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壑足音】潘信華個展
-
展期
日期:2023-02-11 ~ 2023-03-12
-
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南街10號
-
相關連結
-
參展藝術家
潘信華
-
幽壑足音-潘信華個展 Tread from the Hinterland-PAN Hsin-Hua Solo Show
文/周耀俊
這裡,究竟是實景還是幻境?斑駁的畫紙上,咸豐草從鋼筋與太湖石中竄出,群蝶漫舞在一隻龜殼四腳魚旁邊,水泥邊坡內,只穿上衣的童子正色端坐著...。在Hiro Hiro Art Space舉辦的藝術家潘信華個展「幽壑足音」中,古今無需拘泥、虛實可以並置,任由圖像在你腦內擺設一幀幀,曖昧、迷離、引人遐思的幻世界輿圖。
幽壑足音,可視為藝術家走入林野的創作實踐。生長於臺東太麻里的他,不僅日後養成釣魚、溯溪的興趣,即使在投入繪畫近三十寒暑的今日,仍不時重返後山,尋找大自然和日常的啟發。本展中的畫作也不例外:水泥塊中纏繞藤蔓似的鋼筋、如爪鬚根下的破屋殘壁、河水 奔流而過的廢棄工廠,到陸上行舟 般擱淺的生鏽船廂...,這些看似超現實的場景,全是他親眼見證後, 再以畫筆轉化的「另一種現實」。
但越往幽境走,越需要獨行的勇氣。潘信華大學主修水墨,但他毅然決然擺脫重筆墨、重氣韻的文人 水墨,轉向描繪題材更廣、更貼近生活的「工筆設色」。他以局部上礬、染色的方式,改變紙張特性。並且以沒骨的手法,取代了勾線填彩,同時參考更早期的繪畫及古地圖的形制,創造出無光影、無景深、多色域、平面化的表現方式,將山水、奇花、異獸、小童、建物,甚至不同時代的產物,經過變形後,再協調地鋪排於畫面中,彷若不存於現實 的奇異場景,引人尋幽探秘。
走著走著,幽壑,終成了藝術家人生的寫照。漫步於中央山脈、海岸山脈間的花東縱谷,他的生命,也彷彿跟著地形,跌宕起伏——始於水墨,卻不甘於水墨,多年來不斷從框架中出走、創新,就像走在中/西、傳統/當代所包夾的巍峨山勢間,掙扎出一條自己的蹊徑,努力行過人生難以迴避的幽谷。
且讓我們跟著潘信華的足音,出走然後歸返——從傳統和現實中出走,途經自然的深谷、創作的幽壑,在直觀與感受之中,消融古今、中外、真實與幻想的對峙,重返自由創作與感知的彼國幻土。
---
|關於藝術家潘信華|
1966年,潘信華出生於台東縣太麻里鄉,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台北藝術大學)。潘信華主修水墨,但他毅然決然擺脫重筆墨、重氣韻的文人水墨,在移居花蓮期間,從與自然環境接觸的經驗中找尋素材及新的描繪手法;在他的創作題材中,花鳥樹木、溪流、房舍、舟船、人物等,透過在日常生活的細膩觀察,展現出十分豐富多元的面貌。在構圖與形式上,經裝飾性強烈的圖像交錯著陌生又熟悉的奇異場景,協調地鋪排於畫面中,在傳統語彙再生與現代繁複的媒材之間尋找到自身屬意的風格,發展出別具一格的「工筆設色」畫。藝術家潘信華具標誌性的工筆設色創作,受到國際上的多方矚目,作品活躍於國內外的重要藝術展覽,進而受到美術館典藏與國內外私人收藏。
主要個展有「消逝的風景」(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1999);「潘信華個展」(Michael Goedhuis,紐約,2009)等。主要聯展為「新象—2009兩岸當代水墨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09);「浮世山水—台灣藝術新貌」(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相田みつを美術館,東京,日本,2010);「中國水墨」(薩奇畫廊,倫敦,2012);「藝變者遊行」(關渡美術館,台北,2012);「感性生產-當知識成為態度」(關渡美術館,台北,2012);「台灣當代 – 玩古喻今」(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2);「打卡—跟著藝術家去旅行」(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2013);「墨變: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當代藝術展」(坎培拉美術館,坎培拉;新南威爾斯大學畫廊,雪梨;本迪戈畫廊,本迪戈;布里斯本美術館,布里斯本,2015);「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銀川當代藝術館,銀川,2017);「記憶的交織與重疊—後解嚴臺灣水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17);「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20) ;「橫山書藝雙年展:法與無法交織的年代─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橫山書法藝術館,桃園,2023)。作品收藏於:波士頓美術館(波士頓)、關渡美術館(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
REFERENCE
推薦展覽
view all【繪畫與雕塑 Painting and Sculpture】臺日合作展 Taiwan-Japan Collaborative Exhibition
日期:2024-12-06 ~ 2024-12-22|台灣,新北市
9 days left【「記憶圖像」】 張麗華繪畫創作個展
日期:2024-10-08 ~ 2024-10-13|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