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美術館
【繪畫的後方Behind The Painting】
-
展期
日期:2022-08-06 ~ 2022-09-18
-
地點
台南市北區西門路四段110巷6號
-
參展藝術家
邱建仁、周代焌、温孟瑜、黃舜廷
【 繪畫的後方 Behind The Painting】
在當代,是什麼使一件作品成為繪畫(painting)?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在21世紀的10年代開始拿起Ipad與觸控筆畫起風景畫之後,使用顏料、畫筆、畫布與畫框的畫家們或許更有理由鬆一口氣,在圖像生產的媒介技術持續發展的當代,繪畫需要藉由看似會擊敗它的東西,超越它自己。這些影像與圖像生產技術在許多畫家的眼裡,都成為在創作過程中對話的對象。
此次展覽「繪畫的後方」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曲德義擔任召集人,邀請邱建仁、周代焌、温孟瑜與黃舜廷四位出生於80-90年代的畫家展出,作為我們觀看繪畫如何隱含對話與對應之物的參照節點。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繪畫除了是一位畫家在表面與支架組成的平面創作之外,繪畫如今更需從其背後對應的技術思想、美學觀與對話對象等「後方的組成」,才得以判斷繪畫如何不只是一種具有個人風格的圖形創作,暗示我們注意當代繪畫的網絡性(network)。
當代雖然迎來媒介特異性(medium specificity)解放的創作環境,但新的媒介尚未有足夠的應用與創作實踐,完整自身的技術語言。此時的繪畫作為一種成熟且具備複雜系統的技術,「繪畫性」便成為了當代跨媒體創作在回應藝術洪流時的一種範疇。反之,這些新技術美學也在當代畫家的筆下成為反映時代性的命題。一如在「繪畫的後方」中的展出藝術家,他們以油畫與壓克力顏料這個最親近的材料,表現畫家作為當代手藝人的重要價值——與當代媒介技術美學對話的繪畫實踐。
邱建仁、周代焌、温孟瑜與黃舜廷在自身繪畫創作的後方,各蘊藏著不同媒介的視覺經驗對話:四位藝術家之間在影像與再現經驗、圖形與圖像、筆觸與製圖思維等面向上有著多向的對照。邱建仁從日常生活攝影取樣視覺性,將畫面每一處以不同筆刷運動作為構成這個世界的位元,取代本來影像中均質化的像素粒子。藝術家以低彩度油彩再構一種解離形象、具有平衡感的新景象。黃舜廷則在寫實繪畫的細節中,保有著白平衡影像中的質地,並在裸露畫布物性的平面中,讓空白與空缺揭露了製圖與圖層的存在。周代焌帶來的近作,藉由表現複雜性的製圖思維中,安置了歷史輿圖、翻捲的風景與電玩地景的圖像結構,使繪畫的平面進而形成一種關於圖像的繪畫之技術媒介的平臺;而温孟瑜在畫布上精準規劃了多彩、靜謐且陌生的室內空間,在筆觸、製圖、顏料流淌等手法結構的畫面中,隱含著藝術家對於多層次技術如何讓空間如何作為使異質並存的整體。
召集人 l 曲德義
藝術家 l 邱建仁、周代焌、温孟瑜、黃舜廷
地點 l 大新美術館1F、2F(台南市北區西門路四段110巷6號)
展期 l 2022 / 8 / 6 (六)- 9 / 18 (日)
開幕 l 2022 / 8 / 6 (六) 15:00
開館 l 周二10:00 - 17:00 / 周三-周日8:00 - 17:00
★7/24-8/5卸佈展,暫不開放
熱門展覽
1
十方藝術空間:【“Shēng Xiào”】Blic Pinas Solo Exhibition
伊日藝術計劃:【性愛攝影師/AV導演/藝術家-寧文個展】
嘉義市立美術館:【新增遺漏的地點】
OneOffs:【潘奕丞個展】
新願藝術:【I Wonder. I Set Out.】從自由揮灑到構築思想-藝術家謝秉勳與作品的對話過程
多納藝術:【異教徒的詩歌:盧昉個展 (8.24~9.25.2022)】Poetry of Heathen: Lu Fang Solo Exibition (Aug.24 - Sep.25.2022)
純Object:【小日子 : 姚瑞中個展】
茵康國際會議股份有限公司:【2022新創生活展】
N°0|Gallery:【粉色信息 戀愛秀】黃郁茜 個展
科元藝術 Ke Yuan Gallery:【眾聲喧嘩】 Heteroglossia
推薦展覽
view allLIN ART PROJECTS 潮時藝術
【日與夜之間 Between Day and Night】温孟瑜個展 Wen Meng Yu Solo Exhibition
日期:2021-10-16 ~ 2021-11-13|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