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99°藝術中心

【冥想花園 】 美好的世界 無限循環

  • 展期

    日期:2023-06-03 ~ 2023-06-24

  • 地點

    11262台北市北投區承德路七段286號

  • 參展藝術家

    吳銀海

  • > 美好的世界 無限循環
    展  期 | 2023.06.03 ( 六 ) - 06.24 ( 六 )
    茶  會 | 2023.06.10 ( 六 ) PM 03:00
    營業時間 | 上午11:00-下午6:30 (週日採預約制、週一公休)

    美好相遇,以時間原型,在光的雕刻下幾乎遁形,像七彩般的綻放,冷冷燃燒著奇異光彩,在透明度裡,抽離了情感,靜靜凝視。像觀察植物般的眼神,以事物本質發揮,持續恆久,不知不覺也能感覺獨立。我栽種一端,致力於創作,由創作所創造出的肉身解脫,野性花草一般隱匿,哼唱生命歌聲。

    精神上的天然中心,最初起點,豐盛的空性之地,凌駕於一切,

    於是,
    我若光中,隨著風聲,
    隱身成為最美的遠遊,
    輕輕滲入,然後循環,響徹空中。

    ◆ 創作理念說明:

    關於色彩的兩種路徑
    自動性技法與心靈繪畫是否有直接關聯 ?
    中國寫意畫和西方油畫相比較,是否更有意境?
    抽象藝術如何回應今日我們所屬的世代?
    作品想要傳達的內容?在語句、語言訊息的部分
    藝術如何解決生活問題?
    美學含義的抽象思維觀察


    ◆ 關於色彩的兩種路徑

    我的創作在色彩變化上分為兩種語境,黑白部分是純粹指示與象徵,也是對本體看照凝視的關注,就像太極圖,黑白兩色,代表陰陽和所有相對事物的本質變化,即後天萬有繽紛五彩根源,引申擴大造化氣行流動的多色表現。所以,黑白及色彩相續,有許多生與見,是先天與後天、本體和現象的諸多證明,遊走其中的感觸,即是我對萬有變化和本體空性根源的歸因往復與剝離。

    這是宇宙自然的道理,觀察于現象,還原於氣象,點燃自身含義超越的美好本性,建立起人性中的自然,以此接近清晰和單純,使創造再生與覆滅情況,更加完整予空性表現能力。由內部到外部,移動和靜態反動來往的變異,發展成有秩序,非人為系統的明亮,這具有極端指向性的潛在功能,基於靈氣往復運動、交織循環以至完成創造變體的可行性。

    ◆ 自動性技法與心靈繪畫是否有直接關聯 ?

    在形式表現方面,抽象繪畫的任何技巧,若不是發自於內心,以致無法區分出情感來源,像是一般機器式的生產,在造形上雖有諸多變化,但本質還是屬於無性情境的視覺繁殖。

    強調技法優先的自動性表現,基本是根源在物性心理的淺層行為,藝術家想要通過減少人為干擾,以形式上的情感抽離、技法抽離為導向的方法。而另有一種靈動式技法,雖稱為技法,但卻是超越技法的非
    技法,因為以自動性技法來說,它有一個主導者,也就是肉身腦性思維的驅動,想借由先行設計,而進入無腦的機械式物質惰性表現。而靈動性技法,則是超越肉身思維與物性的局限,由靈性本質進入無為心境的靈動式,悅性心靈體質的活動 。

    而其中顯性與直接的靈通方式,是以靈神體為導向,肉身只作為媒介的傳達,所以身體雖然在動,卻是動無所動,不知所動為何的的自然靈動,肉身思維幾乎是零覺知的參與。而另外一種則是屬於隱藏式的直覺觸動,主要是靈體和肉體的頻率相當,所產生出顯隱相映的特質,外在雖與常人無異,但當下肉體接收的靈訊幾乎已經完成,並且趨於同步顯性的神秘特質,他有更多的實際感受,因為先天靈覺和後天身覺在頻率上同時且相契 。

    無論如何,他們都屬於天人合一的體現,不同的是顯性與隱性區別,主要還是因為個人體質而產生差異,若是能充分適性,了解適用,自然沒有優劣好壞。畢竟宇宙靈界的多維顯示,能增進彼此中和了解,學習單元的本體,由單元而至多元,再由多元體現單元,這才是開放與多元循環的要義。

    所以不論是自動性或靈動性技法,或是靈動性技法的顯性或隱含性,明白自身所處及所行之事的一切,都在正確途徑和態度上謙性展開,自然超越好壞分別,因為物極必返,返中為上的道理都體現在萬事萬物,有形與無形及性靈本質之上。

    ◆ 中國寫意畫和西方油畫相比較,是否更有意境?

    寫意繪畫是中國文人畫的根性涵養,主要流行在人與自然的各種統一面向和宇宙觀察中, 更是體現中華語境脈絡的重中之重,輕中之微。寫意繪畫直指心靈意境,單純領悟于事物神思,引發人們內視探照,這在視覺含義上已得深刻印證,且是提升靈質穩定放送的方法。而相對複雜富有表現力的西方油畫,則有更多物性研究與心識軌跡延伸,從本質上講,它也是連繫改善意識水平的良好媒介。我們通過詳細的材料及方法論述來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其中或許可以看出端倪。

    東方畫脈一直是以寫意為主,黑白為用。描寫陰陽事物於未發之前,意念之先,自由形象指向靈魂概念。精神上寫虛不寫實,屬太極實相之理證,能有更多想像迴旋及靈性跳躍空間,強調以神引虛,虛達實用的法則,傳達多元維度的宇宙視角,是先天和後天,一本萬殊的回溯倒敘與演化過程。西方則是以物性研究基礎,五色為用,描寫事物於陰陽之後,精神上寫實不寫虛,以實究實不究虛的八卦五行過程實證。

    凡事著重在意念及心境完成,東方精神由內而外,通過虛空質界導引其實用性,自然是以修養心靈為重,意境為先,物質的研究在理科本質上,顯示了短暫生命起滅而非究竟超越解脫,所以一切都是以根源為主,精神靈性為先,寫實的研究則趨於後位。這是不同於西方的由外而內,以物質優先,人本出發,實際感受的所有研究基礎,屬於獲得後天情感和理性的階段;研究于複雜事物,並在其中進行精確思考,於物性規則增限極大發展同時,身心伴隨的意識根本,則需由神識回歸於一的法則,才能得到精中之氣,氣中之神,由神而還虛。

    這是東西方兩者能夠互補契機,以東方意境神用中軸,結合西方物性人用輔究,才不致落於偏道,而失物性之根,靈性之源。

    ◆ 抽象藝術如何回應今日我們所屬的世代?

    在藝術上,當我們談論抽象和具象之間的聯繫,大致上可由二個方面做切入,一個是形式上的,另一個則是從本質來分析。

    抽象藝術藉由抽離具體形象,引導觀者進入事物本質的核心,而做為核心要件,當然是在人類精神文明,以及靈性超越上做出貢獻。我們現在談論的是具有精神性的抽象畫,若是在靈性上帶有暗階起伏,不具精神明度的作品,我個人還是稱其為具象畫。因為它不具有超越性和超驗性,是相對有限的抽象,雖然形式上符合了抽離的原則,但內涵上仍屬不明確,無法引入精神在可識別的具層面和心理表徵中提昇靈性高度。

    所以做為一個判別想法,由本質而生的抽象畫,並不單以形象抽離為標準,而是朝向更高精神領域的定性原則,超越有質界以致無限的多度思維。

    而藝術家們為什麼要將事物由形象中抽離出來,根本的原因是希望觀者能不受空間既屬觀念的制約,從色彩、光線、結構、大小遠近的思維中解放出來,最終才能獲得形式的本質來看待形式問題,直取核心價值。真實領略這份價值泉源,才能肯定其他多元複合體的存在性支持,以純粹的感知欣賞學習進取心態,閱讀我們的周遭,這也是抽象畫入世的積極態度。

    無論是對世界具體依附的入世做法,或是抽離形體的出世精神實踐,我們都應該以提高和顯示學習成果而努力,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功夫。具象和抽象不在於形式上的判別,而是精神的依歸,心質的展現。

    於是
    若言抽象,沒有具象的過程,該如何超越。
    若言具象,沒有抽象的開放,形式如何再用。
    出象不離入象,入象不離出象。
    具象與抽象是先後的作用,連續的功能,本屬於一體。
    不在於技術尋求,這是藝術創作大門,
    不變的真性所在。

    ◆ 作品想要傳達的內容?在語句、語言訊息的部分

    語言文字具有影響魅力。在創作上,各種面向都需要文字開展,然後才能進一步或者同時傳達其內容。文字等同於創作,就像媒材一樣、它讓作品可以延伸。

    在這個部份,我嘗試描述自己的創作,主要也是希望通過文字闡明精神,或使表達更加清晰,以便觀者也能透過文字接近作品,產生聯繫。因為有些時候,如果不是基於內在經驗或者價值同感,對作品的相映程度和理解就會存有差異。起初,我試著寫一點新詩,主要是覺得新詩相對單純也比較輕鬆,具有文人感性特質,非常接近創作本質,這是通過新詩理解的好方法。在那之後,我同時完成一些論述,是基於認知觀點解釋繪畫狀態和想法,屬於系統美學的範疇。最後存有的一種古典文體,對仗式文言文,是對於古典中國語言本質直趨於當代表現感到認同;因為它的經典語式,偏向純粹極簡用意,和東方精神傳承的思維脈絡有一致特性,如果在古典風格上經歷冥想、靜心體會,抽象藝術也具同樣語義內涵,可以引人直心感受,是一種理式的極致表現。因此,作為一個創作者,與藝術材料發生對比,文本是一種學習和共享文氣的方式,使觀眾能夠加深情感交流、聯繫思想和著作。

    而對於文字的明確契機,是在2001到08年之間,銀海開始理解精神世界的真實存在以及與道家精神進行能量培養的過程。期間並完成了一序列靈體寫真天書,對往後人生和藝術文字表達都有重要的啟發作用。接著始於人道的實踐階段:進入以誠立本,以真為源,以善為引、以美為為饗宴的人道關懷回歸期。接受了諸天,地、人等多元磨難與教導,體會了正法、正脈、正思惟的正善繪畫系統。並於2017年均向文以載道的方式,確立了創作的五大文體 - 古典、中質、新詩、自然、與寫真體,用來承載道體,作為畢生創作的終極關懷與主軸。

    ◆ 藝術如何解決生活問題?

    藝術追尋來自心靈啟發,而當中所須面對的,卻是與生活和經濟衍生出的各種問題相關。

    對藝術家而言,創作的初衷非關商業,商業行為應是創作之後才有的選項,並且不是每位藝術家都會想去碰觸此區塊。在現實上,藝術創作需要更多經濟注入,而作為基礎獲得物質能力的方式,巧妙天份亦不相同,這是一連串無法避免的生命課題,既使不是藝術家身份也得同樣面對。有多少的現實能夠實踐多少理想,天秤兩端的平衡機制,如影隨形,能夠實際一點是好的。但只有現實也是不行,尤其對於創作者而言需要有更多實驗和冒險精神。我們腳下同時踩踏著二條船,一條是現實,另一條是理想,冒險就在其中。期待與冒險可以創造條件;重要的說,對於逐步處理當前狀況並與理想做法保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非常有意義。理想的達成亦將回歸於現實接續,不僅限於精神層面,由它拓展出的動能無有止盡,這是一個不斷變動的追尋與學習。然而,如果條件不足以相應理想時,即應適時的放下或調整階段順序。否則,期待會變成難以承受的壓力,這將阻礙我們的轉換能力。尋求如何為內部和外部同時行動,創造有力條件,以確保有足夠儲備精力的智慧,這需要一點技巧與心思想像,可以讓自己再次出發。

    畢竟人的角色,所要面對的有形質界與無形精神領域的雙重關注,並非是我們可以隨心所欲、隨想可成。藝術創作提供一個不受拘束,體驗單純的機會,我們可以付予它更多使命及其他衍生價值,但是透過創作所能產生的喜悅,相信是物質世界所不能比擬,它讓我們在降低對價關係原則下躍動出生活的意義,並且短暫跳脫有質的枷鎖,純粹向生命核心邁進,這是一種生命本能,和呼吸與自由感受同步,值得我們盡力保有。

    ◆ 美學含義的抽象思維觀察

    抽象抒寫的本質體現,是源自於氣與數在精神合併總和後,所散發出的一種靈質形式,它有著許多與內在生活修養有關的優點。因此,在談論抽象抒寫時,應該於神靈與人性美德方面有更多解釋,和陰陽感受上的實際說明。學習者,在對自然尊重的誠直心意裡,更要提昇把握到與人神因果關係的原則之上。

    神道,乃生命之源,屬於開創自然力量的執行者,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個界定生命,都是其連繫與繁衍的內在含義。並且在漫長生命歷程中,有一定數目的靈體,將會再以神聖方式返回神道。我們盡其一生都想知道,了解自己是從何而來,將往何處而去;確定此身方向收益和損失,在靈性DNA上下功夫,建構出更多的精神力與永生因子。觸及輕靈時光的同時,更有一股隱形力量牽引,提醒我們時刻尋求實踐,不能違背自然定律,它含有各種道德品質、言語公義與中道思想,確保它能貫穿所有內容和生命質量,了解神靈教導的目的。

    這種質量是從創造精神所繼承,體現在藝術上的鏈接,皆是由「一點」而來,關鍵處在於使人專注的隱喻能力、圖像事物或其他可提昇形上力量的凝神抒寫和反思性表現,與無數人眼神中的交匯組合。也就是說,它可以測試眼力,精神力,並且引發冥想,導引觀者看到大象,一定是由心出發,體會運氣,無為與等待和中間質介的巧遇。這在生活當中時刻都有,在縫隙、在主客體間無處不在,只是我們很難從心遇見。所以視覺精神力量的養成,應結合技術與測試的一面,推衍成人、物、體、神的原始第一義自然原型,才能清晰回歸與尋求靈質優先,並基於方向的純淨,成為一道廣闊深刻,全部覆蓋的經驗。在內部,我們可以每天鍛鍊自己,在外部,則是使用美好的德性做連結,整體應用是具有一致性的神人體現。思想和語言在這裡積極發生,真實德性更是作為思考世界的老師,使得我們可以輕鬆理解所有天地自然的廣泛性,這是微妙的目的、自在傳遞。

    抽象繪畫發展至今,雖有諸多流派的不同,但主要是來自精神和物質傾向與出始點不同。這有很多討論,掙扎與不協調,並且容易令人困惑。我的創作在力求清澄精神靈性細微之處,作為表章之路,並無異同,在永恆路上,仍然可以互相印證,通過其含義書寫,直探自然根源的可能性。

99°藝術中心吳銀海 美好的世界 無限循環

推薦展覽

view all

99°藝術中心

【黎志文紙上作品 1976~2021年】

日期:2024-01-06 ~ 2024-02-24|台灣,台北市

99°藝術中心

【問境,山水有無間】

日期:2023-11-01 ~ 2023-11-26|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