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之眼】The Eye of Abstraction
-
展期
日期:2023-03-18 ~ 2023-07-30
-
地點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臺北館(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
相關連結
-
參展藝術家
羅平和、鍾順龍、賴珮瑜、鄧博仁、蔡昌吉、陳春祿、陳彥呈、許淵富、莊明景、章光和、張博傑、秦凱、洪譽豪、林壽宇、林添福、林厚成、阮偉明、李國民、呂良遠、吳美琪、江思賢、宇中怡、王攀元、王艾斯、牛俊強
-
策展人/章光和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說:「在本質上,一張照片永遠無法像一幅畫一樣完全超越它的主題。同樣的,一張照片也永遠無法超越它的視覺本身──然而在某種意義上,這卻是現代繪畫的終極目標。」 脫離視覺符號的依附,擺脫一張照片必須要有可以辨識的事物,探討抽象的攝影裡所有可能的閱讀觀點,我們找尋看向鏡中抽象之眼。
「抽象之眼」希望可以透過以下4個命題形塑抽象攝影的合理性與可能性。包括:一、「非象具象」:攝影的具象敘事裡面缺乏日常熟悉的符碼,進而轉變成抽象視覺。這抽象的視覺如何引發出敘事的蛛絲馬跡,成為一種「英雄式的觀看」,獲取掌聲,進而產生一種閱讀抽象攝影的可能。二、「理性與感性」:從抽象繪畫的創作途徑,由色彩與造型直接切入到一種理念當中,是理式的極限之美,還是感性的情懷?這裡由抽象繪畫觀點看向攝影的心靈試探,在游離抽象的氛圍裡感受藝術家要表達的到底是壓抑還是宣洩。三、「物介質」:攝影的呈現相當依靠媒材發展,隨著時代科技不同影像的呈現也日新月異。從攝影媒材裡延伸出一個材料物體系,媒材介質充滿了抽象的視覺的可能性,如何解放媒材本質上獨特的視覺,就是抽象攝影產生的起始點。四、「完形」:完形心理學裡「視覺場」的概念認為人類對於任何視覺圖像的認知,是一種經過知覺系統組織後的形態與輪廓,而並非所有各自獨立部份的集合。透過接近性、相似性、封閉性、連續性與對稱性等相當有趣的視覺認知因素,觀者在非符號間尋找符號的意義,最終以更直覺的「完形」視覺投射在作品上,如此產生了圖形的解讀趣味。
「抽象之眼」這個策展命題意思是攝影之鏡頭裡不只有報導的敘事、生活的敘事,也存在著一種攝影者自己或呢喃或咆哮的視覺表達。它引導我們迎向一個新的看的領域。潛藏著一種自我暗示,自我覺醒的提示,讓觀者以一種創作者獨有的眼光去欣賞,去了解這一次展出的抽象作品。 -
REFERENCE
推薦展覽
view all【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TW|愛與和平 : 青天白日滿地「虹」心球與攝影之旅 - 積吶虹光LEF】TW|Love and Peace : Rainbow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 Gina Hong Guang(LEF)
日期:2024-12-06 ~ 2025-01-26|台灣,台北市
42 days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