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立故宮博物院

【築城風雲-清代文獻與圖像中的臺灣諸城】

  • 展期

    日期:2024-12-14 ~ 2025-03-09

  •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 「東門」、「南門」、「西門」、「北門」,這些全台常見的地名,召喚著台灣發展的歷史軌跡,故宮於12月14日推出「築城風雲:清代文獻與圖像中的臺灣諸城」特展,透過院藏文獻圖檔、善本古籍、府城舊瓦等,爬梳台灣自17世紀以來歷經荷蘭、西班牙、清朝等不同統治者的獨特築城故事,看見我們身邊的城,與其不斷變化的牆。

    所謂「城」,係指以具規模的高牆圍繞某一區域之防禦建設。展覽第一單元「這裡的『城』不一樣」介紹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西班牙帝國分別在臺南、基隆、淡水等地陸續興建由厚重石牆、棱堡與砲台構成的西式堡壘,如台南的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與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基隆與淡水的聖薩爾瓦多城(Fort San Salvador)與聖多明哥城(Fort San Domingo)等。展出之荷蘭作家歐弗特·達波(Olfert Dapper)所著《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中,即可見完整的熱蘭遮城樣貌。

    城池具有統治的象徵性,並兼具防守功能,然亦可能成為抗官者的憑藉。第二、三單元「擺盪與猶疑之行」及「城牆的加固改造」展示清廷對在台灣築城由消極到積極的態度轉變。雍正三年〈奏報臺灣府城建築木柵情形〉顯示清朝初期為避免龐大財務負擔,僅以刺竹、木柵圍繞築城。然林爽文事件後暴露城池防禦能力不足,乾隆皇帝一轉原有的消極政策,同意加強城池建設,開啟了築城政策的變革,展出的由堅實城牆具現了清代統治臺灣的分水嶺。

    第四單元「外力刺激下的變貌」呈現晚清時期為對應外來勢力挑戰積極展開的新城池建設,尤以恆春、臺北與省城(今臺中)三地為要。光緒元年奏摺中批准沈葆楨等人建議,設置臺北府,並於光緒10年(1884)竣工,2024年正為臺北府城140年。第五單元「基層之力」呈現民間基層自力所築大小不一、樣貌多元的「土城」。雖規模不若官營者,卻展現了社會各階層的自主性與防衛意識,亦是民間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的象徵,顯示出當時臺灣社會的多樣性。

    策展人書畫文獻處蔡承豪副研究員表示,其實清代的城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大家如果打開臺北捷運路線圖,就可以看到「土城」、「西門」、「小南門」、「北門」等與城有關的名稱,有些民眾,或許就是土城國小、土城國中的校友。而2024年正逢臺南400年及臺北建城140年,至2025年,又即將迎來臺南築「城」300年與恆春築城150年。在故宮的檔案文獻與圖畫中,亦有眾多與臺灣在地相關者,在這個具紀念性的時間點,能推出這樣的展覽,讓大家紙上尋蹤,除藉由眾多獨一無二的硃批奏摺了解官方如何建城,也一觀基層如何建造自己的民城,並且還首次推出未曾展出過的府城小西門城瓦,著實是別具意義的。

    ▐ 展覽資訊:
    「築城風雲:清代文獻與圖像中的臺灣諸城」
    時間:2024/12/14〜2025/03/09
    地點:故宮北部院區103陳列室

國立故宮博物院築城風雲

推薦展覽

view all

國立故宮博物院

【畫語─會說故事的圖畫】

日期:2024-10-05 ~ 2025-01-01|台灣,台北市

19 days left

國立故宮博物院

【四通八達ー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

日期:2024-09-05 ~ 2025-03-02|台灣,台北市

79 days left

國立故宮博物院

【公主駕到!清代文獻中的公主身影】

日期:2024-09-07 ~ 2024-12-01|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