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立臺灣美術館

【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

  • 展期

    日期:2023-04-15 ~ 2023-12-31

  • 地點

    403414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 參展藝術家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作品

  • 「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 為本館35周年所規劃的典藏展,透過精選本館各時代的經典藏品及藝術史研究主題,架構出本次展覽內容。這些跨越不同時代的藏品和藝術主題,各自標示出國美館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對於臺灣美術的研究取向、典藏歷史及展覽觀點的發展進程。

    本次展覽共分四大主題區分別展示國美館各個時代的經典藏品,以「臺灣美術的溯源與變異」、「臺灣現代藝術的實驗和創新」、「當代藝術的宣告與議題」、「從生活的呢喃到介入歷史」四個主題系列介紹國美館對於臺灣美術的溯源及風格研究、同時展現本館現當代水墨藏品、經典臺府展和現代主義藝術的重點收藏、臺灣當代藝術、青年藝術典藏和重要數位科技藝術藏品的策展主題和議題等內容。透過這些系列典藏展,希望帶領觀眾從中遊覽臺灣百年來的美術發展樣態和經典作品,同時也希望藉此讓觀眾深入了解國美館在每不同階段的美術使命與角色。

    【主題一 「臺灣美術的溯源與風格變異」(301展覽室,4/15起,展至年底)】

    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收藏宗旨強調臺灣美術的主體性建構,以及美術風格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和轉變。在研究方面,國美館從開館第二年便推動系列性的主題研究,探討臺灣美術發展的各類研究主題,並將其研究成果發展為研究展。這些研究的主題扣合館內典藏內容,以時代分期及創作媒材類型的風格溯源之研究為主,這些重要的研究及展覽包括:一系列《40年來臺灣地區美術發展研究展》、《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地域色彩》、《變異的摩登—從地域觀點呈現殖民的現代性》、《藝域長流—臺灣美術溯源》等,這些展覽透過中國傳統書畫、東洋膠彩畫、西洋油畫等媒材及其文化風格的溯源影響,從不同的研究觀點展示臺灣藝術獨特的風格發展。

    【主題二 「臺灣現代藝術的實驗與創新」(302展覽室,4/15起,展至年底)】

    臺灣現代藝術的發展萌芽於五〇年代,有別於傳統國畫及日治時期的膠彩畫、油畫風格,倡議現代藝術精神的藝術家們,在藝術的造型及形式、在創作思維和技法上的突破,強調自由精神和框架解放。五〇年代初有《新藝術》雜誌和李仲生、何鐵華、朱德群、莊世和等人推動現代藝術的思潮,而後五〇年代末「東方」、「五月」、「現代版畫會」等現代藝術團體的成立,開展了臺灣現代藝術的發展。

    此展區主要聚焦本館現代主義的抽象繪畫藏品,以及六〇至九〇年代受到西潮影響下的現代藝術及早期當代藝術藏品,包括國美館兩個代表性的現代藝術重要捐贈收藏之藝術家——李仲生及席德進,以及多位推動臺灣現代藝術運動的五月、東方畫會藝術家們的代表性藏品,如劉國松、秦松、蕭勤、夏陽、李錫奇、朱為白、霍剛等。本區同時也透過一系列館內現代版畫收藏、研究以及開館展《裝置藝術展—媒體、環境、裝置」介紹臺灣藝術家在六〇到七〇年代之後開始在視覺藝術的媒材、形式、觀念以及現代技術上的形式實驗和創新。這些對於藝術形式的創新實驗和嘗試,不僅勃發於臺灣戰後到七〇、八〇年代,這股有關藝術觀念和形式的挑戰與實驗,也成為臺灣當代藝術萌芽的養分。

    【主題三 「當代藝術的宣告和議題」(202展覽室,4/15起,展至7/23)】

    國立臺灣美術館1999年面臨從舊到新的身分變遷,就在此時,美術館以一個大型藝術行為「引爆臺灣省立美術館」宣告不破不立的時代挑戰,在美術館空間內外上下作出歷時五十秒的爆炸性演出。與此同時,美術館開始入藏臺灣當代藝術作品,並迎來了策展人時代與當代藝術展覽生態的轉變。這些當代藝術的作品勇於直面挑戰舊制度、政治、社會、性別等禁忌,對於當下社會議題及現象有許多主張宣告、批判及討論,相較於現代藝術透過形式的革新來達到風格的實驗,當代藝術則拓展更多元的綜合媒材、形式和題材,投入更多在社會議題和自我主張與意識型態的表達上。

    此展區聚焦本館重要當代藝術收藏,包括蔡國強1998年〈不破不立—引爆臺灣省立美術館草圖〉,藝術家郭振昌、侯俊明、楊茂林、梅丁衍、陳界仁、袁廣鳴、吳天章、倪再沁等代表性作品。國美館2004年面臨整修期後重新開館,2005年以「青年藝術典藏」專案融入更多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創作藏品,臺灣當代藝術在美術館接軌國際藝術的推廣工作下,透過與國外藝文機構的合作(赴國外展出)、或者將臺灣藝術放到更大的亞洲文化脈絡下對照展出,加上2007年開始的雙年展策畫機制與國際平台,也再次拓寬了本館臺灣當代藝術藏品的多元性。本次透過國美館當代藝術典藏品來回顧並梳理這些策畫時代下臺灣藝術之核心議題和研究主題,包括「家園—離散」、「邊界—地緣政治」、「生命政治和人道關懷」等。這些臺灣當代藝術的關鍵主題不僅回應了臺灣藝術一直以來在文化溯源和主體性上的歷史追求和反思,也反映出普世人文價值的藝術關懷。

    【主題四 「從生活的呢喃到介入歷史」(103-107, 203-205展覽室、美術街,4/15起,展至6/25)】

    因為全球網路的發展,資訊取得變得更為便利,藝術家們創作所用的素材也漸為廣泛。2000年後的藝術實踐,已經無法以過去的類型學方法來加以理解,又隨著科技的突進發展,「新媒體」與「跨領域」藝術於焉而起,相應之下的各種媒介應用也成為藝術家們關心的對象。國美館可謂國內最早推動科技藝術與新媒體藝術的美術館,對於新媒體與科技藝術的重點關懷,也反映在本展的部分典藏精選中。除了對新媒體與科技藝術的培育扶植之外,國美館的「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計畫」,也記錄了一部分的臺灣當代藝術發展史,昔日的青年也漸茁壯而成為臺灣當代藝術的中堅分子。這些選件一方面以2000年後作為時間基準,另一方面也試圖對應國美館在典藏歷程中的時代轉進;雖然這些作品的關懷重點與表現形式各異其趣,但仍然可以觀察到有著對世界的焦慮,與無助、疲軟的抵抗,可能發展為荒謬莞爾但又具強力批判性的作品,以及更為關注自身生活與認同的作品,呼應了2000年後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幾個論述潮流,如喃喃自語與頓挫世代等。在此之後,這批藝術家開始轉向以田野研究為基礎,並以檔案文本為媒介,而介入、重訪,甚至重構歷史書寫,以歷史編纂為方法而開啟了對於藝術理解與美學形式的多元面向。

國立臺灣美術館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

推薦展覽

view all

國立臺灣美術館

【目光之外】2024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日期:2024-03-16 ~ 2024-04-28|台灣,台中市

9 days left

國立臺灣美術館

【目光之外-2024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日期:2024-03-16 ~ 2024-04-28|台灣,台中市

9 days left

國立臺灣美術館

【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

日期:2023-12-02 ~ 2024-03-10|台灣,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