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台北市立美術館

【硓「石古」山】陳順築個展

  • 展期

    日期:2015-01-24 ~ 2015-04-26

  • 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3樓展覽室(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 藝術家陳順築(1963-2014)首次大型回顧展《硓「石古」山–陳順築個展》,將於1月24日(週六)下午三時於北美館三樓展覽區展開。崛起於解嚴後的台灣當代藝壇,陳順築以個人情感及家族記憶為題材的複合性影像裝置,將攝影與具時間厚度及歷史感的物件結合,突破傳統攝影的寫真與紀實功能,召喚出隱藏於社會的集體情感,為90年代台灣藝壇的複合性影像裝置先驅。

    北美館館長黃海鳴評述此次回顧展,認為陳順築非常勇敢地面對人類不可逃避的生離死別,細膩地處理家族情感及鄉愁帶給他的衝擊與力量,幾十年來的創作,以藝術作為生命與死亡的介面,他的藝術能量讓作品突破個人生命經驗的疆界,延伸為全人類自視的視角。

    本展以陳順築出生地澎湖所產之特殊地質硓「石古」石(coral stone)為名,他離開澎湖渡海到臺灣,對於家鄉、親族的依戀與惆悵,是往復纏繞他心頭的殘念,也是創作中反覆回顧的重要主題。硓「石古」石質輕、多孔的珊瑚礁岩體,數百年在澎湖用於築牆砌屋,在陳順築的創作中借用為原鄉意象,也呼應他對原鄉的眷念及難以割捨的家族錯綜情感。在展場規劃上,策展人方美晶將北美館3樓呈對稱分布的展間分為中軸及左右二區,中軸線上的作品自展場入口依序為〈石敢當〉、〈水相〉、〈家宅─四乘五立方〉等作品,右側呈現藝術家早期探討家族情感之系列作品。<家族黑盒子>系列為1992 年,陳順築從家族翻找出數十來年的老照片及老傢俱殘片,經過手繪、塗漆,重新賦予意義,轉化為藝術作品。其中時間與空間的層積,壓縮於在陳舊的物件,一口口古董傢私,集結了蟲屍、棉線、燈泡,成為攝影及複合材料創作;一張張薄薄的相紙,經由陳順築的判讀與重構、散發出既疏離,又渴望溫暖的力量。<集會・家庭遊行>為藝術家於1992年至1995年以肖像攝影方式,拍攝澎湖6位親人及臺灣3位友人而策劃之大型地景裝置計畫及影像作品,並以本作奪得第23屆臺北市美展「臺北獎」,獲邀參加日本福岡、捷克布拉格等地參展。自1990年以關懷故鄉澎湖的攝影系列作品<影像潛像>嶄露頭角後,陳順築以敏銳的感思,結合無形的記憶及過往的生命,揀選收集深埋的家族記憶與舊物,創造出新美學維度。

    展區左側呈現藝術家近十年來的創作路程,2002年陳順築落居新店山區,2006年與傅本君女士步入婚姻,<殘念的風景>系列將妻子的髮絲融入創作,表達他對髮妻濃烈的情感及未盡之缺憾,留下生命遊走之際,所尋覓到的非尋常風景。因應整修新店家宅而創作出的<家宅-四乘五立方>系列,則是他飄海渡台後扎根而下的定錨。居旅新店山中、與自然共同呼吸的生活是讓他休養生息後重新出發的力量,能以嶄新的姿態告別舊記憶。他與藝術家友人組成’「新店男孩」,將新店山區的生活經驗轉化為繪畫、攝影及錄像裝置創作,迥異於個人原有風格。陳順築以「新店男孩」為名之作,也將於展覽中呈現。


    2014年,陳順築將硓「石古」石的意象,置入新作〈轉生術:硓「石古」山〉系列中,結合絹印版畫及壓克力顏料,將家鄉壘砌如山、形式不規則的硓「石古」石,轉化為巍峨的祭壇,為其獻花、獻豆、獻果,結合創作及藝術中的生命力,與原鄉之眷戀,縫合其懷鄉記憶的孔洞。

    《硓「石古」山–陳順築個展》展出陳順築創作生涯中近200組件作品,自80年代藝術家大學至服兵役時期的影像,手稿,佈展影片等,完整回顧並記錄陳順築的生活與創作軌跡,梳理其在影像創作及實驗上,為台灣攝影擴展出的多重語義及視覺美學。他取材生活,卻以理性、寂寞的眼觀看潛藏在物像背後的情感。陳順築豐富的創作生涯,勇於突破創作窠臼,不斷擴展攝影語境之未竟之言,也豐富了影像在意義上以及運用上的可能性。他由過去看到未來,而他的作品則引領我們從未來看見過去。藉由此次大型回顧展,北美館將藝術家的創作語法、其藝術表現的延展及豐富性,完整的呈現在國人面前,對於亟於找尋新語境的當代藝術及攝影界而言,陳順築所留下的藝術成就,足令當代及後世緬懷及研究。

台北市立美術館硓石古山陳順築

推薦展覽

view all

台北市立美術館

【一分鐘台北】歐文.沃姆個展

日期:2020-04-02 ~ 2020-06-14|台灣,台北市

台北市立美術館

【紀凱淵】2017紀紐約個展

日期:2017-04-08 ~ 2017-06-04|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