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金車文教基金會

【「自我測試開始」—新技術下的感性回音】

  • 展期

    日期:2024-04-16 ~ 2024-06-23

  • 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

  • 參展藝術家

    林沛瑤

  • 文/柯曉如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獨自一人地,對無數個不在場的人說話。」

    「說」是潛存於人們內心的原初本能,是個體與他人交流的渴望,也是確認自我主體的重要途徑。透過向他人說話,我們可以感知到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絕對阻隔,進而繪測出自我意識的邊界;而自己對自己說話,則是將自我裂解出「說」與「聽」兩種角色,並透過此種主客體的無限翻轉,進一步推動對自我主體的確立,「我」也在此種虛實重疊的情境中逐漸清晰。

    藝術家林沛瑤於金車文藝中心的個展「自我測試開始」(展期:2024年4月16日至2024年6月23日)便是圍繞著上述高度抽象的心智活動展開。展覽集結藝術家2020至2024年間的作品,由影像作為主旋律,結合VR、3D列印等新媒體技術,創造出虛實交錯的疊影;並以簡潔的展場陳設、極低的說明文字、近乎純白的色調,打造出如夢遊一般的空間。

    儘管展覽帶有某種孤獨與私密的調性,但作品卻不時地透露出傾聽與對話的細微渴求,同時也伴隨著對前述新技術感性潛能的開發。

    【啟程:跌入愛麗絲的樹洞】
    步入二樓展場,迎接觀眾的是左右兩側的柱體上,運用3D掃描及列印技術製作的「雕塑」《聽說(向梵谷致意)》(2023),以及放置於後方地面上的影像作品《離開地球表面》(2020),指引著觀眾「進入」藝術家搭建的真實幻夢。《聽說(向梵谷致意)》是藝術家掃描自身器官局部,重新組裝而成的自我副本。一隻持著耳朵向觀眾伸出的手(聽),以及一隻以手輔助,豎起的耳朵(說),看似單純致敬十九世紀藝術家梵谷割耳的軼事,實則巧妙地將其借喻為某種感受世界與自我的敏銳之耳。不同於梵谷的離世狂巔,林沛瑤割下的「耳」則做為某種傾聽的隱喻,邀請觀眾傾聽藝術家囈語呢喃的同時,也積極地豎起耳朵,接收來自外界各式各樣的聲音。而《離開地球表面》則將愛麗絲夢遊仙境動畫中,女主角跌落樹洞的片段,投影至被鋸斷的樹幹剖面。配合藝術家手持雕刻刀的鑿刻動作,愛麗絲彷彿跟著跌入了藝術家開鑿的世界,而對壓低身體觀看作品的觀眾而言,似乎也隨著愛麗絲一同墜入。此外,「樹洞」也作為現實世界與夢境世界連通道的隱喻,引領觀眾往展覽深處探入。
    不同於視覺藝術中慣習的「藝術家之眼」,展現藝術家高度個人化且較具封閉性的獨到視野,林沛瑤以更具溝通意味的「藝術家之耳」做為開端,儘管展覽仍脫離不了視覺主宰的架構,卻富饒趣味地點出展覽的主旋律之一:「聽」與「說」(或更廣義的「接收」與「傳遞」)的主客體轉換。另一方面,對愛麗絲樹洞的鑿刻,則撬開了展覽的另一個核心—抽象意識與實際感官之間的交互關係。對此,藝術家透過影像與實物的搭配,進一步貼近此種虛實交錯的灰色地帶,而這樣的形式可以在接下來的展場中持續見到。

    【影像與物質的多面虛實】
    通過前述的「愛麗絲的樹洞」之後,接著迎來的是《雙面人》(2022)與《換季》(2023)兩件作品。《雙面人》在字義上指涉有著「兩面」的人物,作品的形式也與此呼應—將女子的影像投影至同一個展板的兩面。然而在實際的觀看體驗上,卻呈現出與作品名背道而馳的面貌。在面向入口處的一側,觀眾可透過一個如窗框般的玻璃,看到一名女子的正臉,她緩緩地向後轉身,並進入白色布簾的籠罩。而當觀眾繞到展板背面,則會見到完全相同的影像,不同的是,此處的投影呈現出女子全身的樣貌,彷彿方才她正躲在展板後方望向我們。儘管此處僅有一個影像,但窗框的引導讓觀眾產生錯覺,進而期待繞過展板能見到女子另一面的身影,然而完全相同的影像卻帶來了某種不協調的感受,猶如當頭棒喝,將觀眾從影像的迷障拉回現實,再次提醒這僅是一個虛擬的投影。《雙面人》以操弄「錯覺」把戲,點明人類觀看事物時的「腦補」,也透過這個形式單純的作品,企圖使觀眾意識到自身「觀看」的主動性。

    相較於《雙面人》傾向邏輯思辨與技術性的操作,《換季》則為令人莞爾一笑的幽默小品。號誌燈的光線照射在一旁路樹的葉子上,紅光與綠光的交替,葉子彷彿成為布幕,被「投影」上了不同的色彩。以「換季」一詞稱呼此種色調的轉變,除了帶有藝術家對於日常獨特的敏銳視野,更展現林沛瑤對「投影」形式與觀念上可能性的思想探索。

    無論是《雙面人》還是《換季》,皆著重於影像投射與實物之間的關係,且偏重於對技術本質與觀看機制的拆解。然而,若一檔展覽僅止於技術層面的翻玩,便缺少了藝術幽微且難以被取代的獨特情感共振,淪為草圖般的素描習作。但在接下來的作品中顯然可見,林沛瑤並非停留在「影像」與「實物」兩者排列組合的實驗,而是更進一步地將其發展成自身標誌性的美學風格,並運用在她獨特的「主客體模糊」敘事上。

    【深入意識之旅】
    《心動》(2023)作為本展核心作品之一,可說是回扣展名中「自我測試」的最佳體現。林沛瑤大膽地使用了牆角的畸零空間,並善用電風扇以及牆角非單一平面的空間結構,使單機的投影呈現出多重影像的錯覺,組成一段實物投影的「敘事片」。儘管此處我暫且以敘事片稱之,但實際上作品並非描述一段綿延不絕的劇情,而是將藝術家內心獨白劇場具現化的一套裝置。「我愛你」、「嫁給我」、愛心手勢、3D列印另一個分身模型…這些影像不斷地在牆角與風扇上流轉,帶給觀眾曖昧的想像空間:是藝術家對自身的告白嗎?又或者是她對「藝術」本身的真情流露? 我們無從明確得知。

    儘管作品看似帶有某種自戀的傾向,但這並非是個封閉的自言自語系統,當觀眾坐下觀看時,我們便成為她對話的對象,那些影像帶來的隻字片語,則悄悄地投射至觀眾不同的心境,產生各自歧異的解讀。在這個層次上,藝術家對觀眾的「對話」,似乎也與觀眾對自身的對話產生重疊。而一旁的《雙頻道Ⅰ:眼睛》(2023),也呼應著《心動》帶來的主客體模糊,拿起3D列印的小手臂往VR視窗中觀看,藝術家的眼睛也正望著你,原是觀看作品的觀眾瞬間成為被藝術家凝視的對象。

    究竟是藝術家邀請觀眾進入她的腦內漩渦?還是她主動釋出向外部世界「說話」的意圖?或許在展覽最初的《聽說(向梵谷致意)》便悄悄透露出向觀眾溝通的渴求。從《心動》到《雙頻道Ⅰ:眼睛》,林沛瑤不僅在技術的使用上,較《雙面人》大膽靈活,將觀看的雙面性更加凸顯,在內容鋪陳上也相對豐厚。除了藝術家自身形象的展露,看似碎片化的文字組裝與曖昧的肢體語言,也使作品的閱讀得以超越對技術的純粹分析,在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同時,卻又帶著一絲無厘頭的趣味。

    在展場的前半部,林沛瑤鋪陳了一套關於「自我測試」的完整體驗,並循序漸進地邀請觀眾進入其中,原以為展覽已在此畫下休止符,但在展場後半部卻又開啟另一個視窗。《公路電影:月球之旅》(2021)以汽車座椅與擋風玻璃狀的投影幕組成,搭配兩旁近似列車窗景的影像作品《設定間距》(2024),引領觀眾乘上一輛虛擬列車馳騁。乍看之下,《公路電影:月球之旅》呈現出一個純然虛構的世界—遠方的月球與前方不斷推進的道路,在朦朧的色彩壟罩下顯得奇幻絢麗,但定睛一看,卻會發現那條「道路」竟為3D列印的產物。藝術家將3D列印的過程透過藍幕拍攝,與月球的圖像剪輯在一起,形成某種混搭的異樣美學,搭配上不時出現、反覆呢喃般的字幕,如同沒有頭尾的電影,彷彿要往某處去,卻又毫無目的地漫遊。公路最後貌似到達了月球,但身為觀眾的我們卻仍停留於座椅之上,望向左右兩側的街景投影,彷彿又被拉回到現實世界,而窗景之間影像播映的細微時間差,則再次提醒觀眾影像的虛擬性。《公路電影:月球之旅》與《設定間距》以感官的奔放取代理性的思辨,讓觀眾由前半部較為嚴謹的主客體辯證中稍作喘息,也在這個如列車或是太空艙的空間中結束此趟關於心智的旅程。

    【結語】
    林沛瑤將日常生活中無以名狀的出神狀態發展成一檔展覽,在高度抽象的語境中構築起一段段虛實交融的情境,且並不僅止於視覺效果的呈現,或是單方的情感宣洩,而是將思想與現實的種種細微落差,透過作品的設計使觀眾得以意識。
    除了內容層面上的處理,林沛瑤的作品在媒材類型上也開展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儘管展覽中可見到大量3D列印技術的展現,輔以VR與影像的應用,但相較於許多當代藝術展覽中,新媒體技術多用於對技術本身的機制指涉、對社會或時代的借喻,或是人類生存等哲學性議題的宏大思辨,林沛瑤並非依循著前述路徑,背負起新技術進入藝術領域時似乎必須回應時代,才得以確立其正當性的包袱。相反地,她將此類有別於傳統的「新」數位技術用於藝術史上最古老的命題之一:個人化的內心活動。這些作品雖無涉豐盈的言詞鋪排,而是以近似「無聲」的姿態佇立,但它們卻也如同本文開頭所引用藝術家的一段自述,是出神時分、思想馳騁之時,獨自一人向著無數他人的傾訴之語。

    |參考資料|
    1.趙又葳採訪編輯,〈林沛瑤 創作個展【自我測試開始】 展覽介紹〉,《金車文藝中心官網》,2024。
    2.林沛瑤,《心動》創作論述,2023。

金車文藝中心個展裝置藝術藝術評論

推薦展覽

view all

Mind the G

【GDAP #15 混沌中的角色秩序 Role ordering: Chaotic】陳薇 個展

日期:2025-01-04 ~ 2025-02-08|台灣,台北市

coming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