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電慈學機組工作室

【永生動物園 Eternal Zoo】新媒體藝術劇場

  • 展期

    日期:2024-11-01 ~ 2024-11-02

  • 地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 相關連結

    張晏慈個人網站

  • 參展藝術家

    張晏慈、廖海廷、廖思瑋、李國漢

  • ‖ 演出介紹‖

    《永生動物園》由藝術家張晏慈概念發展與執導創作,一場跨越結合數位科技、打擊樂與合成器音樂演出(廖海廷)、舞蹈表演(廖思瑋),以及劇場AI 視覺設計(李國漢)的新媒體藝術劇場作品。故事圍繞在人類與其他物種關係的探討,從動物園的觀看行為到對動物神化的想像,以臺灣梅花鹿、亞洲象林旺、臺灣黑熊與楊氏淺色小豹蛺蝶、臺灣雲豹等野生動物與圈養動物為對象,探討之於人類、之於地球生命的美學體驗與哲學反思。

    「第一章:重生 Rebirth」描述臺灣梅花鹿的滅絕與重生。1969年左右在野外滅絕,1984年透過動物園育種在墾丁放養。臺灣梅花鹿的重生之路,最初雖然是學者專家的縝密計畫,象徵人類返還自然的心意,如今或許反而造成林地環境受影響等另一層問題。

    「第二章:歡慶 Celebration」林旺在2003年長眠,許多臺灣民眾非常難過。林旺在二戰期間擔任運輸砲彈、糧食的工作,甚至軍隊移動到不同鄉村小鎮時,以表演獲取糧食與旅費。抵臺初期仍然在南部軍營,直到1954年,台北市立動物園將林旺接到臺北,並且與另一頭大象配對「結婚」,受到民眾歡迎與祝福。

    「第三章:崩坍的世界 A Collapsing World」啟發自紀錄片《一隻臺灣黑熊之死》以及臺灣被稱為「蝴蝶王國」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保育人員拯救落入陷阱的黑熊,與當地居民溝通的過程。最終黑熊死於獵人槍下,揭示了野生動物保育、法律規範、以及地方文化的衝突。捕蝶產業起源於日治時期,1960年代,蝴蝶加工業再度興起,前後共二十年間,出口數量達上億隻。隨著環境變遷、土地開發以及過度捕捉,許多臺灣特有品種消失滅絕。

    「第四章:The Mythical Beast 神獸」臺灣雲豹在列入保育類動物前就已經消逝,象徵著自然界的失衡與無法挽回的消亡。最後的場景展現了雲豹的意象,反思人類的復育行動,回到第一章,探討我們與自然環境間的複雜關係。

    ‖ 演出資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11/1(五)19:00入場、19:30演出,本場次含演後座談
    11/2(六)13:30入場、14:00演出,本場次含演後座談

    █ 主創/導演
    張晏慈YEN TZU CHANG
    臺灣新媒體藝術家/聲音藝術家,創作結合藝術、程式和多樣媒體技術。作品曾在許多國際會議和藝術/音樂節中展覽與演出,其中執導的新媒體舞蹈劇場作品《幻象複本2.0》為2023年林茲國際電子藝術節中的開幕首演。過去作品曾於roBOt 08 Festival、Linux Audio Conference、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nic Arts、倫敦數位設計週Digital Design Weekend in London,以及Most Wanted: Music in Berlin 等等場和展演。近年受國內外肯定,獲選為進駐藝術家,包括巴賽隆納Hangar昂格藝術村、澳洲伯斯The Perth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 PICA,以及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等知名機構。

    █ 打擊樂現場演出/音樂設計
    廖海廷HAI TING LIAO
    從擊樂手身份出發的創作者,專注於跨域的聲響呈現。以詮釋現代音樂作品為中心,沿當代音樂發展脈絡,延伸至對聲音的熱愛。近年專注於模組合成器、自然聲音取樣及原聲樂器的融合,透過劇場式聲響演出、專輯製作、現場聲音表演和跨域合作來實踐創作理念、探索各種發聲可能和聆聽的多樣性。現居台北,噪音印製發起人。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專任助理教授、Ableton Live 認證講師、音樂/ 聲音工作者。

    █ 舞蹈演出/編舞
    廖思瑋SZU WEI LIAO
    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創作組,同時也是一名自由舞蹈工作者,專注於創作、表演和教學。
    創作核心多以身體作為載體,靈感源自於個人生命經驗。
    近期專注於舞蹈、身體與物件的關係,並積極嘗試有別於鏡框式舞台的觀演關係。作品《DROWN》獲2023年德國斯圖加特國際獨舞大賽「舞蹈首獎」,並受邀至瑞士日內瓦大劇院芭蕾舞團交流。

    █ 影像設計
    李國漢LEE KUO HAN
    劇場多媒體影像設計,「好好做設計聯盟」成員。藉由光影與時間的細微變化,呈現人的細膩情感。持續探索影像與各式空間交融的語彙。曾於臺北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丹麥The Culture Yard、奧地利Lentos Art Museum等多地展演。作品《Break&Break!無用之地》周書毅身體錄像展,榮獲「第17屆台新藝術獎」,並於2022年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影像設計獎,2023年受邀參展布拉格劇場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 工作人員名單
    主創/導演|張晏慈
    音樂設計/打擊樂現場演出|廖海廷
    編舞/舞蹈演出|廖思瑋
    影像設計|李國漢
    舞台監督|程楚心
    燈光設計|簡芳瑜
    環繞音響工程|陳致霖
    舞台技術|劉柏言
    執行製作|林竟航、陳美璇
    Mapping 技術/AR 技術|工業技術研究院
    臺灣生物關係研究顧問|許絲婷
    德國生物關係與創作研究顧問|BIANKA HOFMANN CONSULTING

    指導單位|文化部
    輔導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
    主辦單位|電慈學機組工作室
    合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聲響藝術實驗中心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科技藝術實驗中心

  • REFERENCE

    張晏慈個人網站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張晏慈永生動物園新媒體藝術劇場科技藝術館

推薦展覽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