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博物繪—浙江自然博物院典藏展】—神話之鳥分身出沒

  • 科學繪圖融合科學與藝術,是傳遞科普訊息的重要推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x浙江自然博物院《博物繪—浙江自然博物院典藏展》3/28起於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登場,有63件浙江自然博物院精選館藏首度來臺展出。特展主題聚焦鳥類及植物,呈現博物學家的自然觀察與手繪紀錄,也呼應鳳凰谷鳥園的自然生態教育角色。

    每當科學家發現新物種、建立模式標本時,科學繪圖扮演重要角色,科學家透過精準描繪生物構造與特徵等,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為該物種留下存在證明,有助於日後鑑別、對照物種,提供科學新發現與研究所需的關鍵證據。

    《博物繪》不僅突顯自然史博物館的使命與角色,也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15項「陸域生態」,希望邀請公民共同認識生態系統保育,盼邀大眾從科學繪圖的角度出發,觀察豐富多彩的動植物世界、在美學中理解自然史知識。

    這次展覽共呈現63件均來自浙江自然博物院典藏的科學繪圖,觀眾能欣賞到27件臺灣鳥類繪圖,有普通鳾、紫嘯鶇、黑翅鳶、黑枕王鶲、松鴉、星鴉、綠背山雀、河烏、白鶺鴒、白頭鵯、黑枕黃鸝、水雉、黑嘴端鳳頭燕鷗等作品。

    其中被稱作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是兩岸共同保育的重點動物,牠曾消聲匿跡將近100年,一度被認為已經絕種,1999年科學家在馬祖列島又發現牠們繁殖的蹤跡,如同神話般再現,引起全球關注。

    展區分為三大單元:「博物繪畫-起源與演變」、「科學繪圖-認識世界,傳播知識」、「當代博物繪畫」,引領觀眾回顧科學繪圖的前身與發展歷程。

    「當代博物繪畫」有10幅曾孝濂老師的水彩畫真品,還有盧濟珍、朱小元、張瑜、陳子胄、李聰穎、田震瓊等畫家的創作;媒材涵蓋水彩、素描、墨水、鋼筆、油彩等。除了鳥類之外,還有植物類28件、真菌6件、獸類2件博物繪圖,展現動植物的多樣面貌。

    《博物繪》即日起於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松鶴館展出,展至2024年9月26日,歡迎闔家把握展期來南投鹿谷山區踏青、賞畫!

  • REFERENCE

    《博物繪—浙江自然博物院典藏展》官方網站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科學繪圖鳥類植物

推薦展覽

view all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反毒遊意思》特展】—創意、趣味來反毒

日期:2024-04-02 ~ 2024-10-13|台灣,台中市

109 days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