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Bluerider ART台北.仁愛

【天工開物 — 版畫與素描探考】Tiangong Kaiwu: Exploration of Prints and Drawings

  • 展期

    日期:2025-02-15 ~ 2025-05-15

  • 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5-1號10F

  • 參展藝術家

    曹吉岡、里埃拉.伊.阿拉貢、魯普雷希特.馮.考夫曼、金昌烈、朴栖甫、翠西.艾敏、卡蘿.普魯莎、蘇珊.庫恩、常玉、羅伯特.柯廷漢、劉若望、理查.麥爾、馬丁.克里德、村上隆、克里斯托夫.尼曼

  • (2025年2月,台北)Bluerider ART 台北.仁愛,將於2025年推出開春大展「天工開物—版畫與素描探考」(Tiangong Kaiwu: Exploration of Prints and Drawings),以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傳世名作《天工開物》為精神起點,重新審視版畫與素描這兩種藝術形式的技術傳承與當代可能性。展期自2025年2月15日至5月15日,匯聚超過15位東西方代表藝術家過百件傑出版畫與素描作品,帶領觀眾踏上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技術探索之旅。本次大展將以《天工開物》的技術精神為引,探討版畫與素描如何在技術傳承中不斷革新,並透過當代藝術家的視角重新詮釋這兩種媒材的表現力與哲學意涵。

    版畫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二世紀的中國漢代,早期以雕版印刷為主,用於宗教經文的傳播,木刻版畫在唐宋時成熟,明代更發展出多色套印技術,大大提升了藝術表現力。版畫因其可複製性,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國的版畫對日本浮世繪產生了深遠影響,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Hokusai)代表作《冨嶽三十六景》,不僅展示了東方木刻版畫的魅力,也深刻影響歐洲印象派。
    西方版畫的發展則始於十五世紀,主要技術包括銅版蝕刻、乾刻與石版印刷,歐洲啟蒙運動時,版畫成為知識與思想傳播的重要載體,德國版畫大師丟勒(Albrecht Dürer)銅版與木刻版畫如《啟示錄》和《丟勒的犀牛》,展現了極致的細節與創造力,開創了西方版畫的高峰。美國波普藝術運動的重要人物安迪沃荷(Andy Warhol)絲網版畫《瑪麗蓮夢露》,將商業元素與藝術結合,重新定義了版畫的現代性。

    素描被認為是藝術創作的根基,以鉛筆、炭筆、鋼筆等工具在紙上創作,素描注重線條與明暗的運用,追求形體結構與內在精神的捕捉,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從即興、草稿轉變為一種有力的藝術語言。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素描作品《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解剖素描等,不僅展現了藝術天才的構思能力,也融合了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素描,呈現了人體結構與動態的完美掌控,被譽為素描的巔峰之作,十九世紀印象派藝術家愛德華.馬內(Edouard Manet),打破傳統素描的細緻刻畫,將素描作為表現自我情感和風格的重要形式,賦予更高的藝術價值。

    本次展覽「天工開物—版畫與素描探考」(Tiangong Kaiwu: Exploration of Prints and Drawings),重新審視技術與藝術的邊界,並探索傳統媒介在當代語境下的無限可能性。焦點作品包括,曹吉岡 Cao Jigang(中國,b. 1955)一組九十年代早期鉛筆素描作品,以鉛筆細膩表現長城的廢墟蒼涼歷史感。里埃拉.伊.阿拉貢 Riera i Aragó(西班牙, b. 1954)展出以1735-1871年家族紀事文獻為靈感的《澳大利亞》(Australia)手稿系列。魯普雷希特.馮.考夫曼 Ruprecht von Kaufmann(德國, b. 1974)的敘事版畫《小紅帽 2》(ROTKÄPPCHEN 2)、《漁夫和他的妻子》(DER FISCHER UND SEINE FRAU),前者以寓言故事暗喻戰爭的爆發,使原本簡單和諧的生活變得複雜且危險;後者則以《格林童話》為靈感,描繪當今的時代和對於不斷追求更多的癡迷。金昌烈 Kim Tschang-Yeul(南韓, 1929-2021)為現代藝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版畫《再現》(Recurrence)系列,以中國書法家王羲之所寫下的《千字文》為元素,水滴在這些文字上滴落擴散,彷彿時間和思想的流動,也是對歷史與文化的再詮釋。朴栖甫 Park Seo-Bo(南韓, 1931-2023)為韓國「單色運動」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以描法(Ecriture)為核心,探討文字與抽象藝術間的關聯,展出版畫為朴栖甫於2000年在《描法》(Ecriture)系列的突破之作,加入鮮豔的色彩,對紅、黃、藍三原色進行深入研究,以呈現畫面的立體特徵。翠西.艾敏 Dame Tracey Emin(英國, b. 1963)為英國當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版畫《我的起源》(The Beginning of Me)取自2006年創作的一系列素描,藝術家曾形容自己對這件作品的坦誠感到「有些尷尬,幾乎像是一種邀請」,展現她作品中強烈的自傳色彩。另也將展出一系列如常玉、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卡蘿.普魯莎(Carol Prusa)等現代、當代藝術家難得一見之精采作品。

    /

    展出藝術家作品:
    曹吉岡 Cao Jigang
    里埃拉.伊.阿拉貢 Riera i Aragó
    魯普雷希特.馮.考夫曼 Ruprecht von Kaufmann
    金昌烈 Kim Tschang-Yeul
    朴栖甫 Park Seo-Bo
    翠西.艾敏 Dame Tracey Emin
    卡蘿.普魯莎 Carol Prusa
    蘇珊.庫恩 Susanne Kühn
    常玉 Sanyu
    羅伯特.柯廷漢 Robert Cottingham
    劉若望 Ruowang Liu
    理查.麥爾 Richard Meier
    馬丁.克里德 Martin Creed
    村上隆 Takashi Murakami
    克里斯托夫.尼曼 Christoph Niemann

    /

    天工開物 — 版畫與素描探考
    Tiangong Kaiwu: Exploration of Prints and Drawings
    展期:2025.2.15 – 2025.5.15
    地點:Bluerider ART 台北.仁愛
    Tue.-Sat., 10am - 6pm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5-1號10F
    info@blueriderart.com
    T:+886 2 27522238

Bluerider ART曹吉岡朴栖甫翠西.艾敏常玉

推薦展覽

view all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

【巴洛克珍珠-威利・希伯個展】

日期:2024-09-07 ~ 2024-11-10|台灣,台北市