮藝廊 Jing Lü Gallery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1樓
No. 124, Jinjiang St, Zhongzheng District, Taipei City, Taiwan
------------------------
【CV】
吳介凡 Wu Chieh Fan
1963年 生於宜蘭
1968~1976年 在壓抑與不悅的嬉遊冒險中渡過童年,深受家族論相法術的影響, 常在旁側觀看。
1977~1982年 遷至台北,歷經家道中落的極貧生活,做過鞋廠小工,擺過路邊攤,念夜間部普通高中。
1983~1985年 花蓮玉里服兵役,管槍械業務,認真看了2年書,深受梵谷傳記感動而對藝術萌生好奇。
1986年 創業,結婚生子。
1988年 周遊歐洲十國,開啟熱愛旅行的人生。
1990年 哥倫比亞大學語言課程 (ALP)
1991年 紐約設計學院(Nation Academy of Design School of Fine Art),選修人體素描與多媒材雙課程。(肄業)
1993年 藝術學生聯盟(ART Student’s League),研修獨立創作。(肄業)
1991~1999 年 浸染在西方各大美術館大師作品中
1997年1~6月 伊通公園畫廊服務
1997年 入選台北美術獎
1997~2004 年 創立前藝術空間(ART Front),並擔任主持人,共舉辦101檔展覽,為台灣年輕藝術工作者,替代性展出空間,列為文建會重要展出場地。
1999~2006 年 任鶯歌陶瓷博物館OT案商場主持人
2008 年 停掉多年餐飲生意,專職創作迄今。
個展
1998年 「極限紀念碑」吳介凡個展,前藝術空間(ART FRONT),台北
2009年 「拉法葉街57號 57 Lafayette 」 吳介凡個展,小室藝廊,台北
2010年 「鄉愁旅店9-11號房 9-11 HOTEL Nostalgie」,吳介凡個展,前藝廊,台 北
2012年 「不要臉書 FACE NO BOOK」吳介凡個展(其玟畫廊策展),A8藝廊,台北
2012年 「穴 THE CAVE」吳介凡個展,藝星藝術中心,台北
2017年 「新後現代普普興起─破壞的巨力」吳介凡個展,日帝藝術,台北
2019年 「波伊斯最後的閱讀」吳介凡個展,M畫廊,台北
聯展
1997年 台北美術獎 聯展
1997年 前藝術空間開幕展 陳順築等13人聯展
2012年 台北療育藝術空間聯展 陳文祥│王仁傑│郭弘坤│吳介凡
2015年 「藝術a路線」- 藝聚空間,福爾摩沙藝博會,寒舍艾麗酒店,台北
2015年 貴婦百貨聯展- 藝聚空間,Bellavita,台北
2016年 東家畫廊聯展,高雄藝博會,高雄
2016年 全球選件網路聯展(吳介凡入選二件作品),沙奇藝廊,倫敦
2017年 台中藝博會,日帝藝術聯展,日月千禧飯店,台中
2017年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日帝藝術聯展,世貿一館,台北
-----------------------
【藝評】
原始的躁動與反叛—吳介凡的新當代社會謳歌
文/王焜生
人類的活動不論是個人或集體都具有程度不一的典禮與儀式性,為了內在的心理需求或者是外在的被肯定與認同,以抽象的形式讓身體與情感在無形中達成某種神秘的聯結,透過實踐性的行動,如同獻身於被創造的祭壇,感動或者憤怒成為最後抒發的方式。宗教活動是其中的最常見的方式,政治活動也在人類文明進展過程中處於主宰的地位,然而還有一種形式,就是「藝術」,從服應于宗教與皇宮貴族到文藝復興時期,對於中世紀社會嚴重腐敗的反叛,打破神權時代,也打破了希臘羅馬的古文化,在學術研究中使用人文主義的方法,並在藝術創作中追尋現實主義和人類的共有情感。
幾百年來人類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從根本被改變,從神學到人學、神性到 人性,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以人為萬物的尺度和最高價值特別在藝術的世界被彰顯,對於神祇權威的抵抗,對於宗教神秘主義、蒙昧主義、禁欲主義和來世主義的摒棄。哲學家與思想家鼓吹以人性取代神性,以人權取代神權,讚美塵世的生活和歡樂,歌頌人的偉大和理性的創造精神,思想被解放、個性可以自由、封建特權和等級制度一一被瓦解,教會和封建統治的桎梏被打碎,也為資本主義打開了後續的道路。
迥異于傳統學院派的學術理論傳統,藝術家吳介凡的成長背景有著戲劇化的高低起伏,從富裕的家庭一夜之間轉變必須面對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看盡人世的嘴臉更給了他豐富的觀察能力。幾年的復合式展覽空間經營,透過經驗不斷累積對藝術的熱愛與興趣,他毅然決然奔赴紐約學習藝術,在陌生卻充滿養分的新世界找到了自己內心發洩的出口。他的創作形式多元且具有不停歇地創造性,從最平常的繪畫到發展出自己一套在書本上剪貼拼組與塗鴉的難以歸類的創作風格,從看似正襟危坐的傷感主題到頑童似的戲謔諷刺,通過各種創作形式進行表達的新語言正反映了藝術家不受約束卻又隨時求變的性格。
藝術家吳介凡的創作多樣,無法被歸類在某一個特定的風格之中,不論油畫、剪裁拼貼、書籍的去閱讀性與再繪製,即使隨性卻又具有高度意識的知覺,雖然過程中隨著當下手感出現諸多自發性與隨機性的繪畫筆觸與撕裂紙張書本或動態性剪裁的手法,將他的創作帶往未設定的方向,作品最後出現的是高度的統一性,也就是藝術家透過真實的面對內在焦慮與自信的矛盾所反映的個人情境。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家達文西的創作利用光學、解剖學、數學、空間透視、線條、比例、明暗、色彩等理論,將繪畫融合科學與自然。他更重視感覺經驗和實踐作為,認為藝術應該模仿自然、再現現實, 他肯定自然與客觀現實是文藝最根本的泉源的同時,也主張藝術必須師法自然。由此驗證,藝術之所以能夠引起共鳴,除了客觀的度量之外,更必須經由藝術家的真誠跨過生活背景的差異,串連出幽微細小卻又無法忽略的人類情感。吳介凡的作品首讓觀者被透露出來的狂暴情緒所震懾,不經過修飾,像是猛虎出閘,一開口就要將對方壓制撲倒。面對他的作品,我們很自然的先是一種震驚,繼而停頓,與社會世俗所層層包裹的糖衣禮教完全違背,但是慢慢的我們又被它的神奇魔力所吸引,不斷的往前觀看,不斷的仔細端詳,希望在每個蛛絲馬跡裡找到牽引的力量,從害怕轉變為興奮,然後可以開懷大笑或者陷入沈思,因為作品已經跳脫純然理性的技巧分析或科學驗證,更迷人的是無可言喻的吸引力。在作品中觀眾從不同角度看到某個面向的內在自我,只是過往從來沒有人能夠如此赤裸裸的、毫不掩飾得像一面鏡子,將我們照出自己的形象。
美,當然是基於客觀事物的和諧比例產生,客觀是事物的本質屬性。美感則源於構成的比例 ,建立在神聖和諧的比例之上。繪畫表現出人物動作背後的精神狀態,包括慾望、焦躁、憤怒、憐憫、失望,甚至是思想的意圖。這是多產藝術家吳介凡其中的一部分作品特色,尤其在繪畫的創作上,明顯可區分的有“黑金系列”以及另一個作畫布上出現的主題變形,他像是一個人性的冷酷探勘者,挖掘的不只是自己的苦悶,他將平凡如我的情緒與內在的黑暗面透過詼諧的線條與造型,表現出荒誕怪離的社會人生,步步逼視卻又讓我們無法拒絕的真實,這些躍然出現在畫布上的圖像已經不是藝術家的自我剖析而已,他們更像是被勘探的芸芸眾生,在圖像與世界之間被桎梏的視覺靈魂。
再仔細觀看,畫面中如平凡人生或是舞台的演出者,不論是華麗的身影還是滑稽的姿態,都隱隱夾雜着哀愁,卻又像是舞台上的丑角,淚滴只能藏在面具的背後。這些繪畫總是如此的糾結着觀者的神經,一方面不願將自己套入畫中人的情緒,卻又無法自拔的深陷其中。即使我們已經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代時空,卻時常被錯亂的價值拉回到過往的分裂動盪時代,他的作品重新召喚了人們的渴望,對於自由與理想的嚮往,對於恐懼與失望的叛逃。吳介凡創造了新的圖像語彙,提供繪畫全新的形式,介於古典知識之外,穿插當代的街頭塗鴉隨性氣氛,回應了這個世界的紛亂與失序,而逼迫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身處的社會。
他的繪畫接近新表現主義的方式,以粗糙帶有停頓點的線條與紋路,凝重的色面表達強烈的情感,尤其“黑金系列”色彩的選擇與調配帶有神秘的氣息,讓人面對畫面時有一種屏息的畏懼感,透過製造產生的氛圍,人感覺到自我的無力感與渺小。但是轉換到另一個系列,他又毫無忌憚的揮灑,扭曲的形態與粗獷的筆觸,刻意營造的樸拙感更顯示出對生命的輕蔑與不屑一顧。他像是街頭塗鴉的書寫者,一再的透過繪畫反映自己的身份特性與性格,他是不願意被拘束的社會頑童,所謂的藝術風格與形式對他而言都是無意義的,他寧可在繪畫中看到真實的自我。因此,一些繪畫作品,若仔細端詳,騎士都是藝術家的自我剖析,他拿了一把非常銳利的手術刀,對自己開腸剖肚,生怕觀眾不懂他的內心以及想說的話。但是結果往往是更加孤獨的,於是他經常在半夜繼續的畫,唯有特過類似儀式性的,把自己沈浸到處於理性與瘋狂的交界之處,他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才能感受在黑夜之間是被完全接納與瞭解的。他像是一個吸血鬼吞噬自己的孤獨,一個空間控制者掌握夜的顏色,一個理論家在畫面滔滔絮語,藉由此來剖析自我。只是這個過程總是如此淒涼,唯一可以慰藉的是他還能在藝術裡找到自我而感受真實自在。
英國藝術雙人組吉柏與喬治(Gilbert and George)兩人自稱是「活著的雕像」,所有的作品都是以自己為主角,在同一個地方站立數小時,之後開始出現攝影的方式,但是內容還是以兩人的行為為主,從原本不帶任何情緒的坐姿或站姿,到開始出現奇怪的動作,他們以攝影當作繪畫的轉化,作品中不斷出現的人物從藝術家自己成為諷刺社會人物的寫照,透過私生活的公眾化,將特別重視優雅生活的英國人大大的諷刺一番。對照吳介凡的“書”系列作品,藝術家徹底的掀開了道德禮教之下虛偽,瀰漫破壞慾望與情慾的氾濫,價格不斐的進口書被拿來使用的行為就充滿了對華麗包裝的資本世界大力諷刺,透過書頁的切割,拼貼與挖洞,書寫封面,塗鴉內容改變了書原來的功能還有被閱讀性,書的內容也被徹底改變,紅樓夢變成春宮圖,藝術家作品被套上另一個藝術家的創作,書被改裝成了另一個閱讀類別。翻着每一頁藝術家透過手作的痕跡,也是在讀着藝術家每個碰觸書頁當下的心境,可能是狂亂的或者是哀愁的。這也透露出藝術家吳介凡大量的閱讀習慣,還有對於閱讀的另一個詮釋方法,他不相信書裡面文字的內容,寧願透過自己的雙手去重新解構再建構屬於他自己的閱讀世界。這些作品看似簡單或無章法,卻是他經年累月大量閱讀各種書籍,促使他探究人們閱讀的習慣以及獲取訊息的方式,同時也在挑戰何謂真理的信念。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看似簡單,卻具有強烈的思想深度。
吳介凡的作品隱然有對社會現實的反動,資本主義社會在經濟和意識形態背後的「非人性化存在」,受到異化力量的統治,如同馬克思所說,個體被剝奪了生命的真正價值,包括自由,個體性與愉悅感。這也如同海德格所說的日常的焦慮體驗,逼近的死亡罪愆感成為面對本真性狀態的必要條件。就像是生活中,對於藝術的狂熱之外,如何讓自己能夠無憂慮顧忌的創作有時必須屈服于社會的經濟體制,這是生命的內在感性受到社會的一體化理性制約下的不滿,同時必須找到另一個發洩的出口。對於美學也是如此,吳介凡雖然不是持完全否定的態度,但是他也希望作創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學基礎而不是世俗的美的標準。
佛洛依德認為,人的歷史就是一部被壓抑的歷史,文明的產生和進步必須通過對人的壓抑而實現。本我(id)不斷的被社會壓抑,超我(superego)與自我(ego)分據兩邊拉扯,本能的慾望被理性所統治。而鑽研佛洛依德理論的哲學家馬庫色(Herbert Marcuse)從1955年的《愛慾與文明》(Eros and Civilization)到晚年的《美學向度》(The Aesthetic Dimension)由此觀看人生的悲劇,卻不斷的闡釋藝術對現實所具有的批判性、解放性與革命性,以此獲得救贖。在1972年的《革命與反叛》(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中更明白的說:「藝術是第二次異化,藝術家藉此與社會切割,創造出非現實的、幻想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只有藝術才能夠擁有並且可以傳達真實性。」
透過藝術尋求對自由的解放,吳介凡的創作則是透過藝術再次的對藝術進行反叛,以激進的語言形式表現,將形象與色彩解放,以自我摧毀的方式進行自我藝術的實踐,找尋現實與理想的共存性。對於作品中的無法被界定的形象,各種姿勢代表著人類的行為,簡約的線條,冷峻深沉或者是熱烈奔放的色彩,乍看之下猶如孩童般純粹,透過簡單且帶有原始感的符號,展現出強烈的敏感性和思維深度,這也是藝術家吳介凡所要追求的精神,重新創造出簡單直接、並且能夠擺脫時間限制,廣被普羅大眾接受的繪畫語言。
------------------------
【在辛蒂雪曼圖書室-翻閱一面寧靜的牆】-吳介凡個展
In the library of Cindy Sherman, looking through a quiet wall. -Solo Exhibition by Wu, Chieh-Fan
展期 Date / 2020.12.26 – 2021.01.09
開幕 Opening / 2020.12.26(Sat.) 15:30-19:00
時間 Hours / 週二至週六(Tue.-Sat.) 13:00-19:00 (Closed on Sundays, Mondays)
1/1~1/3 適逢元旦連假不開放
-
靜慮藝廊 Jing Lü Gallery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1樓
No. 124, Jinjiang St, Zhongzheng District, Taipei City, Taiwan
推薦展覽
view all【「記憶圖像」】 張麗華繪畫創作個展
日期:2024-10-08 ~ 2024-10-13|台灣,台北市
【五象之境 - 風景繪畫的形與意 (09.16 - 11.16.2024)】Realm of Five Elements -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Landscape Painting (09.16 - 11.16.2024)
日期:2024-09-16 ~ 2024-11-16|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