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金車文藝中心

【人際風景】吳嘉娣藝術創作個展

  • 展期

    日期:2015-01-17 ~ 2015-03-08

  • 地點

    金車文藝中心

  • 人際關係的風景 來自於你我心中 曾有的溫度

    在建國花市長大的吳嘉娣,因為家裡是花市商人的緣故,從小就對大自然的環境耳濡目染;因此常就近觀察自然之美,更以繪畫的方式模仿身處的美麗環境,經過日積月累之下;吳嘉娣漸漸發現單純的模仿,是沒有生命力的,應將其轉換之後,賦予畫作的靈魂(生命力),創作才能更具有力量。

    也因為從小對繪畫特別有興趣,吳嘉娣高中念了美工科,但後來才發現美工和藝術的距離接近邊緣,後來念了大學的美術在職專班後,第一次接觸版畫這個媒材,讓原本以平面繪畫為主的她;開始轉變原先的創作方式。還在學習平面的繪畫創作時,吳嘉娣就對線條和色塊的層層疊疊、交錯而成的空間感,深受其迷,在那之後,她就在思考:該怎麼在版畫之中營造出這樣的空間感?和表現空間的層次?然而,更令人好奇的是:吳嘉娣所謂的「層次」,更是暗喻她與他人互動、呈現人際互動感觸的體現。

    我們可以看到在吳嘉娣的創作之中,她最關切的:莫過於人際關係的互動,在花市中成長,觀察經年累月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她,是旁觀者;而迎接花市的客人、接待或推銷植物的她,是當事者,以兩者之間的立場,綜觀現代人類社會的實質交流與互動。「透過花市的客人,其實不難發現;現代早已不比以往,人和人之間愈來愈陌生、疏離。」吳嘉娣也發覺,可以藉由版畫創作的形式來反映這些社會現象,讓大家注意到議題的重要,而開始反思這個問題。

    透過《疏離社會》系列,能夠直接地呈現在人群中的疏離、離群感,吳嘉娣經常從花市的人們身上得到靈感,經由人物速寫的方式將這種互動行為記錄下來。接著看到《窺視》系列,將許多畫面局部性的放大,更讓人摸不清、好奇是描繪甚麼?滿足人類窺探的心理;網點其實就是暗指電腦網路的出現,而封箱的盒子就像是伺服器一般,整體串連起來就是一個網際網路,逐個拆解就可以是個人的部落格、代表個人的區塊。吳嘉娣將這些人們互動的姿態,轉化成自己的創作來傳達給社會大眾。

    對吳嘉娣而言,創作能夠拓展她對於藝術的想像力。她表示:初期學習繪畫時,剛開始根本不懂甚麼是創作;幾經學習及蛻變之後,憑著來自花市長年觀察的經歷;誕生了此次人際風景的作品。談到最滿意的作品,「沒有最滿意的,永遠是下一件作品最好!」下一件作品就是上一件作品的反動;她認為必需要推翻或思考更好的方式,來推翻上一件創作,不斷的突破與創新,也是一直以來學習進步的驅動力!

    人際風景之於吳嘉娣,「人際」可以說是代表建國花市的人際互動,藉由人與人透過心理,或是傳遞訊息相互交流瞭解的過程;而「風景」敘述的是,由吳嘉娣觀察到的人際關係,經由她個人內化之後所產生的畫面;並非一般供人觀賞的自然或是人文景象,它是一種透過內在的關係所產生,是經過內心轉化過後深植於心中的景象,是一種內在的精神性,非具象的一種風景。

    現代社會的人們過於依賴高科技文明,沉迷於網際網路的互動;希望也能透過此次創作,而促進大眾對於人際關係的反思。臉書的粉絲團人數、按讚數,這些都是真心的嗎?網路並不是真實社會,而是虛擬的網際社會。

    值得深入思考的是:需要耗費這麼多時間在虛擬的事物上嗎?我們是否能從真實的人際互動上得到答案呢?
    也許,現場親自觀賞吳嘉娣的作品,能讓你能有許多共鳴。

    展覽活動:2015/02/08 (日) 14:00
    講題:《談創作與環境的關聯性:以兩個案例為例》
    講師:陳曉朋


金車文藝中心吳嘉娣人際風景

推薦展覽

view all

金車文教基金會

【迴域 -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

日期:2023-07-22 ~ 2023-08-27|台灣,台北市

藝聚空間

【藝術家沙發 35 吳嘉娣人際風景】

日期:2017-11-21 ~ 2017-11-30|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