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義弘回顧展】

  • 展期

    日期:2022-04-02 ~ 2022-07-03

  • 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 參展藝術家

    李義弘

  • 「李義弘:回顧展」邀請藝評學者王嘉驥擔任客座策展人,是藝術家長達55年的藝術生涯以來規模最大也最重要的一次展出。李義弘(1941-)早年曾在基隆的國民中學任教,並追隨書畫名家江兆申(1925-1996);1978年後轉向專職創作。從傳統山水繪畫入手,繼而導入自然與風土實景,搜盡臺灣奇特地形,也赴海外遊歷;運用筆墨作畫的同時,他也藉助於攝影,捕捉實景以發想創作。李義弘於晚年發展出立體感與空間構造性兼具的山海繪畫,確立其獨創一格的現代水墨藝術風貌。

    展覽將以「造景」與「寫景」兩大脈絡為方向,聚焦李義弘的山水/風景類型的繪畫,觀察並梳理「想像」與「再現」兩種創作思維,如何在他長年的藝術實踐中既平行發展又相互滲透,最終融匯出卓然成家的獨特景觀。

    ▐ 關於藝術家

    李義弘,字在川,1941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的臺南州北門郡西港庄(今臺南市西港區)。幼時家貧體弱,協助宮廟庶務的父親經常揹著他往返宮廟與中藥店把脈抓藥。因此,他自幼即對佛像、龍柱、壁畫產生興趣;對於中醫師案頭的筆、墨、紙、硯,也心有所好。初中和高中時期,都曾獲得「南部七縣市美術比賽」水墨畫組第一名。1963年至1966年,他於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科國畫組就讀,正式進入書畫創作領域。

    1967年後,李義弘前往基隆,在國民中學擔任美術教師,長達10年。1968年左右,他再度拜師,進入供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書畫名家江兆申(1925-1996)門下。1974年,他成立畫室,以「研墨室」為齋名。對攝影投入亦深,他並加入「基隆攝影學會」,在家中設置暗房。

    1978年後,李義弘遷居臺北市區,轉入專職創作;江兆申為其畫室取名「笛音凝室」。1979年,他於臺北「春之藝廊」舉辦首次個展。1980年,他獲頒「中山文藝創作獎」;1983年,獲頒第六屆「吳三連先生文藝獎」(國畫類)。1984年8月起,他於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直到2007年退休;2017年,該校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李義弘經常旅遊臺灣及離島各地。1985年,他出版《自然與畫意》(雄獅圖書),是一部以攝影為輔助,採集臺灣自然實景,對照中國畫史經典傑作,解析水墨技法如何表現畫境的繪畫手冊。1980年代後期,隨著臺灣社會的民主化與自由開放,李義弘有更多遠遊海外國度與名勝的機會,增益他搜盡奇特地形打草稿的廣度。1988年至2001年間,他遊歷中國黃山多達五次,留下許多以江南和黃山實景為題的重要作品。

    1993年,李義弘移居臺灣北海岸的三芝,自署齋名「海尾山居」。2002年以降,他開始以北海岸一帶的風稜石地形為取景主題,創作新系列。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尤其是立霧溪和砂卡礑溪的岩石景觀,也是他偏好的另一採景區域。2006年,他以65歲高齡,登上玉山北峰;歸來後,完成畫幅長達25公尺的《玉山行》長卷(2007)代表作。

    2009年迄今,他延伸以北海岸和太魯閣特殊岩石地形為構造的主題,繼續探索形式與風格變化。臺北市立美術館於2022年4月至7月舉辦「李義弘:回顧展」,聚焦其山水/風景類型的繪畫,回顧他自1966年以來,長達55年的創作歷程。這是李義弘在北美館的首次個展,也是他年逾八旬最完整的一次展覽。

臺北市立美術館李義弘王嘉驥水墨展

推薦展覽

view all

臺北市立美術館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日期:2024-03-23 ~ 2024-06-30|台灣,台北市

66 days left

臺北市立美術館

【是誰躲在風景裡?】

日期:2024-03-30 ~ 2024-09-15|台灣,台北市

143 days left

臺北市立美術館

【加加減減】

日期:2023-10-14 ~ 2024-02-25|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