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文紙上作品 1976~2021年】
-
展期
日期:2024-01-06 ~ 2024-02-24
-
地點
112台北市北投區承德路七段286號,S7美術館G&L樓
-
相關連結
-
參展藝術家
黎志文
-
展覽自述
黎志文為開拓臺灣現代石雕藝術重要代表藝術家。1949年生於香港,大學時選擇就讀國立臺灣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科,畢業後至義大利著名的世界雕塑中心卡拉拉(Carrara)石礦區亨魯 (Henraux)石雕工作室學習雕刻,在工作室見習期間使黎志文有機會接觸到如亨利˙摩爾(Henry Moore)、野口勇(Isamu Noguchi)、彼得˙卡耶拿(Pietro Cascella)等國際著名的藝術家。經歷四年學藝生涯,獲美國雕塑家羅伯˙魯辛(Robert Russin)研究獎學金至美國懷俄明州攻讀碩士,並於1980年取得美國懷俄明大學雕塑碩士學位。後遠赴荷蘭遊學,於1982年取得荷蘭職業藝術家資格,正式展開專職藝術家生涯。
1982年國立藝術學院(今臺北藝術大學)於關渡創校,1984年邀請黎志文回臺任教於美術系,成為臺灣現代雕刻學院系統第一代的教學開拓者,至2016年退休,超過三十年時間奉獻於教授石雕藝術。同時黎志文也以臺灣為創作基地,其雕刻創作產量豐且質量高,受到國際藝術界的廣泛認可,包括荷蘭國家BKR視覺藝術機構、美國懷俄明大學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日本原美術館、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韓國首爾市政府、中國上海雕塑公園等都收藏有他的作品。在國內,更是臺灣公共藝術界的先鋒,可謂華人雕塑界中的指標人物。
除作雕塑之外,我也常作平面作品,去記錄下最新鮮的構想。為免此感覺和想法消逝,因此是快速地去完成,且是不精細、粗獷的,此正是我作平面作品最原始的想法吧。
平面作品大致可分為繪畫和草圖二類。早年觀看龍門石窟中的石刻碑文拓片,感到其筆畫行間非常具 有雕塑造型的空間感,蒼勁古崛、直率大方,應是當時佛像雕刻師所作,特別地吸引我。我進而採簡單抽象的象形甲骨文,用黑壓克力顏料加上墨汁塗在厚紙上,再用磨石等工具在黑線上用力削磨,去 仿其碑拓效果,總有一種雕刻效果。此類繪畫作品呈現一種厚重堅實,粗獷直接如同石雕,有時我也稱之為「紙上雕刻」。
另外,英國理查‧龍(Richard Long)的《A Line Made by Walking》(1967)和美國勞勃‧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Erased de Kooning Drawing》(1953) 兩作品,也提醒此類紙上削磨黑白作品,再悟老莊之「道可道,非常道」和「無用之用」的精神價值。
從在義大利作雕塑時開始,我便習慣用石膏或陶土做些小模型來研究或參考,除此之外最方便的便是 作草圖,來捕捉一剎那的構想並記錄下來,有如日記一般,寫下我不同時期的構想。
小小的草圖雖是簡單初念,但卻是很珍貴的,這些可以幫助我延伸出很多不同的構想,羽化成日後的 雕塑作品。模型草圖對我而言等同成品一樣,然而模型草圖等會給我多一份先發的興奮衝動。
- 黎志文《紙跡》
此次個展的主題為「黎志文紙上作品 1976~2021年」,同時也是99°藝術中心113年度的第一檔藝術展覽。本次共展出36件黎老師紙本平面繪畫作品,展覽將展出老師1976年至2021年間的平面創作,展現他在平面創作上對東方美學境界裡追索之核心。
展演名稱:黎志文紙上作品-1976-2021年
展覽日期:2024/01/06~2024/02/24 (每周二~六 11:00~18:30)
開幕茶會:2024/01/13 14:00
藝術座談 : 2024/01/13 15:00 與談人-陳貺怡 (國立臺灣美術館 館長)
展出地點:S7美術館G&L樓 -
REFERENCE
推薦展覽
view all【舞線系列】吳丁賢個展
日期:2024-10-05 ~ 2024-10-26|台灣,台北市
【Dreaming】安末煥 An Maran Solo Exhibition
日期:2024-10-05 ~ 2024-10-26|台灣,台北市
【咸亨宇宙-閃耀在紛紛的瞬間】吳銀海個展
日期:2024-10-05 ~ 2024-10-26|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