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新竹市美術館

【物境與塵光】

  • 展期

    日期:2023-12-19 ~ 2024-03-03

  • 地點

    新竹市東區中央路116號

  • 相關連結

    新竹市美術館網站

  • 參展藝術家

    丁昶文、李澤藩、倪瑞宏、郭敬耘、楊草仙、張茂森、鄭銘梵、何德來、李霞、范耀庚、蕭如松

  • 文/楊佳璇 Yang Chia-Hshuan


    新竹自古以來人文薈萃,在現代概念的「藝術」之外,地方上也具有「技術」的傳統脈絡。本展從「藝術/技術」的概念出發,一方面從「藝術」詞源的「技術」意涵,來討論地方「技/藝」所生成的製造地方性的技術,展覽亦鏈結新竹的工藝產業(螺鈿、玻璃工藝),企圖從技術呈現層面,藉由物質性的轉換與提煉,從材質到物質、產業脈絡,擴及探索新竹前輩藝術家作品中的記憶及其內在精神性。


    由於天然資源、氣候與環境等條件,造就日本政府殖民臺灣時期,新竹工業史的發軔,其地方工藝的樣貌則在此工業、民生產業的脈絡下成形,例如新竹玻璃工藝是脫胎自玻璃工業的轉移,除了玻璃產業之外,新竹另兩項特殊的工藝產業,即為螺鈿與漆藝,這兩項產業的發展,與漆樹的種植以及木雕家具產業關係緊密,當中所涵納的,是日殖時期日人由越南引入熱帶漆樹於台灣廣植成功的背景,後來造就出新竹成立製漆廠,以及理研電化工業株式會社漆器工廠於新竹的設立,繼而形塑出與漆藝、家具生產密不可分的螺鈿工藝於新竹的發展脈絡。


    此工藝史建構下的技術發展脈絡,隱現出一條勞動生產狀態的變化軌跡,即擁有技藝的工藝師,從集體工廠生產線,轉移至個人工作室型態,繼而形塑出藝術創作的表現。在此「技/藝」並存的脈絡軸線下,此展覽從新竹市文化局所典藏的藝術品出發,將玻璃、螺鈿工藝,以及透過東、西方不同媒材表現與類別的作品相互匯聚,將不同類別的作品,視為既承載不同知識、時代、文化歷史的見證物,卻又各自具獨特性象徵的物質性物件,在既有的大歷史敘事下,彼此交織出媒介與物件的關係連結。

    展出藝術家丁昶文,以「玻璃」作為此次創作的核心元素,從「光」與「觀看」的概念出發,他將製作玻璃鏡頭的精密光學技術,類比捕捉與感知周遭世界的眼睛,而製作玻璃鏡頭時,玻璃原料從高溫的流動液體,乃至冷卻為固體的過程,則形同藝術創作過程「從想法(流動)到實現(凝結)的轉變」。另外,他亦以影像裝置結合「框」的概念,從畫框到屏幕,進一部探討「框架」在不同畫家創作風格和觀看方式中的體現,以此回應三位新竹前輩藝術家何德來、李澤藩、蕭如松畫作中的技術與風格特色。此次他並與新竹玻璃藝術家鄭銘梵進行技術的協作。


    連結工藝產業與技藝的關係,展覽將李澤藩早期以玻璃產業為描繪對象的水彩畫作《玻璃工廠》與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典藏的鄭銘梵玻璃工藝作品《松柏長青》進行並置對話,另外,亦邀請藝術家倪瑞宏與新竹前輩工藝師張茂森的螺鈿創作,以共同展出的形式呈現,將不同世代的繪畫語言與工藝創作,進行跨越媒材語彙、時空背景,乃至作品中不同物質特性的異位對照。

    新竹市文化局的典藏中,李霞(1871-1939)與范耀庚(1877-1950)的作品,揭示出新竹書畫藝術傳統中,庶民儒士的雅集交往脈絡。李霞在昭和3年(1928)自上海來到新竹,經常寓居范耀庚寓所,與范耀庚建立深厚情誼,並曾應聘擔任「新竹書畫益精會」繪畫審查委員,其民間人物題材畫作,迎合當時世俗化潮流,對於臺灣民俗彩繪影響深遠。李霞與前後來臺的福建畫家,亦在日治時期中國繪畫傳統日趨勢弱的臺灣,形成一股「閔習」的繪畫風潮。楊草仙(1838-1944)的作品雖非新竹文化局典藏,其於1927年9月來臺三年,期間多半寄居新竹北郭園,亦顯現新竹這段文人雅士與畫會活動匯聚的記憶場景,此次展出其草書作品《草書橫披(靜觀)》,也作為此展覽帶領觀者切入「觀看」與「物質」的路徑。


    展出藝術家郭敬耘,則經常透過創作改寫檔案紀錄下的歷史,其2019年的「微型採礦:溪畔的克里奧人micro mining : Creole along the riverside」系列為2016年發起的計畫,透過個人身體挖掘地表物質的「採礦」過程,尋找殖民活動下人類與物質資源的離散遺跡,其《溪畔的克里奧人》三頻道錄像裝置、《偽考古文物》等作品,以虛構、真偽的敘事與物件,討論島嶼與不同政權的聯繫,並將濁水溪畔挖掘的土壤、人造物為材料製作成偽考古文物,連結出陶器生產與戰爭、生活與產業鏈的關係。對應新竹在日治時期,由於豐富的工礦資源(石油、矽砂、煤炭、天然氣、石灰石)所生成的工礦業,提供給觀者另類的考掘想像。


    由上述置於不同時代、區域的工藝、傳統水墨與水彩、當代作品的交錯,並以「物境與塵光」作為此展覽主題,將作品視為在非固定的環境、情境、語境中,所連結人之間關係的媒介物,希冀以非歷史的眼光,重新以不同的組合來觀看這些作品,也作為重新理解作品價值的方式,如同光照射下,隨空氣流動卻未真正落定的浮塵,其意義與歷史定位,亦呈現變動與多維度的狀態。

    .

    展期 | 2023年12月19日至2024年3月3日
    開放時間 | 週二至週日早上9點至下午5點(每週一休館)
    地點 | 新竹市美術館(新竹市中央路116號)

    參展藝術家 | 丁昶文、李澤藩、倪瑞宏、郭敬耘、楊草仙
    工藝典藏藝術家|張茂森、鄭銘梵
    典藏藝術家 | 何德來、李霞、范耀庚、蕭如松
    策展人 | 楊佳璇

    主辦單位 | 新竹市政府
    承辦單位 | 新竹市文化局
    特別感謝 | 李澤藩美術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美術分館、國立台灣美術館

  • REFERENCE

    新竹市美術館網站

新竹市美術館李澤藩蕭如松何德來楊佳璇

推薦展覽

view all

新竹市美術館

【週末】

日期:2024-09-10 ~ 2024-11-10|台灣,新竹市

新竹市美術館

【沐手爾爾】Touching: Material-Makers and Their Worlds

日期:2024-06-18 ~ 2024-08-25|台灣,新竹市

新竹市美術館

【棲居關於路邊的風景與我們】

日期:2023-09-19 ~ 2023-12-03|台灣,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